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绿色金融治理架构实践对我国有何借鉴?专家说→

为了将绿色金融战略规划落实到位,压实各个主体责任,一个完善的治理架构是必不可少的。将绿色金融融入公司的发展战略,构建和实践科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和清晰、透明的绿色金融治理结构,持续指导公司体系化地加强企业治理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金融时报》理论版约请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两位专家梳理了国际、国内的绿色金融治理架构实践,分析了国内绿色金融治理架构的现存问题,并阐明了国际实践对于国内的借鉴意义。

国际绿色金融治理架构实践

崔莹:国际上很多金融机构和企业已将绿色金融贯穿在公司的治理机制与管理框架中,在公司各个层面嵌入绿色金融机制,设立专门的环境和气候委员会等,明确相关责任划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结构。

国内绿色金融治理架构实践

范欣宇:近年来,我国在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政策体系、先行先试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积极尝试,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机制、激励约束机制、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及国际合作机制的“五大支柱”基本框架均已建立,内容不断充实丰富。但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仍有很多金融机构未健全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二是绿色金融架构设置的权责不明晰;三是缺少专家团队;四是企业缺乏特有的绿色金融治理架构或环境与社会风险治理架构。


国际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

崔莹: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在建立绿色金融治理架构方面,应明确董事会职责,管理层下设绿色金融相关职位,组建绿色金融专业团队,建立针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治理架构,细分绿色金融架构权责。


范欣宇:对于传统能源企业,董事会的薪酬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可负责监督绿色金融相关事务;对于清洁能源企业,其自身处于绿色金融政策的利好下,可运用相关绿色金融工具以获得资金支持,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企业可以考虑设置类似于壳牌公司的碳报告委员会或成立碳专家小组,负责温室气体量化报告,根据情景预测等制定、审查并更新未来碳成本的估算,帮助管理层利用碳价来评估投资决策。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谢晶晶
编辑:韩胜杰
邮箱:fnweb@126.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架构   金融   专家   权责   国际   助力   金融机构   董事会   可持续发展   机制   体系   委员会   我国   国内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