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为什么遭到群嘲?


2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的报道,受到很多网民的群嘲,质疑声不断,引人深思,难道是文章本身错了?或者是文章内容错了?逻辑错了?节点错了?其实都没错,那么大家为什么觉得很不爽?

笔者认为文章写得非常好,很有份量,文章的本身,乃至它的内容、逻辑、发表的节点都没有错,它是一篇难得的好文,整篇充满了正能量,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

之所以民众有这样的情绪,我认为有三点原因

第一,疫情刚刚放开,许多人还没有从焦虑中走出来

三年疫情,加之三年来的经济下行,许多人失业的失业、降薪的降薪、生意也一落千丈,而房贷,车款,就业等压得人们喘不过气,心中正窝着一团火,无处发泄,找不到生活的重心,导致焦虑与欲望并存,许多人没有从焦虑中走出来。

特别是最近的电视剧《狂飙》的上映,让人们有了愤世嫉俗的心理,有些人就有了躺平的思想,想选择躺平,满肚子的牢骚和抱怨,好像整个社会都是仇人。这种心态,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要不得,要知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如果我们不好好干,连日子越好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日子会越来越甜。要知道好的日子,是干出来的,不是空想出来,更不是躺平能得到的。

第二,受网络吐槽的影响,选择了躺平的角度看问题

我仔细研读了一下这篇文章,说的是河南的几位年轻人,过完春节之后,返回浙江工作的事,他们个个精神状态饱满,干劲十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憧憬。

整篇文章写的很实在,是一篇好文章,引导鼓励我们积极上进,向往美好的生活。文章本身没有错,包括它的内容、逻辑、节点都没有错。为什么又偏偏被热议?招来网友吐槽?

主要是因为一部分网民站在打工者的角度,把自己置身于文中,从相对的一个侧面,选择了躺平,那么尽管躺平好了,那是你的权利,但人要知道,世界上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天上也不会掉下馅饼,如果一个人,不努力,不上取,还想改变自己,这根本不可能,也不现实。

艰苦奋斗,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不但一个家庭的改变需要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和兴衰更需要大家团结一致,撸起袖子加油干。如果一个人躺平,受害的是一个家庭。如果一个民族都选择了躺平,那还有啥希望?

纵然社会压力和贫富差距带来了社会问题,但也不能把价值观本末倒置。无论如何,如果人没有了奔头没,有了目标,活着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思想,经济发展势必进入低谷期,增速越来越慢,民族一天天没有希望。

第三,忽略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这种说法没有一点儿错,难道好生活不是干出来的?好日子是我们睡出来或等出来的?

友友们的评论,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要就事论事。坏人做坏事我们必须批评,让它受到社会应有的惩罚。好人好事或正能量的故事,我们也需要去赞扬,去学习,向正能量靠近,虽然社会有让人心酸的一面,像王局长贪污腐化堕落之徒类似的事情击痛了人心,但三年疫情期间,你知道有多少人身处一线,为我们的平安做出了杰出贡献?那些酸甜苦辣又有谁知道?

登上《中国好人榜》,听听他们的故事,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深有感触。

如果大家都躺平,想想会怎么样?难道不好好干反而能把日子过好吗?

所以说,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我们要积极乐观,正确分辨好与坏,善与恶,认真对待自己工作和生活,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努力拼搏,为了自己的家人,为了美好的生活好好的干,总之言之,自己不努力,谁也帮不了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份量   贪污腐化   日子   人民网   疫情   节点   焦虑   网民   能量   逻辑   美好   民族   思想   幸福   社会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