韩国财阀的“孩子们”

韩国是个非常矛盾的国家,你说它是个正常的国家吧,但它连军事权都不在自己手里。韩国还有个特色,就是经济被财阀(英文单词“Chaebol”,韩文音译而来,意为“拥有巨大财富的宗族”)把控。

要了解韩国财阀的起源,那中国就是不得不提的变量。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这场决定中日国运的大决战,以清朝完败结束。自此,中国传统的藩属国朝鲜失去庇佑,彻底沦为日本的“保护国”。1910年,李氏朝鲜与日本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朝鲜半岛从保护国进一步沦为日本的属地。日占朝鲜半岛期间,重工业设备都建在北边,南边只有食品、纺织等轻工业。

二战结束后,李承晚政府为稳定政治,决定把日本留下的资产低价或者无偿出售给那些支持他的人。所以不公平竞争和腐败,一开始就注入韩国经济发展的脉搏。1945年9月2日,美苏两国联军最高司令部发布命令,宣布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本投降和对朝鲜半岛军事占领。在美国的支持下,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建立,一批商贩借机陆续创办企业:

1946年4月,现代汽车修理所成立(现代集团前身);

1947年1月,乐喜化学工业社成立(LG集团前身);

1948年11月,三星商会更名为三星物产(三星集团前身);

1950年4月,韩国原日占工厂“鲜京织物”被私人收购(SK集团前身);

得益于李承晚政府的资源,韩国企业踏上高速发展之路。但好景不长,朝鲜战争便爆发了。这场战争给朝鲜半岛留下满目疮痍,上百万人死伤。相比较于日本,韩国更适合作桥头堡。战后美国继续扶持韩国,提供着一切必要援助。从1953年到1965年,美国对韩援助总额高达120亿美元,接近整个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总和。

国家被扶持,直接受益者是那些起步早、体量大的企业家。1956年,三星创始人李秉喆低价从政府手中拿到了兴业银行和韩星银行的巨额股份,成为两大银行的最大股东。1957年,现代建设(现代集团前身)从韩国政府拿到了汉江人行桥的承建权,赚得合同费用40%的高额利润。

汉江奇迹

韩国财阀与政府的关系初步建立,资本家发财离不开政府“扔骨头”。1961年5月16日凌晨,平静的汉城突然响起枪声,3500名官兵在一名少将军官的带领下发动军事政变,武装夺取了韩国李承晚政权。这名带队的少将,便是后来的韩国第18任总统朴槿惠父亲——朴正熙。朴正熙连任5届总统,实际统治韩国长达18年。朴正熙认为独立后的韩国照搬西方政治的做法是错误的,他说:“政治党派通常都表现得极为腐败、堕落、胡作非为。”在经济落后、工业生产水平低、传统文化势力强、农村存在大量文盲,城市存在大量失业和社会不满的韩国推行西式政体,只能被腐败的政客所利用。

在朴正熙政变前,韩国经济处在低投资—低生产—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之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100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1962年1月,朴正熙发布了第一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1962-1966年)。美国走的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德国是社会性的市场竞争,日本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韩国确定了以“政府主导、出口主导、非均衡发展”为基本的资本主义之路。

政策确定了,接下来就要回答“谁来执行”的问题,由于韩国的政治体制和特殊国情,已不能再过度扩张国有企业了,那就要找“听话的人”。60年代,韩国成立了一个全国经济人联合会,朴正熙让各大企业家提交事业计划书,由政府担保引进外资,建立新的工厂,产品销售出去后,盈利用于还贷。朴正熙告诉这些财阀头子们,我要把你们投进大牢,把你们腐败挣来的钱通通没收,你们想逃避这个命运,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帮我搞经济。

一开始韩国也没啥东西可卖的,无非是搞点劳动密集型产业,卖卖纺织品啥的。为了保证价格优势,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工人工资被强行限定在低标准上。为获得日本的资金,朴正熙更是在访问日本时,完全不提日本赔偿和道歉的问题。1965年,韩日恢复邦交,韩国从日本得到了大批援助与贷款,像乐天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来到韩国创业的。朴正熙还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而各大财阀凭借与政府之间的利益输送,在竞争中轻而易举战胜非财阀企业。银行、地产、进出口等行业陆续被财阀掌控,韩国经济命脉悄然落入财阀口袋中。

美国起初对政变上台的朴正熙并无好感。不过,朴正熙的反共、反腐和发展经济的理念,很快使肯尼迪和美国改变了看法。1961年11月朴正熙首次访美时,朴正熙就向卷入越南战争的肯尼迪表示,如果美国给予承认并提供援助,韩国可以出兵越南。

1965年越南战局急转直下时,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向各盟国首脑发出20多封亲笔信,拉盟友参战,只有朴正熙积极表态参加。韩国投入越南战争,使韩美同盟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原本打算撤出驻韩美军的美国打消了撤军念头。作为对韩国参战的补偿,华盛顿为韩国军队提供大量先进武器,并给不少经济、技术援助。

