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正值壮年,为何他的死期和慈禧只差一天,甚至比慈禧先驾崩?

文 |蒋冉Jiang

编辑 | 蒋冉Jiang

慈禧彻底掌握大清政权后,只顾自己享乐,让大清在下坡路上走得越来越快,甚至她临终前,还找人干了一件极其恶毒的事,直到2008年才被公开。

慈禧囚禁光绪前后

慈禧的父亲是四品官员,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不仅掌握了满汉两族语言,还对书画和古代经典有一定的研究。

与此同时,慈禧头脑灵活,她通过买通太监,成功让自己进入咸丰皇帝的视野,皇后见状,很快就动手处置慈禧。

不料,慈禧凭借一己之力,直接和皇后处成好朋友,尤其是咸丰皇帝临终的时候。

当时,大臣肃顺提醒咸丰皇帝,害怕咸丰死后,慈禧会效仿钩弋夫人。

原来,皇帝传位给钩弋夫人的儿子,可钩弋夫人正值壮年,而她的儿子还年幼,这样一来,她的儿子很容易受到她的影响。

于是,皇帝为了让儿子坐稳皇位,直接将钩弋夫人关起来,而这个方法确实十分奏效。

其实,咸丰皇帝也想过解决掉慈禧,但慈禧察觉到他的这个想法后,便常常在咸丰皇帝面前示弱,最终,咸丰皇帝心软,决定留她一条性命。

后来,咸丰皇帝不仅设立有顾命八大臣,还给了慈安皇后一封遗诏,并交待慈安皇后,一旦慈禧不受控制,她可以联合大臣解决掉慈禧。

不料,咸丰皇帝刚驾崩没多久,慈安太后便撕毁皇帝留下的遗诏,在这之后,慈禧也少了很多顾忌。

在这之后,随着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驾崩,慈禧太后赶紧找来侄子光绪,将他立为皇帝。

在此期间,慈禧太后觉得,奕䜣权力太大,难以在受到她的控制,便决定除掉奕䜣,直到大清连连战败,她才等到这个机会。

在这之前,由于奕䜣得罪了清朝的众多权贵,这些人便将大清战败的责任强加在奕䜣身上,慈禧收到这些大臣的奏折后,顺势解决掉奕䜣。

可奕䜣是大清为数不多的实干家,随着奕䜣退出政治舞台,慈禧越来越贪图享乐,在这之后,大清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

当时,慈禧由于种种原因选择退隐,这让光绪看在眼里,当时就觉得,自己大干一场的机会终于来了。

与此同时,光绪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下,发起改革。

在此期间,光绪收获了一批极力拥护自己的成员,这些人为了给光绪解决后患,便商讨着要解决慈禧,不料,他们密谋的内容,最终被传到慈禧的耳朵里。

同时,由于维新变法触及到慈禧等人的利益,很快就遭到慈禧的反对,此外,慈禧一怒之下解决掉戊戌六君子,导致改革最终失败。

其实,慈禧也支持改革,只是她能接受的改革范围,仅限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学习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并没有触及到大清真正的制度。

而维新变法就触及到了大清的封建制度,这让慈禧感到十分不满意,毕竟她就是封建制度的受益者。

要知道,慈禧举办六十岁大寿的时候,费用让臣子承担了一部分,还挪用修建铁路的钱,甚至连军饷和边防军费都不放过。

最终,慈禧筹集到将近三百万经费,还获得大臣献上的无数奇珍异宝。

后来,随着慈禧将光绪软禁,引发外国媒体的不满,纷纷声讨慈禧,让她将权力归还给光绪皇帝。

没过多久,慈禧不顾众人反对,直接向八国宣战,此时的她万万没有想到,八国联军真的有实力掌控北京城。

此时,慈禧对光绪恨之入骨,本不愿在出逃的时候带上光绪,然而,由于光绪是她权力的来源,她只能带上光绪。

在此期间,慈禧还带着十几个下人,好让她在逃亡的过程中,依然能受到别人的服侍。

不仅如此,慈禧逃到太原的时候,发现她身后的队伍不断地壮大起来,便命人赶制出24面龙旗,好为她的队伍增添更多的气势。

之后,慈禧和光绪重新回到紫禁城,光绪还在生日的时候去探望过病中的慈禧,不料,慈禧愤怒地将他赶了出去。

没过多久,光绪皇帝驾崩,慈禧为了继续维持自己的权力,派人把年幼的溥仪抱过来做皇帝,当天,慈禧如愿以偿地当上太皇太后。

不料,慈禧在第二天下午驾崩,就这样,慈禧和光绪的死只差一天。

后来的2003年,专家在研究光绪皇帝死亡原因的时候,觉得光绪皇帝的死和慈禧脱不了关系。

毕竟,光绪皇帝正值壮年,可慈禧已经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光绪要比慈禧活得久一点才正常,后来,专家用5年时间研究光绪的死因。

光绪死因之谜

当时,专家从太医诊治溥仪的记录中,发现光绪皇帝驾崩前,突然感到肚子痛,在床上滚来滚去,太医还来不及给他开药,他的病情就出现恶化。

随后,太医见到溥仪脸色发黑、舌头焦黄,把太医吓得浑身直冒冷汗,想不出为他开什么药方。

不仅如此,慈禧的御前女官提到过,慈禧曾秘密交待过李莲英,让李莲英暗杀光绪。

后来,李莲英便准备给光绪投毒,当他将这个计划告诉慈禧的时候,慈禧也同意通过投毒的方式暗杀光绪。

其实,溥仪也好奇过光绪皇帝的死因,就找来老太监,向他询问光绪的死因,可老太监三缄其口,不肯说出真相。

之后,溥仪总是缠着老太监人,让老太监向他说出真相,而老太监最终实在是没办法,才带着他到一处角落,在这里悄悄向溥仪说出了真相。

这时,老太监只是说光绪是被人下毒害死的,其它的他也不知道,听到这里,溥仪不敢相信,便让老太监给他证据。

可老太监只是知道这件事,却拿不出证据,他见到溥仪质疑的眼神,急得直跺脚,坚称光绪是被人下毒害死的。

在这之后,溥仪写书的时候,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然而,由于溥仪所写的书性质偏向于小说,于是,他的回忆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

