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热衷于土地中刨食,即使是贵族都不能幸免?

古代中国王朝的农民起义不断,原因在于土地兼并,即使王朝更替,土地归属重新洗牌,但依旧改变不了土地再次被兼并的命运。原因吗,还是因为古代粮食产量低的原因。

古代粮食低原因有三:

粮种问题:不要看我们现在水稻产量平均亩产955斤,这还是因为袁隆平老爷子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古代没有这么高,古代水稻亩产不过150-300斤上下浮动,在加上赋税原因,要想养活人,就需要更多的土地来产量。

土地贫瘠:古代是没有化肥的,所以土地是越种越贫瘠的,即使知道有农家肥的用处,但是对于土地数量来说,那点农家肥是不够用的。

天灾:古代最怕的天灾无非四种:水灾、旱灾、雪灾、蝗灾,除了雪灾,其它三灾都有可能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要知道,古代水灾、旱灾是没有非常好的解决之法的,一旦发生都是大规模减产或绝收的。除此以外还有几百年一次的小冰期气候,也是导致粮食减产的原因之一。

粮食产量低,就需要更多的土地来获取更多的粮食,这也是老百姓迫切需要土地的原因,又因为生存原因(例如疾病)将土地卖给有钱人,从而变成佃农。而有钱人、官员、贵族需要土地,那就是因为有利可图,只要达到一定数量的土地,除了自家消耗外,还有粮食可以售卖换取钱财。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

至于贵族、官员不从事商业,其一是王朝的规定,他们是不能在明面上经商的,都是托家族中人管理的。其次就是出远门是要开路引的,如《大明律》规定:“若军民出百里之外不给引者,军以逃军论,民以私渡关津论。”经商大多是以本地为主。不要以为古代人可以四处游荡,能四处游荡又不需要路引的则需要举人以上身份。所以古代人出行距离是有限的,甚至有些人一生都没有出过村子,最远就是到附近的镇子上,到县城都是出远门的了。

古代的钱财大多数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平民百姓手中是没有多少余钱的,而商人能售卖的也大多是与衣食住行有关。所以古代有钱人都是啥商人,是盐商、粮商、茶商、钱庄、店铺、酒商。其中就有三个与土地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农家肥   土地   雪灾   王朝   亩产   水稻   有钱人   古人   贵族   粮食   古代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