1973年1月12日,朴正熙在年初的记者会上发表了著名的“重化工宣言”,表示韩国将经济重心从出口为主的轻工业转到钢铁、石化、造船、机械、电器等大型产业上,并给予企业税收、贷款优惠。以造船业为例,韩国以举国之力向欧洲和日本购买造船设备和技术,然后用廉价劳动力生产出来的钢铁造船,再把生产出来的廉价船卖到全世界,有了收入后咬牙升级装备,进入造船强国行列。

从1975年起,韩国模仿日本的综合商厦制度,给予资本10亿韩元以上、年输出额5000万美元以上、海外子公司10个以上的财阀企业10年以上期限8%的低利率高额贷款。当时韩国银行的存款利率高达20%,这种倒挂式融资使财阀企业大量买进土地,造成了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

韩国财阀还有个特点,就是几乎所有的大财阀都被创始人或其后代控制。家族能以不到10%的股份控制规模如此之大的整个企业集团,主要依赖交叉持股机制。控股家族个人持股量很小,但通过股权金字塔和横向持股等方式,掌握30-40%的公司股份,从而完全控制企业。

虽然韩国在朴正熙的带领下取得了一系列的经济成就,让韩国稳居于“亚洲四小龙”之首,“汉江奇迹”也出现在这个时期,但韩国政军商互相勾结谋取利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然是以牺牲人民的基本权利为代价的。

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韩国财阀们顺应全球化和技术创新的潮流,重金投资产业和科技研发,并且通过并购疯狂扩张,他们开始把手伸向各行各业,产品渗透到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创业者越来越少,更多的人选择放弃创业进入财阀企业工作。能为财阀工作还是算好的,大多数人要面临非常沉重的生活压力。再加上韩国“成熟”的信用体系和消费主义文化,超前消费极为普遍,工资全用来还贷。

韩国人对财阀感情相当复杂,一方面,当财阀与他国企业竞争时,不论是获利还是受挫,韩国人通常都会将之上升到国家层面,以民族主义的态度支持财阀对外扩张。另一方面,面对财阀在国内的垄断地位,人民虽有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98年的金融危机

1979年10月,朴正熙在官邸被其一手提拔的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击毙。但他的死并未解决任何问题,继任者全斗焕完全继承了军政府独裁的衣钵,甚至变本加厉。矛盾最终在1980年的5月18日激化到高潮,数十万人自发在光州开展了民主化运动,却惨遭军队镇压,造成大量的平民与学生死亡。

韩国政坛错综复杂,政党密密麻麻,但可以归结为两个派别。

在右边的,是保守派,代表人物:李明博、朴槿惠。在1988年民主化改革之前,韩国都由一系列独裁者统治着:李承晚、朴正熙、全斗焕。财阀与独裁势力的后人结成联盟,就是现在的韩国右翼保守派政党。在外交方面,他们一般亲美亲日,与朝鲜敌对。内政上维护财阀利益。

在左边的,是民主派,代表人物:金大中、卢武铉、文在寅。民主派成员大都属于参加了韩国80年代民主运动。这批人在1988年之后开始从政,自然是与代表军政府以及财阀的保守派势不两立。

韩国财阀能一手遮天?倒也不是,全斗焕时期就开始对财阀管控,还颁布过韩国第一部反垄断法《公平竞争法》,只不过雷声大雨点小。上世纪90年代初,韩国推行“行业专门化政策”,规定各大企业要确定未来重点发展行业,而不是什么都插手。现代集团首先站出来与政府叫板,会长郑周永回应,现代没有一个行业不是重点行业。韩国政府对郑氏家族进行税务调查,1991年11月17日,国税厅让现代集团补交遗产税,郑周永回答很干脆:“没钱,交不起!”

1993年,金泳三政府上台,大力推行新经济政策,把巨型企业分拆,一时间财阀们风声鹤唳,政府首先拿现代、三星、东亚等公司开刀。两个月时间内,就有40家企业被列为出让、合并。不过,财阀们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真正让韩国财阀伤筋动骨的是金融危机(排名前十的大宇集团,甚至因此直接破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先是席卷东南亚地区,韩国韩宝在内的大财阀面临严重的财务困难,见政府迟迟没有救援,便申请破产了。对韩国经济的悲观情绪蔓延,外资突然抽贷和短期债务不能展期的情况逐渐恶化,外资大量流出使韩币大幅贬值。到1997年底,韩国短期外债总额为638亿美元,而可用外汇储备总额仅为91亿美元。韩国已到了主权违约的边缘,距离国家破产只有一步之遥。别无选择,韩国只能在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助。

