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时,因长得太美而被印在1元纸币上的侗族姑娘,如今怎样了?

1978年3月的一天,一名漂亮的17岁侗寨小姑娘,身穿靓丽的侗族服饰,和寨子里的其他小伙伴们一起,一路说说笑笑开开心心地到镇上去赶集。

当天是镇子上的赶集日,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这群年轻的侗族小伙伴们很是兴奋,新奇地看看这个,瞅瞅那个,琳琅满目的市场让他们目不暇接。

那名漂亮的侗族小姑娘,也边走边看,不一会儿就被一个摊位上漂亮的丝线所吸引,便停下来准备买点拿回去织一个漂亮的披肩。就在她聚精会神地挑选的时候,感到有人在背后拉了她一把。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大吃一惊,急忙回头望去。

拉她的是一个年约30左右陌生男子,见她回头看着,就对她笑了笑,并作了一个友好的表示,然后示意她朝边上走过去,让她侧着脸站定。

虽然对男子的举动有些不解,但直觉告诉她,该男子并无恶意,而且看起来像个彬彬有礼的文化人。再说这里是集市,人来人往的,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的,而且自己带的东西也不值钱,不会有什么损失的。

于是,这名年轻姑娘虽然还是一脸的问号,但还是按照该男子的要求站好了位置,摆了个造型。与此同时,只见男子迅速支起画架,拿出画布和画笔,一边观察着小姑娘的侧影,一边不时地让她做些动作,一边快速在画布上作画。

见有人现场作画,大家都好奇,一下子聚拢的很多人。随着画家手中画笔的勾勒,姑娘的形象很神奇地一点点地出现在画布上。

过了很大一阵子后,就见该男子轻轻放下了画笔,轻轻地呼出了一口气,这正是自己心目中想要的人物形象,看起来一副很满意的样子。

画家随即抬头对着年轻姑娘笑了笑,招手让她过来。当看到画的居然是自己,而且还非常传神的时候,年轻姑娘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这名半路“杀”出来的陌生画家,不是别人,正是受命负责第四套人民币正面人物形象设计的画家侯一民。

而这名被他“突兀”地拉着做模特儿的姑娘,叫做石奶引,是贵州山区里一个叫做佰你村的侗寨里最漂亮的女子。

那么,设计人民币头像的侯一民,不在城市的画室里构思,反而跑到偏远的贵州山区找模特儿的呢?这得从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要求说起。

根据设计要求,为展示各民族共同发展,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第四套人民币的正面图案全部采用人物肖像,而且要突出各个民族的人物特征。

但全国有56个民族,总不能都画上去吧?最终决定人数在100万以上的就画上去,低于这个数字的就暂时不考虑了。这些被选上的少数民族人物肖像,被画在准备发布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票面上,从最大面额的10元券(当时最大面额就是10元券,直到1981年才增发了20元、50元和100元券)到1角券,每种票券上画两个民族人物头像,人口最多的画在最大面额的票面上,最少的画在最小的票面上,其余的就在中间的票面上。

按照这个原则,苗族和侗族人物画像,被安排在了1元纸币上。

而负责这项任务的画家侯一民并不是第一次做这项工作,当时正在使用的第三套人民币上人物肖像,就是由他设计的。

所以,重新设计新的人民币票面,对侯一民来说并不难,已经有经验, 熟门熟路的了。

但让侯一民失望的是,自己闭门画了一个月,几易其稿,总觉得好像还有什么地方差点意思,感觉自己画出来的人物不灵动,或者说人物形象看起来没有灵气。

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但闭门造车看来是不行了,那就走出去看看吧,到少数民族地区走走,说不定会有灵感迸发的。

主意已定,侯一民便带着助手来了一个说走就走的采风之旅。三年的时间,一万多公里的行程,他们的足迹遍及西双版纳到贵阳、桂林、内蒙古等少数民族集聚区,捕捉到了不少各族人民最美好最朴实的镜头。

而这次侯一民与石奶引的邂逅,就发生在黔西南的江县洛香镇的一个集市上。这天,侯一民带着助手,像往常一样来到当地人民赶集的集市上,试图捕捉一些平时难以见到的画面。

恰巧,侯一民走到了这个卖丝线的摊位附近,恰巧当年的漂亮少女石奶引在这时对着自己喜爱的丝线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明媚笑容!

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吧,这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灵动少女形象,不就是自己苦苦追寻的模样吗?

于是,侯一民不由自主地便伸手拉了石奶引一把,随即成就了一幅经典的少数民族少女形象。

这样的故事,离奇但却真实,让人心中充满了对青春的向往。

收拾完画夹,侯一民和石奶引做了告别,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侯一民心里是乐开了花。

而心思单纯的石奶引并没有把这次的奇遇当成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而侯一民也没有告诉她为她画像的目的。就这样,石奶引回去以后也没有对别人提起这事,很快便把这件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

1987年4月27日,第四套人民币全面发售,其中1元纸币上的那位侗族女子的头像,便来自侯一民当初以石奶引为原型所画的头像。

但新版人民币发行以后,石奶引并没有注意到一元人民币上面的头像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曾经也有人好奇地说她长得很像纸币上的人物,但她也没有往那方面想。

要不是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提醒她,说那个一元钱上面的女孩子特别像她,她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再想起曾经还有这个事情了。

那么,和侯一民告别以后,石奶引都经历了什么呢?

