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成:从面子看里子由躯壳见灵魂—评《蒋公的面子》中的人物性格

在当今社会,如果说,领导请你吃饭,那该是多么大的面子,多么大的荣耀啊。想必没有一个人会拒绝这天上掉下来的面子,想必人们都会趋之若鹜一般前往,尽情的花天酒地,尽情的奴颜媚骨.尽情的溜须拍马,尽情的将人性中最不能看的那种阴暗面展示出来,让整个“天地”散发着瘴气乌烟。


那如果是蒋公,中华民国总统兼中央大学校长这样大的面子呢?哪有人不想给?或者说,不敢不给呢?

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演出的话剧《蒋公的面子》反映的就是关于这个天大的面子的故事。在抗战最为艰苦的1943年,刚刚兼任中央大学校长的蒋介石在除夕之夜请中文系三位教授吃饭,在这三人中,有愤恨蒋介石杀害学生却又有求于他办事的时任道,专心学术不问政事,却又喜好美食的夏小山,以及拥护政府,却又抹不开自己面子的卞从周。


三位学者为究竟给不给蒋介石这个面子争论不休,唇枪舌剑,被折磨的焦头烂额,而最终他们到底有没有赴宴,在数十年之后的文革中他们仍然在争论,这顿饭也就淹没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之中,给观众以无尽浪漫的遐想。

在此笔者认为,三位学者在各个场景激烈的语言交锋,他们的语言,动作等,经过演员的艺术加工,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性格充分展现了出来,通过他们的面子,可以看到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一众形象,以及这个面子里所包含的里子。


时任道,作为那个年代国统区反蒋知识分子的代表,再加上知识分子平时就清高孤傲的性格,绝对不会给蒋公这个面子,所以在茶馆中他坚决回绝了夏小山三人同去赴宴的提议.并且对权利拥护蒋家王朝的卞从周冷嘲热讽,甚至不惜用犀利的言语加以攻击。因为珍珠桥惨案在他心里是一个永远无法打开的心结。

被蒋介石所枪杀学生惨死的形象在他脑中永远也挥之不去,这让他对蒋介石深恶痛绝,用剧中的话来说:“我不可能和杀害学生的刽子手同处一张桌子吃饭”。但是,那九箱珍贵的藏书是他心中另一个无法打开的心结。那些藏书无论从他本人,还是整个华夏民族来说都是价值连城不能丢掉的文物。


而为了阻止自己那个不争气的侄子卖掉自己多年的藏书。只能依靠蒋介石强大的行政权力。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傲骨铮铮的时任道,在面对强权与不幸的命运时也表现的软弱和无助。在山河破碎的年代,国家没了,个人的幸福还能有吗?

因为这样,他喝的酩酊大醉,过分看重自己的面子。甚至用马克思辩证的哲学思想来自我安慰,当夫人哭着将麻将甩出,我们既能看到他的面子被一层层的剥掉。也同样看到了那个动荡年代国统区反蒋知识分子的惆怅与悲凉。


卞从周,蒋经国的老师,忠实的政府拥戴者。可以说,作为一个御用文人的他与时任道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从他们多次的言语交锋中我们便可看出端倪,卞从周反对学生游行示威,因为他们这样做不利于蒋氏政府在大后方的统治,对他们而言这是破坏抗战的非法行动,在哲学上反对时任道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但是,从一个文人的角度来说,卞从周是一个心怀天下,也可独善其身的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家中比较富有的知识分子。他没有因为时任道与自己观点不和而与其不语半言,更没有陷害排挤,而是在最困难的年代接济了学富五车但囊中羞涩的时任道。即使在文革那个被集体打成右派的黑暗岁月,他虽然无奈的交代了时任道的妻子,但始终没有让灾难降临到时任道的身上。


不过文人毕竟有文人的面子,他虽然有心帮人,但始终是煮熟的鸭子—嘴硬,不愿意在口头上输到一分一毫。虽然对蒋介石的宴请百般游说,但问到他自己的时候却一再不愿承认自己想去的不得了。我们说,卞从周体现出了那个年代的御用文人虽然可能生活好一些,但是依然无法掩饰他们心中的寂寥与悲哀。所以卞从周绝非坏人,只是思想与人不同而已。

相比与刚烈的的时任道和委曲的卞从周,夏小山则显得更有仙风道骨和诗人情怀。他专心治学不问政事,醉心诗书而不惹红尘,颇有些五柳先生之感。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爱好,平生最爱吃进天下美食。当卞从周用金华火腿烧豆腐来诱惑他赴蒋介石的宴会时,本来毫无兴趣的他马上两眼放光,观众甚至可以从他的言语和行为中听到口水迸动的声响。而且他另一大特点便是幽默。


回旋于两个对立的人之间,不停地说着打麻将的事情,不停地问:娄之初怎么还不来?面对时任道忘我抒情的长篇大论,他用:”这叫女儿红”l来做了结尾。让观众不由得捧腹开怀。虽然如此,这个可爱的学者也有自己的原则:“叫他把蒋校长改成蒋院长或者蒋委员长我便即可前去赴宴。”

面对自己不承认的的校长,金华火腿烧豆腐可以不吃,蒋公天大的面子可以不给。在文革时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曾去赴宴。以一段昆曲收尾,结束了整部话剧。人是活在社会之中,国以不国。个人的安逸如何可得?像夏小山这样神仙般的浪漫知识分子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不得不去面对人世间的世态炎凉。


《蒋公的面子》用夏小山的昆曲起,又以夏小山的昆曲收。我们从该剧看出了民国和文革那个年代的人世沧桑,人情冷暖以及蒋公天大的面子,在笑声中看到了知识分子内心最深处的灵魂,也看到了在民国依然有的自由和民主在文革中消除殆尽的悲哀的里子。人,永远是矛盾的动物,没人可以把他彻底揭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国统区   面子   里子   昆曲   躯壳   知识分子   文革   蒋介石   文人   藏书   人物性格   灵魂   年代   学生   龚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