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在千秋:浅谈大明王朝对华夏西南贡献

彩云之南,人间秘境

很多人说明朝对中国版图的扩大基本没贡献,疆域不如前代元朝大,就连汉唐西域也没有收回。虽然在朱棣时期走向巅峰,但大部分时间只掌控汉地十八省。

美丽云南

小编想说:

其一,明朝,对版图的实际控制远超前朝

其二,明朝对中国版图最大的贡献不在西北,而是在西南,也就是今天的云南地区。

一、云南历史

云南这个地方在古代与中央政权相隔甚远,很容易形成独立政权,虽然秦汉两朝都把它给拿下来了,但实际管理性并不强,后来就连唐宋两朝都没有管理。

《明史纪史本末》记载

夫武帝用事西南夷,夜郎、邛笮遂成荒服。唐复陷入吐蕃,宋乃割于西夏。元极兵威,始分桐叶。而黔宁永镇,三百年来,不独贝金象齿来自殊方,抑且金马碧鸡入参侍从,岂非春风所及,鹰眼能慈,泮水之林,鹗音速化,猗与盛哉!

云南“军阀史”

唐宋时期,曾建立过南诏国、大理国等地方政权。

1、 唐朝心患

唐朝扶植南诏之后,为了牵制吐蕃,加大大力度扶植南诏,势力大增。唐朝中后期,南诏成了唐朝在西南的心腹大患,天宝年间,大败唐兵,全歼唐军七万人,彻底摆脱了唐朝的控制。

2、 宋挥玉斧

赵匡胤“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划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但因国力时局等原因也让他不得不妥协。

“宋挥玉斧”不过是赵匡胤的无赖之举。

一是北宋心患一直在北方,与辽国,契丹对峙,无天险可守的宋庭不得不将大量兵力集云北疆。

二是赵匡胤吸取唐朝经验,对待大理很慎重,大理虽小,却两次大败盛唐。

赵匡胤

高宗言:“蛮夷桀黠,从古而然。唐以前屡被侵扰入川。

三是觉得大理的民族很彪悍,中原人拿不住他们,难以牵制,思索再三放弃了攻打。

云南地区成为一个割据政权。

直至元朝灭亡了大理国,1276年,元朝在云南设立行中书省,云南才恢复了大中华的一份子。

忽必烈收复云南

元朝统治期间,云南地区仍是以少数民族为主,只要元朝中央控制力一弱,又有独立分裂趋势。


二、明朝平滇始末

又经过了一百三十年的岁月。直到元朝灭亡后,仍然效忠前元,抗拒大明的统一。此时,脱离中原王朝怀抱已超过600年。

平滇国策

十四年秋九月壬午,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副将军,帅师征云南。

上谕之曰:“云南自昔为西南夷,至汉置吏,臣属中国。今元之遗孽把匝刺瓦尔密等自恃险远,辄害使臣,在所必讨。尔等行师之际,当知其山川形势,以窥进取。朕尝览舆图,咨询于众,得其扼塞。取之之计,当自永宁先遣骁将别率一军以向乌撒,大军继自辰、沅以入普定,分据要害,乃进兵曲靖。曲靖,云南之噤喉,彼必并力于此,以抗我师。审察形势,出奇制胜,正在于此。既下曲靖,三将军以一人提兵向乌撒,应永宁之师,大军直捣云南。彼此牵制,使疲于奔命,破之必矣。云南既克,宜分兵径趋大理,先声已振,势将瓦解。其余部落,可遣人招谕,不烦兵而下也。”

朱元璋分析了为啥之前历朝历代都拿不下云南的原因,云南与贵州相连,同属云贵高原。

剧照,朱元璋

这片土地最大的问题就是各种民族林立,文化差异太大,想要管理好这个地方,就要做好文化战线统一的工作。

洪武14,朱元璋正式发兵进攻云南。昆明就被攻克,云南地区的援军全部投降。

明军

然而大理段氏仍不归附,希望自己能够跟唐宋两朝一样保持“封土纳贡”的独立王国地位。

吐司

傅友德直接拒绝段氏,云南自古以来就是华夏领土,傅友德剿灭大理割据。明朝军队攻克南诏皮罗阁所筑龙尾关(下关),在唐朝军队失败的地方取得了完胜,

顺势攻克大理城,俘虏大理段氏的后裔,顺利完成了统一大业。

朱元璋时期图

1382年,明朝在云南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管辖全省府、州、县。


三、稳固西南

移民实滇

云南期间贯彻执行了朱元璋制定的管理方法,对当地的各个民族加以安抚。

《滇粹云南世守黔宁王沐英传附后嗣略》说: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沐英携江南江西人民250余万入滇,给予种子、资金,区别地亩,分布于临宁、曲靖各郡县。沐春镇滇七年(1392~1398年)再移南京人民30余万人入云南屯种。

汉族人的移入,开始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彻底改变了云南明朝以前以少数民族人口为主、以汉族人口为辅的民族分布状况。

在明朝不断对云南开发和经营下,屯民实边,改变了云南的民族结构、大大加强了明王朝对云南的统治,还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结语

明朝平定西南,彻底解决了地方土司民族之间相互独立的问题,云南也彻底和中原融合到了一起

元朝收复云南,明朝巩固云南。

如果没有明朝,那今天的西南可能就和东南亚一样乱糟糟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吐蕃   永宁   曲靖   大明   大理   明朝   王朝   南诏   华夏   元朝   云南   千秋   唐朝   贡献   民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