离开集市回到寨子里以后,石奶引依然过着和平时一样日子,并没有因为这次偶然做了一次“模特”而让自己的生活轨迹有什么变化。

1961年出生于贵州从江县庆云乡寨锦村七组的石奶引,原名叫石婢学,家里兄弟姊妹6人,她的老大。石奶引从小就出落得像花一样,翘翘的鼻子,美丽的大眼睛,加上一头飘逸的长发,很是楚楚动人,是寨锦村一朵美丽的花。

而石奶引之所以被侯一民“看上”是有原因的,并不是单纯因为漂亮。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石奶引人很是聪颖,心灵手巧,唱歌、刺绣、织布、染布做衣服等等都是一把好手,是寨子里拿得出手的人物

漂亮而独特的少数民族气质,才是让侯一民“为之倾心”的所在。

1984年,已经是23岁大姑娘的石奶引,经人牵针引线,和庆云乡佰你村村民石学海谈起了恋爱。石学海长相俊朗,身材也十分高大,与漂亮可人的石奶引站在一起郎才女貌,十分般配。

经过几个月的“行歌坐月”(情歌对唱),两个年轻人逐渐互相有了了解,也产生了爱慕之情,1984年腊月,两个人就成了家。

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的,虽然物质生活还很贫乏,但挡不住夫妻二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985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两年后,他们又有了一个儿子。

虽然儿女双全给一家人带来了不少的欢乐,但实际上石奶引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很艰难的。因为地处偏远山区,加上也没有什么文化,石奶引平时就靠染布织布等等小手艺补贴家用,而丈夫石学海则出门打点零工,加上抚养孩子的费用,日子过得还是很艰苦的。

等到确认一元人民币上的少女头像就是自己的时候,石奶引已经49岁了,常年的风吹日晒和辛苦劳作,当年青春靓丽的美少女,已经变成了一位皮肤黝黑满脸褶皱的中老年妇女形象了。

那双曾经灵巧好看的双手,也因为生活成操劳而长满了老茧,就连十个手指,也因为常年织布染布而变得乌黑乌黑的。

但石奶引对这事看得很开,她说,“知道了又能怎样,还不是一样要种地,该怎么生活还是要怎么生活。”

是啊,石奶引确实是一个依靠自己一双勤劳的手,操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为了生活,石奶引先是想方设法把家里的那台已经破得只有退役一条路的破织布机又拾捯成了一台能够出力干活的小能手,经过石奶引的双手,一匹匹好看的布,从这台织布机里“吐”了出来。

为了改变以前织的布匹只有白色和蓝色两种单调颜色的不足之处,石奶引决定自己动手染布。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原本对染布一窍不通的石奶引,居然掌握了一套独特的染布技术。她染的布,花色品种多,不但好看,而且不容易掉色,成了乡邻们眼中的抢手货。

随着石奶引名气的扩大,许多女孩子跑来向她学艺,石奶引都是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手把手地传授,直到学会为止,而且从没有收过一分钱。

石奶引就是一元人民币上面头像原版人物的消息传出去以后,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当他们看到当年漂亮的小姑娘,已经变成为满脸皱纹的老太太时,无不感叹时光的无情。对此,石奶引也看得很开,她说我早“已经不是图片上的小姑娘啦,干活干得都不像样了。”

当年,石奶引的故事还在热度上时,县里的领导曾经想依靠石奶引的名气搞点旅游产品,但却被石奶引拒绝了。她认为,自己被画在人民币上只是凑巧,让她借此搞宣传,她觉得那不是自己的初衷,自己也做不来这些。后来,随着热度慢慢下去,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曾经有人这样说石奶引,画在人民币上的人,手里却没有人民币。

而石奶引,却并不为其所动,依然和家人一起,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

石奶引和乡亲们生活的真正改善,则源于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凌裕平副教授的一项扶贫计划。

2017年5月,植物学家凌裕平来到石奶引所在的地区考察,见到这里的乡亲们依然十分贫困,特别是见到石奶引时,和人民币上小姑娘的形象判若两人时,内心十分震惊,这里的乡亲们日子实在是太苦了,他内心里就萌生了要用自己所学帮助乡亲们改变这里落户现状的决心。

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凌裕平和他的团队发现,因为气候原因,这里的水田一年只能种植一季水稻,其余时间就处于闲置状态。经过研究,他们提出可以让村民们先在闲置下来的水田里,养上一些黄鳝或者泥鳅之类的高价值水产品,或者种些蔬菜,先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现状,需要给村民们找出一种具备长期效益的致富之路。他们发现,这里的土质十分适合种植一种叫做香水柠檬的植物,而且这种植物经济价值比较高,有利于脱贫致富。

经过数年的改进与改善,凌裕平他们为乡亲们提出的这些致富措施,真正地解决了乡亲们的脱贫致富问题,成了大家稳定的经济来源。

后来,凌裕平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石奶引居然成了养殖和种植高手,四邻八乡的乡亲们谁有不懂的地方来问她,都会倾囊相授,直到学会为止,这让凌裕平大为感叹。

随着养殖和种植业的发展,乡亲们和石奶引一家人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如今的石奶引,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拼劲,就像当年那个17岁的小姑娘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进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侗族   染布   票面   纸币   乡亲   集市   小姑娘   头像   姑娘   人民币   漂亮   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