很快,专家就找到了光绪的日记,他们在日记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

原来,光绪在日记中提到,他还年轻,总要比慈禧死得晚,等到慈禧一死,他就除掉李莲英和袁世凯。

毕竟,在光绪看来,是袁世凯告密,才导致戊戌变法失败,这让他对袁世凯产生了极大的不满,这样看来,光绪有理由杀袁世凯。

然而,专家在查考其他史料的时候,发现李莲英和光绪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传闻中一样,从这些史料来看,光绪没有明确的理由杀李莲英。

在这之前慈禧西逃的时候,有好几次想饿死光绪,这样一来,她就可以找个更容易控制的人做她的傀儡,甚至她连人选都找好了。

尤其是慈禧察觉到食物短缺的时候,她直接不让李莲英给光绪食物,可李莲英并没有遵从慈禧的命令,而是偷偷给光绪送食物。

不仅如此,天冷的时候,李莲英怕光绪冻死,把自己的被子都给了光绪。

此外,光绪被慈禧囚禁的时候,是李莲英暗中保护光绪,才让光绪免遭一些人的伤害。

同时,由于光绪被慈禧软禁,情绪十分低落,李莲英就给他一块西洋表,让他通过研究西洋工艺转移注意力。

当时,光绪拆开表之后装不回去,李莲英就和他一起研究怎么组装表,后来,他们实在是研究不出来,就请宫里的钟表师傅把表装回去。

这样看来,李莲英和光绪之间有感情,当慈禧下令让李莲英杀光绪的时候,他有可能放光绪一条生路。

后来的2008年,专家在化验光绪头发的时候,从里面发现砒霜,而砒霜的含量,是人体正常含量的2000多倍。

这样看来,光绪曾被人投毒,此时专家们推测, 光绪被投毒有两种可能。

其中第一种可能就是袁世凯,毕竟,袁世凯曾为慈禧的罪过光绪皇帝,一旦慈禧驾崩,他很可能被光绪皇帝清算。

然而,光绪作为皇帝,他每天的饮食,都由御膳房负责,在他吃之前,要先通过银针检测,这样一来,一旦他的食物中有砒霜,御膳房将受到严惩。

而袁世凯也只是大清的奴才,虽然他可以和御膳房联合,在光绪的食物中下毒,但出事的时候,他也保不住御膳房的人。

于是,御膳房的人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做出对光绪皇帝有害的事情,除非有人能保得住他们,而大清具备这个能力的人,只有慈禧。

当时,专家的第二种推测,就是慈禧命人给光绪下毒,这毒就被下在光绪最喜欢吃的发糕里,他们为了不让人轻易察觉,严格控制了下毒的剂量。

后来,随着外国医生来给光绪做检查,慈禧害怕外国人发现她给光绪下毒的事情,就暂时停止给光绪下毒,直到外国人走后,她才重新开始给光绪下毒。

然而,这只是外国人传记记录的场景,至于事实究竟如何,还有待考证。

而慈禧的御前女官在回忆的时候,也提到,慈禧病得下不来床,光绪过来看她,她愤怒地大喊,她不能死在光绪前面。

此时慈禧虽然处在病重,不能亲自动手,但她可以让手下给光绪投毒,好让光绪死在她前面。虽然光绪砒霜中毒是事实,但他究竟是被谁下毒,至今还没有定论。

笔者观点:

在古代社会中,封建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地位,害过很多人的性命,此时,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中,应当珍惜这样的生活。

不仅如此,在我们做出决定之前,可以先听从他人的建议,尽量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完成自己的目标。

其实,我们遇到一些无辜的人,应当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便让我们改善自己生活的同时,给他们也提供一些帮助。

同时,当我们向他人寻求帮助时,要先征求他人的同意,让我们不仅能得到他人的帮助,还不会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此外,在现代人人平等的社会中,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毕竟,社会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其实,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团结一些朋友,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情绪价值,并在他们遇到危险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帮助。

而我们面对一些不同的场景时,要对他人保持善意,从而让处在困难中的人,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承担起自己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通过经济和政治发展,让更多的人民能生活在平安的环境中,让他们都可以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此时,我们可以在工作之余,了解一些中国近代的历史,并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了解历史,从而督促我们努力工作和学习,将祖国建设成强国。

不仅如此,当我们遇到一些问题时,可以将这些问题反映给有关部门,从而让这些问题能得到解决,避免这些问题困扰更多的人。

此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找到自己的价值,并利用更多的时间为社会创造价值。

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也应该获得更充分的发展,从而帮助考古等工作顺利进行,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到真实的历史。

而我们应当活到老学到老,坚持带着自己身边的人读书看报,让他们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让他们能向身边的人传达正确的价值观。

与此同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适当地帮助一些有困难的群体,让他们能在工作和生活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社会建设中。

如今,我们处在和平的国家,应当尊重为国家发展而工作的人,让他们可以专心为国家工作,从而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慈禧太后对醇亲王奕譞的监控——以赏赐官女子为中心》滕德永

《光绪慈禧崩逝后檄文事件考论》李永胜

《戊戌政变前后的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从文献中看细节处的历史人物本真》何凯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光绪   咸丰   慈禧   砒霜   死期   壮年   不仅如此   大臣   太监   皇帝   专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