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愁潦倒中的苏东坡还体恤照顾别人(苏东坡轶事)




苏东坡(1037~1101年)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中后期大名鼎鼎的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皆冠绝一时,且兼工书法、绘画,为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东坡为人率真耿直,豪放豁达,秉性乐观,待人真诚,扶困助弱。为官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居高位而不恃宠,处逆境仍不气馁。

苏东坡一生抱负远大,立志报国为民,然命运多舛,仕途极其坎坷。21岁时,与19岁的弟弟苏辙同中进士进入官场后,最高官职一度虽达到礼部尚书(宋哲宗元祐七年九月至元祐八年九月),但仅一年时间。

由于与变法派政见相左,他一生四次被贬,在地方任职不断变迁,先后辗转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杭州(第二次)、颖州、扬州、定州,惠州。在湖州任职时,被奸人陷害,因“乌台诗案”被捕,陷入囹圄138天。出狱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八品小官)。62岁高龄时,最后竟然贬到遥远艰苦的海南儋州。宋徽宗继位后,元符三年大赦,苏东坡才得以东归。

苏东坡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贬谪的地方或贬谪的路上度过的。然而,他从不气馁,不怨天尤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他的很多脍炙人口,千古传诵诗词和文章,是在贬谪地创作的。文章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赵高李斯论》等,诗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

他被贬黄州后,在住所的东坡开垦荒地种菜种粮,自足自给,自称“东坡居士”,这是苏东坡名号的由来。他被贬后,有时官职品级很低,甚至是戴罪的犯官,但他仍然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积极为百姓办实事好事。

下面讲一个苏东坡流放海南儋州被大赦回来,已很穷愁潦倒时,仍然体恤关顾一个老妪的轶事。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东坡从流放地海南儋州来到江苏阳羡(今江苏宜兴市南)。阳羡的士大夫们对他是敬而远之,不敢与他交往,只有一个名叫邵民瞻的读书人,经常向他求教学问。东坡也喜欢这个年轻人。

苏东坡不能长期寄住在庙堂,急需买一所住宅。邵民瞻替东坡找到了房子,价钱是500緡(宋朝时的货币单位,即一千个铜钱一串)。苏东坡拿出所有积蓄仅够房钱。占卜后还需等几天才能搬家。

有一天,东坡和民瞻两人散步走到附近一个村庄,听到一声声极其悲哀的哭声,东坡心想:奇怪,怎么如此悲哀,难道有什么东西十分难以割舍吗?于是他对民瞻说:“过去看看,我要问问是什么情况如此悲伤。”

两人推门而入,见是一位老妇人在哭。东坡问她为什么这样悲伤?老妇人抽抽噎噎地说:“我家有一处住宅,祖传下来有一百多年了,辈辈守着它,不敢变卖,一直传到我手里。可是我儿子不成才,把它卖给了别人。我今天搬家来到这里,腾房子给买主。一百多年的老住处,一旦诀别,能不悲伤痛心吗?”说完,又哭起来。

苏东坡听了老妇人的诉说,也感到悲伤,就问她旧居在什么地方,原来就是他用500緡(串)钱买的那所住宅。于是东坡再三安慰她说:“老人家,不要悲伤,你的旧居就是我买的,现在,我就把房子还给你。”说完,叫她拿出买卖房的证券,当着老妇人的面烧掉了。并同时找来她的儿子,叫她明天就把母亲送回旧居去。卖房的钱也不要还了。

东坡在阳羡已没有居所,已无钱再买房子,就回到了常州,住在塘桥一户姓孙的家里。这年七月,苏东坡就死在借住的房子里。

这个故事,既反映了我国大文学家苏东坡坎坷的一生,也体现了苏东坡高尚的人格。对后人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至元   儋州   穷愁潦倒   东坡   湖州   旧居   海南   轶事   江苏   住宅   悲伤   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