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钟南山被骂,从守护神到晚节不保,这位老人到底做了什么

在互联网有这样一种风气,一旦遇到与自己想法不一致的言论,不经过思考便冲上去谩骂,就好像任何事情就只有黑与白这两面。抗疫3年,我们见识了太多类似的事情。

作为抗疫的代表人物,钟南山的言与行时时刻刻被人们关注。未放开时,钟南山被看做是守护神;放开后,却遭到了铺天盖地的谩骂。这位86岁的老人,究竟在调整防疫政策的前与后做了什么?

调整防疫政策前

从2020年武汉爆发疫情开始,在这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每当有城市爆发大规模疫情,我们总能在一线看到钟老先生的身影。此前的防疫能够取得成功,钟南山可谓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那3年,新冠病毒造成的危害性较大、致死率较高,按照我国的人口密度来判断,一旦放开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也是为何,以钟南山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一直都是坚定的清零派。

正是因此,许多普通民众也选择听从钟老先生的意见,在防疫期间坚决贯彻抗疫要求。在他们心中,钟南山先生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坚信终有一日新冠病毒会被我们彻底攻克。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变化,更何况这个事物是每时每刻都在进化的新冠病毒。随着奥密克戎的出现及大规模传播,传统的清零派代表钟南山,他的防疫思想也因此而出现了动摇。

调整防疫政策后,钟南山又说了什么?

调整防疫政策后

海外的抗疫经验已经告诉了我们,奥密克戎虽然极具传播能力,但它的致死率很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便可以痊愈。传统的抗疫方式,已很难在新病毒变体面前取得效果。

以钟南山为代表的清零派,在意识到奥密克戎难以通过封城克服后,逐渐转变了自己的口风,认为我们可以学着与病毒共存。可他的这一态度转变,却激怒了此前那些曾非常信任他的民众。

在这些民众眼里,既然此前一直宣扬清零,就不应该突然转变态度,否则就是视抗疫如儿戏。钟南山前两年非要清零,如今又开始要求共存,是不是为了和其他人合伙卖药?

再加上调整防疫政策以后,钟南山先生为了安抚普通民众情绪,曾多次强调奥密克戎本身并不具备威胁。可没想到钟南山先生却好心做了坏事,更是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反感。

奥密克戎产生的症状的确不算严重,短暂休息几天后便可自行痊愈。但凡事终有例外,大多数症状不严重的人不会在网上发帖诉苦,一小部分症状严重的人反而会在网络上大吐苦水。

他们在感染病毒以后,度过了一段非常煎熬痛苦的恢复期,这才将自己的身体重新养好。这时的他们,自然会开始怨恨国家的政策调整,埋怨钟南山先生在网络上发表的新冠言论。

在这一类人的刻意煽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钟南山的言论。再结合最近年轻人普遍对专家言论带有敌视情绪,钟南山或多或少也因专家身份而受到牵连。

人的思维方式不能过于偏激,钟南山又应当如何评判?

正确对待公众人物

相较于普通老百姓,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暴露在聚光灯下,这就导致他们在外行事时要处处谨慎,就是为了防止被媒体抓到把柄。钟南山虽然是国家院士,但也要受到舆论风波的裹挟。

钟南山先生与那些流量明星不同的是,他身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即便有些话说出来并不讨喜,但他也必须得主动说出来。俗话说言多必失,在外说出去的话越多,就越有可能被部分媒体颠倒黑白、煽动情绪。

在防疫政策调整以后,钟南山说出去的每一句话,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但也不至于被批判的一无是处。尤其是在部分媒体的刻意引导下,有些网民对这些专家的言论甚至都带上了仇恨的情绪。

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看待问题都不能太关于极端,更是要摒弃二极管思维。钟南山的是非对错自有历史来评判,但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言论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自动忽略了他此前三年做过的贡献。

先不说钟南山在放开后的言论是对是错,至少在过去的抗疫3年,他的做法就足以被人们称之为英雄。对待这样的人物,我们怎能因他的一两句话而改变态度,你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南山   在外   防疫   守护神   民众   症状   此前   清零   情绪   言论   态度   老人   病毒   人物   代表   政策   专家   晚节不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