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地睡觉不好吗?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对于白天劳累了一天的我们来说,晚上可以尽早进入梦乡无疑是一个非常幸福的事情,而这也是我们最渴望安静的时候。

甚至为了避免夜间扰民,不同的地方还具体制定了晚上声音不可以超过多少分贝的法律。

但在古时,人们对于这种事情可是和我们大相径庭,他们不仅要制造声响,还要连夜制造。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里所说的声响就是打更的声音,相信我们在一些古装影视剧中也经常看到有这些人的出现,他们手拿锣鼓,每隔一个时辰就要进行一次打鼓。

这样频繁的操作又是为了什么?

1.夜间报时

我们知道,在古代,晚上被分为五更,既然这项活动的名字叫做打更,那么自然是和报时分不开的,所以这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给人报时。

别看现在我们的手机、钟表都可以明确地告诉我们时间的早晚,但在古代,人们可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对他们来说,记时可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

在白天,人们还勉强可以靠着观察太阳的轨迹和物体的影子来粗略地估算时间,但在晚上,太阳一消失,人们可就毫无办法。

但不知道时间对人们的生活也确实会造成许多不利的影响,就这么糊里糊涂的也不行啊,所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新的记时办法,那就是利用滴漏。

滴漏用来记时的原理就是用盛满水的铜壶往水桶里不断滴水,通过滴落的水滴来估算时间。

这项操作听起来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可是很费钱费力的,因为这时的滴漏不仅体型庞大、操作复杂,还特别贵,这对于那些普通的人家来说,实在负担不起。

所以说,现在记时工具有了,可就是没办法普及,这时古人又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聘用打更人,这个打更人每隔一段时间就向大家敲一次锣,告诉大家此时的时刻。

这样一来,就算是最贫苦的百姓,也可以准确地知道夜晚的时间了。

另一方面,打更人还承担着叫别人“起床”的责任,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也知道,古代人普遍是起得很早的,有些人等不到公鸡打鸣就要起床劳作、耕织,而打更人的存在就给了他们一个提醒,让他们不致于错过时间,耽误事情。

再者,对于一些同时照顾着家庭和工作的妇女来说,白天时间根本不够用,所以需要晚上抽出些时间来完成一些缝补工作。

这时打更人的存在就给了她们一个时间概念,让他们不至于劳累一晚,可以尽早休息,也避免了耽误到白天的工作。

2.治安巡安

打更人除了担负着夜间报时的职责外,还肩负着治安巡逻的责任。

在古代生活比较贫苦,夜间都是靠点着煤灯照明,而这煤油灯也算是生活开销的一部分,再加上古时又没有像手机、电视这样可以娱乐的东西,所以大家睡得也都比较早。

而且当时车辆也不多,治安制度又不完善,所以夜间发生意外很难管控,这就不免会让有些人趁虚而入,进行一些偷盗抢劫的不法活动,这时打更人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

他们在打更的过程中,也会时刻监管着自己负责范围内的治安问题,一旦发现有诸如抢劫类的行为出现,就会立马出面制止或者提醒大家。

比如在二更的时候,打更人说的话就是“关门关窗,防偷防盗”,这就是在提醒人们注意避免这类行为。

此外,古时的防御和抵御自然灾害的措施也没有那么完备,所以,夜间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野兽攻击、地震洪涝等的自然灾害。

当打更人注意到这些情况时,就会提醒人们锁好家门、注意安全,或者紧急逃离,可以说,打更人也承担着大家的生命安全问题。

3.熄烛消防

古时因为没有灯,所以为了照明人们就不得不选用一些煤油或蜡烛帮助自己晚上照明,而且当时建造房屋最简单最便宜的材料就是木材了,所以在古代发生火灾是常有的事。

在一些王公贵族的家中,晚上可能会安排一些小厮来专门应对这些事情,就算是真的起火了,那么多的侍婢总是也可以帮上一些忙的,而且即便真的烧毁了一些东西,短时间内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生计问题。

但对普通的老百姓而言,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晚上因为没有人照看,自己房子就算是着起了火,自己也不知道。

万一波及家里的粮仓,这一年的吃食可就没有保障了,这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可是一种致命的伤害,火势大的,还有可能会涉及其他的邻居,更有甚者,会造成大型伤亡,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更人的存在也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旦哪一家有些小火苗的出现,更夫也可以及时制止或者让大家逃离现场,以免发生更大的悲剧。

所以我们也会经常听到更夫口中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话。

那敲这锣有什么说法吗?

