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是张无忌手下,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张无忌下场是如何

金庸老爷子已经仙逝,余下的武侠小说依旧在熠熠生辉。他的小说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是因为其中巧妙融合了史实和虚构,使得人物行走在虚实之间,摇曳出迷人的姿态。

张无忌就是一个典型,他有着普通人的犹豫,有着普通的爱恨情仇,唯一超然众人的地方就是他意外获得的一身武艺。

后来,凭借一身的武艺在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时候名扬天下,人人都认识了这位百年难出的少年奇才。

张无忌和朱元璋

小说以虚构人物张无忌为主线,历史人物朱元璋、常遇春等为辅助,使得大家从侧面了解了元末明初的一段历史。

其中虽有虚假的成分,但真实历史人物的出场常常使人产生身处真实历史的错觉感。金庸老爷也深谙此道,利用人性的原则对此进行了合理化的处理。

明教教主原为张无忌,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同志,明教奋起反抗,一路势如破竹,将来一旦安定天下,君主人员非张无忌莫属。

凤阳分坛的坛主朱元璋心有不甘,自己在前线辛辛苦苦战争,结果却无法取得理想的结果,拿下世俗的最高位置。

有了不甘,就有了谋划,就有了斗争。张无忌本非政治人物,统领明教群雄期间,原来有外公白眉鹰王的辅助,后来遇难事还能请教师公张三丰。

可两位老人年事已高,不久后便离开他。舅舅殷野王能力平平,因教内地位悬殊,自是不敢提出任何建议。

本就是被迫入教的他信奉的是江湖的侠义之道,这是他的根本原则,就像当初赵敏让其同意自己的三件事情,他给出了原则正是:只要不违背侠义之道,悉听尊便。

江湖草莽的原则和宫廷生活的原则是两条互相冲突的线条。朱元璋适合后者,金庸老爷子在《倚天屠龙记》的结尾处提到了一桩事件。

朱元璋利用阴谋成功地骗过张无忌,本就无心于教务的他选择急流勇退,带着心爱的女孩敏敏帖木儿(赵敏的蒙古名讳)归隐海外岛屿。

后来,朱元璋果然取得天下,因为他出身于明教,故而给朝代取了一个“明”。

有人可能疑惑,明教不是虚构吗?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个教派,金庸先生在小说中点过一笔,明教自西域传承而来,他们宣扬的思想是弥勒降世,教众的处事原则是互爱互助。

因教众宣扬众生平等,教众们往往以吃菜为主,民间百姓觉其怪异,往往称呼其为“吃菜魔教”,意思是这些人走火入魔了,放着美味的肉类不吃,偏偏吃菜。

小说中宣扬的“魔”字含义是明教人士多做坏事,故而被所谓的名门正派称呼为魔教。

朱元璋给朝代定了一个“明”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安抚民心,天下苦元朝久矣,自从民间流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以来,百姓入明教的居多。

明教教主的后来的命运

安抚完民心后,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接下来就开始屠戮教中德高望重的人物。毕竟这帮人都拥有一定的民心,一旦他们心有不满,生出反心,必将天下不稳。

如同汉初建国以后,刘邦施诸于丞相萧何的行为。

萧何爱民如子,刘邦心生嫉妒,可又找不出其做事的瑕疵。幸好萧何心思细腻,待韩信被杀后,意识到自身的危险。

他一改往日亲民的形象,开始大肆抢占良田,夺取别墅。长安城顿时升腾其关于丞相的流言蜚语,声音传到了刘邦的耳中。

刘邦心中暗自一笑,面上却冷若冰霜,命人将萧何打入监狱,迅速出台政策,安抚民心。自此,萧何将民心转给了天下刘邦,救了自己一命。

朱元璋的手下江湖草莽居多,凡是都讲究情分,蓝玉认下上千名干儿子,这些人只知蓝玉,而不知有大明天子。

这样的人物岂能活下来,他的覆灭只是时间的问题。

金庸先生在小说里给了张无忌一个比较好的结局,但实际上张无忌根本不可能有这样一个良好的结局。

毕竟他是明教教主,天下本应该是他的,多少教众愿意追随他的脚步。

真正的历史给出了真实的解答,历史上,明教的教主叫做韩林儿,其父为韩山童,在民间拥有极高的威望。

韩林儿兵败后,不少人为了个人的前途,选择抛弃这位少年。唯独朱元璋前往救助,他的救助当然不是出自于善心,而是为了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

韩林儿虽麾下无兵勇,但民间有威望,各个诸侯还不敢明面与其抗争。其次,朱元璋的战争开始师出有名,各项工作的开展得更加顺利。

前期打天下的时候,韩林儿发挥完了作用,到了后期,天下已定,总不能真的扶持韩林儿上位吧?辛辛苦苦几年,老朱家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对于韩林儿,他又不能名正言顺地将其解决。统治万民,他需要一个好看的面子,就像《一代宗师》里言说的那样:

一个教派,需要面子和里子,面子不能丢,许多事情只能交给里子去做。

朱元璋于是派遣部将廖永忠去迎接小明王归来,他们可以选择陆路,可偏偏走的是水路。在滚滚的江水之上人的力量如此渺小。

船体到了深水区开始漏水,小明王韩林儿试图逃跑,却被廖永忠用一条白绫结束了性命。

消息传到了南京城,朱元璋为之深深叹息,知趣的臣子立刻建议他荣登大宝。按照古代的规则,他必须三次拒绝,臣子必须三次请命,来显示自己的不得已。

经过了一系列的流程,朱元璋成功登基,历时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的“洪武盛世”即将出现,百姓开始一段较为幸福的生活。

关于这段历史,鲁迅先生习惯性称呼为“坐稳奴隶的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明王   魔教   草莽   里子   臣子   教派   刘邦   民心   教主   手下   下场   皇帝   民间   原则   人物   历史   天下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