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TVB启蒙的职业:当年有多少80、90后看着港剧“填志愿”?

香港曾经有个调查显示:

香港众多受访者曾表示因为收看了某一部TVB职业剧而对这一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有五分之一的人选择了剧中的职业作为自己的工作。而最受欢迎的前三名职业分别为律师、医生和警察。

许多网友也表示,因为一部TVB剧,选择了现在的专业。

多少人因为《鉴证实录》中的女法医聂宝言入坑学的法医?有新闻为证:

就算没有因此入法医的坑,也有因此发奋图强,当上了化学年级第一的:

一个未入职场的青年,往往是最向往职场,也是最需要职场“榜样”的时候。

为什么孩子们会被TVB剧中的职业精英们吸引,立下可影响一生的志愿呢?

1

从小商贩到律师

每一种职业都被需要

都值得被看到

知乎上,有一个“业内人士怎样看待TVB职场剧中的专业情节?”的问题,有的说“编剧很负责”,有的说“新人的成长很写实。”

警察追寻真相,律师追求公平,医生救死扶伤,机长保障安全抵达。这些高大上职业,是大家平常向往,但又觉得神秘的。

但在剧中他们成了身边鲜活的人,同事之间插科打诨,工作时深入现场,展现专业能力。如何与歹徒斗智斗勇,如何让遭遇危险的飞机迫降,剧中一帧帧画面,一个个细节堆砌成的“现实感”,让人身临其境。

许多职场剧在每集的最后,还有为观众讲解该行业专业知识点的环节,便于观众理解剧情,让人觉得虽然没有从事这个行业,但好像看了剧就已经入门了一样。

那时,演员们演什么像什么,她们的本身形象就已经很有说服力。加上妆造、制服的氛围感加持,单凭照片,就能猜想到职业,八九不离十。

职业精英女性群像

她们大多精致干练,“精英感”让人心生向往:

不过,不仅仅是精英,“那些被港剧种草的职业”中,“卖鱼蛋”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有网友曾经总结过部分的TVB职业剧,除了法医、医生、律师、记者这些维护正义救死扶伤的“英雄”,还有婚庆、设计师、家政、运动员、配音员、的士司机、考古、古代还有媒人、染布行业……

连商人,都能帮你分成卖牛轧糖的,卖鱼蛋的,卖盐的,卖月饼的……商业间谍都可以有自己的职业剧。

360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能成为“专家”。

图源:bilibili@默怪

仅仅警察这个职业,就能分门别类,起码能分出20种:

孙倩.TVB现实题材类型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1

这让人觉得每个职业及其门类下的分支,都是能被看见的,都是能做好的,都是被需要的。

2

工作

是一触即发的

热血使命感

虽然360行,行行出状元,但医生警察律师,这些职业仍然是大家的“首选”。因为这种“被需要感”会被放大到极致,满足了大家对理想职业的想象。

事关人命,维护正义,需要主角放下一切,立即响应,这样的情节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法政先锋Ⅱ》中,毒品调查科高级督察马巾帼(佘诗曼扮演),正在以伴娘身份参加朋友婚礼,得知线人被杀,撕掉碍事的红裙下摆奔赴现场展开调查:

《鉴证实录》中,相亲中的女法医聂宝言得到工作通知,丢下相亲对象马上奔赴凶案现场:

《壹号皇庭》里,欧阳正华带着假发在法庭上舌战群雄,给多少人的心里种下了律师的启蒙种子?

《刑事侦缉档案》中,不怕深入虎穴,勇敢独立的女记者高捷,成为了多少少男心中的女神?