1998年初金大中就任总统的时候,韩国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IMF在1997年12月与韩国达成了协议,给了500多亿美元的援助。金大中上台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企业的交叉持股与相互借款保证制度,禁止!企业财务混乱不透明,改正!企业拥有多个行业不相关的子公司,砍掉!此时负债累累的财阀也乐于甩掉包袱。比如三星公司专注于电子、金融服务以及贸易服务业,处理掉石油化工、发电站、船用发动机以及汽车等业务领域中的子公司。

政府动用公共资金处置不良贷款,一批银行被关闭或重组。银行调整了贷款结构,取消了财团内部的交叉担保贷款,信贷投向从大企业转向小企业和个人。

除应对危机,进行金融领域的改革,金大中还大力扶持新型产业,促进韩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金大中把宝压到了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上,在1995-1997年间成立的韩国三大经纪公司SM、YG、JYP正好赶上好时候。1998年,金大中政府发表《国民的政府新文化政策》,提出“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原因”,开始大力扶持文化产业。

在文化艺术领域,金大中政府的原则是“支持但不干涉”,由政府主导转变为重视民间自律与自发。当然政府也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重视韩国文化对海外的营销,挖掘具有竞争力的“明星项目”并给予集中支持,打入海外市场,以便在创造高附加值的同时提升韩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更幸运的是,新世纪之初正值中国经济快速崛起。韩国本身就是个出口导向型国家,对华出口量猛增。到金大中卸任总统后一年的2003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对象。

金大中改革的实质,就是把韩国原来由政府主导的财阀经济体制转向美式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失业上升,贫富差距拉大,民众失落感增大等。

韩国财阀对国家经济的掌控力有所下降,但体量仍然很大,依然控制着韩国的经济命脉,而且与政坛还有着密切的联系。 金大中政府和此后的政治强人卢武铉、文在寅总统,虽有改革的意愿,但始终都拿不出切实革除财阀的方案。

三五定律

在韩国司法界,有一个著名的“三五定律”,即假如某财阀涉嫌犯罪,一审的时候,若被判刑五年之内,那么他一定会上诉,二审的时候大部分韩国法院都会判三年徒刑五年缓刑,缓刑再然后就是提前出狱。

2006年,现代集团会长郑梦九因犯侵吞罪和渎职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后改为缓刑五年,在小弟的簇拥中昂首离开法院。仅2年,韩国总统李明博便对郑梦九施行特赦,理由是对“维护国民经济发展的考虑”。

现代集团当然懂得行规,宣布捐出10亿美元“造福社会”。同年被李明博特赦的还有三星会长、韩国首富李健熙,名义是“助力韩国申办2018年冬季奥运会”。

韩国乐天CEO辛东彬,因涉嫌行贿70亿韩元,被判2年6个月,后改为缓刑4年执行,当庭释放。辛东彬的父亲,乐天集团创始人、95岁的名誉会长辛格浩,在法庭上飙出日语“谁敢判我”的狂言,最终也“依律”判三改五,因“健康问题”免于处罚。

三星掌门人李在镕2017年因涉嫌行贿时任总统朴槿惠和其亲信崔顺实,数额高达86亿韩元(约合770万美元)被检方起诉。一审被判了5年,2018年改判监禁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刑4年(相当于一天牢不用坐)。令李在镕和三星集团万万没想到,2019年总统行贿案发回重审。2021年审理结束,李在镕被当庭逮捕,连法庭都没走出去。

你以为文在寅真的能和财阀死磕到底?就在文访美期间,三星集团豪气宣布将在美国投资20万亿韩元(人民币约1149亿元)设立芯片工厂。韩国其它三大集团也紧接着宣布对美大力投资24万亿韩元(人民币约1400亿元)。文在寅访美回国后,主动邀请了四大集团代表前往青瓦台参加午餐座谈会。LG、现代和SK负责人不断强调释放李在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21年8月14日,遭关押207天的李在镕得到假释。在李在镕经历牢狱之灾风波的这两年,李家人一共拿出了李健熙30万亿韩元遗产中至少60%的款项“回馈社会”,包括建起多家普通人可负担的医院。文在寅在青瓦台第一时间给出李假释的官方说明“我知晓李在镕获假释一事毁誉参半。反对的意见自有其道理,但在我们面临的严重危机面前,期待李在镕在半导体产业、疫苗领域发挥作用并要求释放他的意见也不在少数。这是为国家利益做出的选择,希望国民能理解。”

2003年十大财阀占韩国经济总量48%,截止2019年,韩国十大财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依旧在70%以上。懂了吧。为了保证韩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韩国自由派政府(文在寅、卢武铉、金大中)打压保守派(朴、李)过程,在清算积弊的同时,也在破除政商关系。他们所干的活不过是让财阀企业更加规范运行,利用制度法律迫使财阀企业将集中起来的资源分散,好让创业者和小型企业能有条活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三星   财阀   韩国   朝鲜半岛   日本   美国   政府   集团   经济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