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继位之谜

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天命汗努尔哈赤病逝于叆鸡堡(今辽宁沈阳市城南大爱金村)。九月一日,皇太极龙装上场,继承汗位。

朝鲜史籍《鲁庵文集》记载:“老汗临死曰:洪佗始能成吾志。终无所命而死。”老汗就是指努尔哈赤,洪佗始就是指皇太极,从这样的记载中可以看到,皇太极得汗位,是符合努尔哈赤临终遗命的。但是,对于皇太极如何得到汗位,史学界还有不同的说法。

努尔哈赤当年曾经非常看好长子褚英,打算由他来继承汗位。褚英虽骁勇善战,立功不少,但他为人心地狭窄,偏执肤浅,不把协助父亲开基创业的功臣和自己的几个弟弟放在眼里,引起众人不满,纷纷向努尔哈赤告发他的不轨言行,使得褚英失去宠信,最后因其对父汗也心怀不满,被努尔哈赤杀掉。褚英死后,战功卓著、年齿居长且为人比较宽厚的大贝勒代善受到父亲另眼相看,成为新的“太子”人选。代善与当年的褚英一样协助管理国政。但时间不长努尔哈赤便得到密告,自己的大妃乌拉那拉氏向代善多方讨好,与其关系暧昧,使他十分气愤,但为免家丑外扬,只是对乌拉那拉氏稍加惩戒,而代善也因此失去了继位者的资格。

经历了这两次选择继承人的挫折后,努尔哈赤晚年并没有再指定其他人为他死后的继位者,而是多次强调过应建立“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即“国主”由八旗旗主协商推选,而决定国是时也要经八旗旗主共同讨论。努尔哈赤逝世前一个月,他还给诸子写了一份训词,仍然不指定自己的继承人,提出他已年老,不愿再参与日益浩繁的政事,以使自己的胸怀略为舒展,但他有权监督和观察诸子的行为。不料,过了一个月,努尔哈赤就去世了。他平时对子孙“早有明训”,所以“临终遂不言及”。

努尔哈赤的死,在整个皇宫、东北辽东地区,掀起了滔天巨浪。某一种平静的氛围奇异地被打破,黑暗中,仿佛有数种不知名的势力蠢蠢欲动,毫无预警的,像突然降临的风暴般,降临在爱新觉罗氏的皇族当中。因此,这次汗位易人,充满了激烈复杂的斗争。

“国不可一日无君”,由谁来做新汗王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事情。就当时实力而言,继位者的人选肯定应该从现任的八旗旗主中产生。满洲八旗中,皇太极掌握两黄旗,代善掌握正红旗,阿敏掌握镶蓝旗,莽古尔泰掌握正蓝旗,所余镶红、正白和镶白三旗旗主,分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都只有十几岁,实力尚弱,那么功高权重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无疑是“第一实力集团”。这四人中,大贝勒代善在太祖时期已失去信任,想在百官及军民中重新树立形象并不容易。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之子,但舒尔哈齐在太祖时获罪被圈禁至死,阿敏自己又在南征过程中犯下大错,不但弃守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永平,更屠城劫掠而归,回来后受到了惩处,自然没有资格也没有条件争夺汗位。三贝勒莽古尔泰是皇太极的五兄,军事能力较弱,而且性情暴躁,曾亲手杀死过自己母亲,名声差,不受太祖和众人赏识。这样一来,最有希望继承汗位的就只有四贝勒皇太极。

此时皇太极要对付的不是其他贝勒,而是曾与代善传过绯闻的努尔哈赤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阿巴亥生有三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这三个孩子中,努尔哈赤是很喜欢多尔衮的,而阿巴亥也很想让自己的儿子能继承汗位。要削弱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的力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处死大妃。努尔哈赤临终之时,只有大妃阿巴亥一个人守在身边。努尔哈赤咽下最后一口气,阿巴亥便向诸位皇子传达老汗王的遗嘱:“多尔衮嗣位、代善辅政。”话音刚落,便遭到四大贝勒的断然否定,因为努尔哈赤生前多次强调过“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此时说出让“多尔衮嗣位”的遗言是不可能的。除了大妃自己,其他贝勒也不支持年幼的多尔衮继位,这使皇太极的胜算又大了几分。努尔哈赤死去的当天,皇太极暗地里说服代善的长子,并怂恿他去劝代善:“四大贝勒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当速继大位。”四大贝勒就是皇太极。代善知道自己是肯定无法继承大汗了,便对这一看法表示认同。于是,第二天在诸贝勒大臣聚于朝时,代善提议举皇太极为汗,诸贝勒“皆喜曰善。议遂定,乃合词请上即位”。皇太极在政治识见、军事才能和个人威望上,都要高出其他贝勒一筹,因而很快得到了其他贝勒和大臣的附和。

努尔哈赤身边的侍卫曾向皇太极报告,他听到过努尔哈赤与大妃谈论死后要一同埋葬的“帝遗言”。皇太极就趁机宣布了老汗近侍听到的所谓“帝遗言”,并命令乌拉那拉·阿巴亥殉葬。于是,努尔哈赤刚刚死去18个小时,他最宠爱的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就被逼生殉,此时的阿巴亥年仅37岁。而阿巴亥传达的老汗王遗嘱是真是假,天下再没有第二人能够证明。不过依照习俗,妻殉夫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无幼子,一是爱妻,阿巴亥虽然符合其中一条,但她还有两个幼子需要抚育。大福晋的生殉一定事有蹊跷,这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出爱新觉罗家族的皇权争夺之惨烈。

皇太极登汗位的仪式于九月一日举行。当时三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及众贝勒、文武大臣聚会于朝,由皇太极领他们焚香告天,行九拜礼毕,皇太极即汗位,转过身来,诸贝勒大臣向皇太极行朝贺礼。这位后金国汗35岁,改第二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因此也被称为天聪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太极   和硕   贝勒   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   乌拉   太祖   遗言   临终   大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