《Call on 36小时》中:

“穿上这件医生袍,无论病人多讨厌,我们也要尽力去帮他。这就是我们的专业精神。”

让人们对医生的专业性有了更坚定的信任。

精英感的背后,大家都找了职业最高级别的享受之一:使命感。

为了委托人拼尽全力,为了社会正义上刀山下火海,以此换来被人们需要,认可的感觉,这种热血沸腾感实在太好了。

3

是同事是朋友也是战友

...也可能成为恋人

默契的团队精神,也是吸引人的一大特点。

下班一起喝酒的朋友,

亦是上班时,一起救死扶伤的战友。

《妙手仁心》

《冲上云霄》中,飞机师新人唐亦风、万浩聪、童希欣三人在驾驶飞机的过程中,遇到了极端恶劣的天气,仪表盘失灵,唐亦风心情烦躁,不知如何是好,和万浩聪差点吵起来。

关键时刻,身后的童希欣提醒他们,要发挥团结的精神,三人得以镇定下来,童希欣负责方向计算,唐亦风主驾驶,万浩聪一旁辅助,三人合作,化险为夷,友谊值经验值都得以增长,受到导师赞赏。

剧中的职场女性们,因为对职业的热爱,而吸引了另一半的情节也比比皆是。

《鉴证实录》中的女法医+男警察:

《刑事侦缉档案》中的女记者+男警察:

《妙手仁心》中的医生情侣:

在协作办公的过程中,职场也成了人与人相知相恋的地方。

职场剧也更让人相信,当专注做自己,投身自己热爱的事业时,发出的光芒会吸引你的爱人,“职场也是收获爱情的地方”,不知为多少少男少女种下了浪漫的向往。

有网友说,看了甜宠恋爱剧,就想找个同款白马王子,看了职业剧,就想成为自信优雅干练的主人公,自己都爱上了自己,谁会不爱呢。

4

菜鸡也可以努力

成为大佬

职场剧让人入坑的魅力之三,就是能让人看到一条清晰的职业上升线。职场中的每一次成长都清晰可见,让人充满自信与希望,也想要跃跃欲试。

每部剧中,都有一两个职场新人。

不论是《call on 36小时》中的实习医生,《冲上云霄》中的实习飞机师,《学警雄心》中的小学鸡警员,都有刚入行时的迷茫,但在大佬们的帮助下,逐渐清晰了自己的使命。

等剧集结束后,都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职场“大人”,在这过程中,观众也随之体验到了成长所必需的困难与解决办法。

而比较成熟的职场人,也会面临工作瓶颈,重问自己入这行的意义。

《谈判专家》中的富二代杨光,入这一行只是为了向导师示威来证明自己可以,对于危机干预这样的重任,是不想承担的。但好友坠楼,导师受伤,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新开始看待自己做这份工作的意义。

剧中最后且最大的一起案件,是一起挟持案,被挟持的人质发生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纷纷帮助挟持者,在同事的铺垫协助下,最终杨光出马,劝服了挟持者,杨光也在心理上真正蜕变成了一位谈判专家。

职场新人可以在剧中肉眼可见地成长,职场“中年人”可以找回迷失的梦想。

而每个大佬或领导,又何尝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在新的剧集中,曾经的“学鸡”成了别人可以依靠的“大佬”,是让观众们感到安心的存在:不管什么,都有大佬做靠山,自己只要肆意成长。

这样的职场,如何不叫人向往?

写在最后:

穿上制服,爱岗敬业,脱下制服,千人千面。看一部剧,经历一种人生。

“原来人还可以有另一种活法。”

虽然大家真正进入职场之后,发现,自己梦想的生活,与现实差距较大:

专业飞机师也曾吐槽《冲上云霄》中飞机师丰富多彩的生活很不真实。飞到异国泡吧、聚会、邂逅?

实际上,飞完航班,哪有这些心思,只有累,想睡觉。

职场剧每集开头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多少人都希望它是真的。但能被“巧合”砸中的,似乎只有那些幸运儿。但主人公对职业的热爱,对个人进步的渴望,有志同道合的伙伴的陪伴,映照出人们内心对职业的向往,这份向往是始终不变的。

虽然现实与梦想一定有出入,职场剧也只能作为参考,但也愿所有考生,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兴趣,能够不负初心,得偿所愿。

说说你当时看TVB后来做了什么职业?或者有令你记忆犹新的的台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港剧   大佬   职业   法医   剧中   当年   警察   飞机   医生   律师   工作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