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最后的“送终者”忠王李秀成


忠王李秀成画像

太平天国军中能能称得上政治家的有两个人,前期是冯云山,后期则是李秀成。冯云山为太平天国接生、而李秀成呢则是为太平天国送终。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个人。

李秀成有一个超级粉丝,就是梁启超.梁启起曾经说过。秀成之用兵,之政治,之外交,皆不输李鸿章,二李都是近世之人豪,曾国藩左宗棠他们评价太平军将领的时候往往加上狡和猾这样的字眼,但是他们提及李秀成,始终会以正大光明的大将来评价他,李秀成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奋斗史,他是从底层圣兵开始做到一代忠王的是典型的艰苦奋斗型的选手。

李秀生性格相当的宽厚仁爱,作为优点这样使得苏州、南京等地的军民上下,甚至是清军投降的士兵都愿意意跟他走,把他看作是黑暗王国当中的一线寄托,但是仁爱同时也有一个缺点、这个性格呢,也导致他治军不严,号令不行,后期更是出现太平军害民的状况,苏州的居民更是出现了拥戴忠玉,反对太平军的这种奇特的现象,在太平将领这个群体当中李秀成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关于他的故事就从1864年7月19日开始说起。这一天湘军和清军之间迎来了收官之战,对抗了多年的死对头终于到了算总账的时候候了。

1864年1月、曾国荃率领湘军攻占了南京城的最高点天堡城,天堡域一破就意味着进入南京的大门打开了。早在清军攻破南京城之前的一个月,洪秀全就独自去了天堂。天京的保卫工作就压在了一个人的身上那就是忠王李秀成。1864年7月19日南京城被攻破,当天晚上李秀成正在进行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选择,为了保护洪秀全的儿子,李秀成告别了家中的老母和妻儿。准备带着残留的一千多士兵突围出去。可问题是天京被围的跟铁桶似的,从哪里可以突围成功呢?这时就体现出李秀成的冷静和智谋了,湘军是从太平门攻入南京城的,俗话说得好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选择了唯一最正确的地方就是太平门。7月20号凌晨李秀成带着幼天王和太平军的高级官员 随从一千多人从太平门突围出去。这一次突围也成了李秀成11年军史生涯的终点。也许李秀成自己也没意识到11年前他得到胡以晃的提拔,第一次带兵进驻太平门负责防务,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就在太平门一进一出完成了记录。1864年7月22日也就是天京陷落后的第三天,李秀成和队伍走散了,迷失在天京城外的废弃破庙里。虎落平阳也许就是当时的写照,手下人建议忠王剃头发换衣服,可忠王却说:我为大臣 国破主亡 若不能出 犹死而已。当地几个饥民发现了落难的李秀成,他们毫不犹豫的瓜分了李秀成的财物,然后向湘军告密,就这样一代忠王就栽在了一群农民的手里。当曾国荃见到李秀成的时候 仇恨呐,所以曾国荃让他的手下拿着锥子和刀刺李秀成的屁股和臂膀,当时就血流如注,


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从7月22日被俘,到8月7日被处死,这十几天他也没闲着,读书不多的李秀成以每天六千字的速度完成了(李秀成自述)这是一个无比珍贵,也是给他带来巨大争议的文章,他回顾了自己的起义的经过。记录了太平里的重大事件,总结了导致太平天国毁灭的十大错误,同时他也在自述当中流露出没有遇到良主的感叹,赞美了曾国落的过人之处、指出了湘军招降太平军的十大要领,文章中甚至还出现了自贬身份,乞降求活的,李秀成被处死时42岁,命运的结果实在有些糟糕、但面对这样的结果他自己呢,并没有太后悔他只是感叹人事已尽,死可无憾。

《李秀成自述》是太平天国最重要的内部历史数据之一,其最大的价值是反映了李秀成个人对太平天国的看法。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后期最重要的领袖之一,他的思想与立场,在某些程度上反映太平天国后期的变化及历史意义。

关于忠王李秀成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茶余饭后讨论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军   太平门   太平   湘军   苏州   南京   仁爱   自述   后期   李秀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