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无孩,是逃避女性身份的表现吗?

#我国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

瑟瑟发抖了吧,毕竟热榜紧跟其后的问题是,未来谁给我们养老?关注点不一样呢。

而评论里大家都在找原因,女性不愿意生孩子,是因为穷、因为不幸福、因为没保障……

翻开手边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理解人性》,发现对这种行为也有解读。阿德勒将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结合起来研究,主张将人置身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来理解人。

阿德勒‬认为‬,“各种对女性的偏见之言,导致女性生活在我们的社会中极易失去勇气和信心。不满意‬自己‬的‬女性‬身份‬差不多‬成为女性‬的一个‬通病‬。对女性‬身份‬的‬反抗‬一类种‬表现‬是‬积极‬地‬向‬着‬“男性化‬”发展‬,这类‬女性‬,精力‬充沛‬、雄心‬勃勃‬,一门‬心思‬要‬超过‬自己的‬兄弟‬或‬其他‬男性‬伙伴‬。她们‬对待‬爱情‬和‬婚姻‬持‬逃避‬态度‬,对‬做家务‬相当‬讨厌‬。”这样看来‬,这类‬女性的‬对‬生孩子‬也会‬嗤之以鼻‬。

“有的女性为了逃避生活,会用某些所谓的‘高尚’理由为借口,实际上,这种行为也隐含对女性身份的极度不满,这类女性包括修女或其他因为职业的缘故而选择独身生活方式的女性。”这一点我倒是觉得选择独身生活不一定是对女性身份的不满,但肯定有对男性对婚姻的失望,选择独身自然对孕育下一代积极性不高,独身带娃抗风险能力低也是顾虑之一。

“相当多的女孩较早踏入职场,因为她们认为职业就如同保护网可以令其保留一定的独立性,也可令其避开婚姻问题”。一个刚大学毕业的人,差不多22岁,如果不继续深造,步入职场后打拼五六年正是职业的黄金阶段,但也是最佳育龄,如果选择结婚生孩子,怀孕加上育娃,一转眼就30多,招聘广告中“年龄30岁以下”就成为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害怕因生育和照顾孩子导致职业中断,不少适龄女性只能放弃生育或减少生育次数。即便生完孩子顺利返回职场,接下来的事业之路也不好走,女性仍然是传统观念中的家庭育娃主力,包揽了照顾教育孩子的大部分工作,压力很大。就拿我自己来说,但因为孩子还小,很多案件特别是需要去外地出差的案件基本上不敢接,工作受到很大影响。而我先生每周还能去打三次羽毛球。

阿德勒‬写道,还有另一种贬低女性的说法,就是所谓的“危险年龄”,这一年龄差不多就是五十岁。“每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尤其是日渐衰老的女性,日子都不大好过。试想一个花季少女在想到自己未来将经历这一无奈的人生阶段时,她将会多么担忧和郁闷啊!当一个人的力量和行动能力在以无可阻挡的态势衰退时,理应将其年富力强时所创造的一切成就当作其价值所在。”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想把精力全都放在家庭和育儿上,试想如果生育3个孩子,一个负责任的母亲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与精力,没有在年轻时为自己储备好足够的资本,年老时面临的风险可能会加剧。养儿防老虽然也有法律支持,可以讨要赡养费,但都没有自己荷包充盈来得实在。

生育问题也从来不只是女性的事情,任何一种看似不能理解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合理的原因。今天看书有感而发,抄了几句话,字丑勿怪。[笑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切成   养儿防老   身份   女性   案件   精力   很大   男性   年龄   婚姻   阶段   原因   能力   孩子   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