更夫一般是两人一组,一人手中拿锣,一人手中拿梆,打更的时候两人一搭一档,边走边敲。

而且打更人一晚上要敲五次更,每隔一个时辰敲一次。

落更(晚上7点)敲一更,更夫要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时候敲更得另一个作用就是提醒人们天色已晚,要准备回家了。

二更(晚上9点)敲二更,更夫要喊:“关门关窗,防偷防盗!”这时候敲更就是人们到了准备睡觉的阶段了。

三更(晚上11点)敲三更,更夫要喊:“平安无事!”

四更(凌晨1点)敲四更,更夫要喊:“寒潮来临,关灯关门!”

五更(夜间3点)五更,更夫要喊:“天寒地冻,早睡早起,锻炼身体!”

并且每次打更的时候,更夫敲打的节奏也是不一样的,打一更的时候,节奏是一慢一快;打三更的时候,节奏是一慢两快;打五更的时候,节奏则是一慢四快了,这时人们就普遍要起床准备上班或者务农了。

更夫都需要做什么?

古代更夫就和我们现在值夜班的工作一样,通宵不休息,守着滴漏或者是燃香,准确掌握时间,以便更好向大家公布时间。

还有一种更加传奇的说法,就是更夫的存在是为了驱赶一些妖魔鬼怪,以免它们进入人们的梦乡中,影响人们的休息,也可以吓跑一些晚上乱逛的鬼,以免它们为祸人间。

有时这些更夫不仅晚上工作在白天还要出现在街巷,一边敲锣一边传达官府的通知。

有些人可能还会有些疑问,这些打更人有工资吗,其实,做打更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项职业,既然是职业,肯定是会有一定的工资的,而且据说古代打更人是为朝廷办事的,所以会定期领俸禄。

更夫的分类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可能就会不解,打更人还要分什么类型吗,其实这里说的类型也很简单,分为两种,一种是宫廷打更人,一种是民间打更人。

虽然这两种打更人都是吃朝廷的俸禄的,但是,宫廷打更人是专门为皇室服务的,既然是在皇室工作,他们的工资待遇和生活福利自然也是比较好的,甚至高出了民间的一些其他正经工作。

而另一种民家打更人,待遇就没有这么好了,他们只能凭借着微薄的工资来养活自己,而且生活还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对打更人的选择有什么要求吗?

我们眼中打更人好像就是盯着滴漏看着时间,然后打更提醒人们就可以了,这仿佛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好像连妇女老孺都可以轻松做到。

事实真的是这样,打更这项工作人人都可以担任吗,其实不然。

首先,这个职业是非常考验人的,毕竟这项工作的时间是在晚上,和一般人的作息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想做打更人就要首先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可以适应这种作息;

其次,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没有现代这样一些自动化的工具,像做饭、洗衣、农活这些工作都是要亲力亲为的,所以是非常消耗时间和精力的。

对于一些上有老下有小又有工作在身的青年人来说,是没有这种精力去做这些事情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打更人一般都是精力比较旺盛的老年人。

另外,经过观察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印象中的打更人好像都是男性,很少有女性来从事这项工作,这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打更人不仅担负着给人们报时的职责,还需要承担治安、预防火灾一类的工作,尤其是治安,遇到一些不法分子,男性总是要比女性更有优势一点。

更何况,晚上天色漆黑,对于胆子比较小的女性来说,从事这个职业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所以,大部分都是男性来从事这项职业。

最后,打更人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他们全年无休,无论酷暑还是严寒都要准时进行工作,如果,有什么延迟,还可能被扣除工资,甚至是辞退,也是相当严格的。

打更又是来源哪里呢?

打更人,过去又被称作更夫,在很早之前,打更是被用来驱鬼的,这时候的打更人可就不是谁都可以做了,而是需要特定的巫师来完成这项工作。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自己的作息、做工规律,为了更便于帮助人们的工作,逐渐形成了更夫的职业,有了这个职业的存在,人们的工作更加有规律、有效率。

还有一种更加准确的说法,打更最早追溯到汉朝,但那个时候都是官府在从事这项工作,一直到了元明清时候,这项工作才渐渐地被平民所从事。

看完这些,我们对更夫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这些辛勤工作的人有了更高的敬意,他们牺牲自己休息时间,为了更多人可以休息得更好,也是一种伟大的存在啊。

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个职业已经被更方便的科技代替了,但它带给我们的启发确实无穷无尽的。

而且,我们也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古人确实是智慧超群,无论什么难题在他们那都毫无挑战性,我想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勇敢克服困难,不懈寻找解决办法的精神!

看完这些,你有什么感想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更夫   古时   中国古代   治安   夜间   古人   深夜   安静   古代   晚上   事情   智慧   时间   职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