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历史上的三次结盟,均无果而终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

我们在与俄罗斯这个北方临国大谈友谊的同时,头脑应该冷静下来,回顾一下百年以来中俄两国的关系史。我们在同俄罗斯的交往中究竟得到了什么?

如果翻一翻中国的近代史,结果肯定让你大失所望。几百年来,俄罗斯这个北方邻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没有荣耀,只有屈辱。

自清代以来,中俄关系一直都是在摩擦与对抗中走来的。关系最好的三个阶段也就是历史上曾有过的三次结盟。我们不妨看一下这三次联盟都是以怎样的方式收场的。

第一次是1896年清政府与沙俄签署的《互助御敌条约》,即大家所熟悉的“中俄密约”。

清政府与沙俄签署这项条约目的旨在“联俄抗日”,结果却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日本被迫撤出辽东半岛后,沙俄从清政府手中拿走了3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取得了在中国境内修建铁路和租借大连、旅顺等港口的特权。

在拿到这些特权后,沙俄对清政府提出的条件比日本人更苛刻,甚至要取消中国公民在东北的居住权。意图很明显,沙俄并不满足于“租借”,而是要永远占有这片土地。

到了1900年,俄国人实在装不下去了,就干脆撕掉了蒙在脸上的最后那层遮羞布,成了八国联军侵华的一员。

在迫使清政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并拿到赔偿后,其他列强相继从中国撤军。只有沙俄仍赖在东北,他们不仅要钱,还要土地。

日本一直把东北看作是他的势力范围。俄国人的贪得无厌引起了日本的不满。日本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限期从中国境内撤军,否则,日本就对俄国开战。

强大的俄罗斯怎把弹丸之地的日本放在眼里,于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在中国的领土上发起了一场狗咬狗的战争。

此时的清政府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初与俄签署“密约”时的那股热情。发现俄国人比日本人更坏,胃口更大,比日本人更让人讨厌。于是,便出现了暗中帮助日本人打俄国人的现象。中俄的第一次结盟就以这种方式走向终结。

第二次联盟是1945年国民政府与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目标仍是东面的日本。可当苏联控制了东北后,便以东三省为筹码,要挟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自治,否则就拒还东北。

东北的战略地位当然要比外蒙重要,况且外蒙早在苏联的控制之中。为了收回东北,国民政府被迫承认外蒙古自治。这次联盟以中方再次丢失大片领土而告终。

第三次联盟即1950年双方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这项条约的目的就是在进攻台海时借助苏联的力量避免美国的干涉。

可斯大林却因为惧怕美国,担心与美国直接军事对抗,便背着中国耍起了花招。在中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暗中怂恿金日成政权挑起了朝韩战争,打乱了中国的攻台计划,迫使中国不得不将战略重心由东南沿海转向东北,数十万大军陈兵东北。而苏联却躲在背后坐山观起了虎斗。

这一打就是三年,直到斯大林死朝韩战争都没有结束。攻台计划就这样被搁置下来。

到了赫鲁晓夫时代,中国出于维护自身主权的需要,多次拒绝了苏联的无理要求,彻底惹怒了苏联。接着,撤专家、毁合同、停止贷款、逼债等接踵而至。直到后来的“珍宝岛反击战”,中苏从此反目成仇。

纵观中俄、中苏历史上的三次结盟,中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让我们也彻底看清了俄国人的奸诈与狡猾。于是,才有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人民勒紧裤带不吃饭也要还债,为的就是争口气,债务还清了,说话才有底气,才能在俄国人面前挺起腰杆。

可惜,那一代人忍饥挨饿换来的尊严,如今被一些人消耗殆尽。甚至有人再次提出了“中俄联盟”这种不切实际的口号,这种想法实在过于幼稚,因为两国根本没有结盟的基础,只是临时需要而拼凑到一起的,这是一种经不住任何考验的。

中俄友谊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被画上了句号,扫进了历史垃圾堆。到了上世纪末,由于共同遭到美国的制裁,双方才又走到了一起。

但这次的两国“友谊”又将以何种方式收场,目前尚未可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俄罗斯在经济上给不了中国任何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沙俄   苏联   俄国人   俄罗斯   日本人   日本   美国   条约   中国   清政府   教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