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举报、帮着养老,古代邻里关系到底如何?学者:各朝代大不同

从古至今,中国人总是对邻里关系颇为重视。

古时,某地邻里和睦与否,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的风气如何,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判断当地官员治事是否得力的标准。

而现在,邻里和睦被认为是一个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被父母叮嘱过“远水不解近渴,远亲不如近邻”。

许多人都有和邻居互送礼物、租借工具的经历。

在刚刚过去的疫情时期,也总能看到热心邻居送药送菜、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新闻。

只是,正如每一种文化都是经过了漫长发展才走进我们的生活,这种友善积极的邻里文化也不例外。

追溯历史,古时的邻里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呢?

遥问先秦,“邻居”哪里来?

什么是邻居?

这其实是一种以地缘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

如农村里,房子建在一起的两家人,城市里住在同一栋的两户,都可以被称为“邻居”。

但很久之前,其实并没有“邻居”这一说。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社会产生了氏族部落。

此时人们还是与亲属居住在一起,即使是居住点相近的两家,其实还是一家。

直至西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主要还是按照血缘来划定,在宗族内划分亲疏,并不侧重地理意义上的接近。

那邻居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先从邻”字的含义开始。

据《周礼》“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的说法。

此时的邻是一种单位,也是一个最小的行政组织。

因为同一“邻”的人都居住得很近,后来“邻”逐渐演变成了“邻近”的意思。

“邻居”一词也有了“同住一地距离很近的别人家”的意思。

自古以来,如何与邻居相处确实是一个难题。

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邻里关系常常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如农业生产的发展、统治者的政策和思想教化,社会的经济环境等,从而呈现或好或坏,或亲或疏的状态。

如此,便诞生了“恶邻”、“善邻”等说法。

宁要恶敌,不要恶邻

常言道,“宁要恶敌,不要恶邻”。

在历史上,就有一些时期,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邻里之间充满了警惕、仇视和不和谐。

战国时期,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改变旧时习俗,开始了空前严格的“什伍连坐”制度,对原有的邻里关系制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据史书载,商鞅变法前,秦由于地处西边,远离东方诸国,“戎狄之俗”依旧普遍存在。

即,宗族控制家族财富,小辈长大后不分家,而是和父母居住在一起。

一个地方的人们往往是“同宗”的亲属关系。

商鞅变法,要求“父子分居”,将一个大宗族分成许多户。

每一户都要登记在册并承担赋税徭役。

这种做法,在国家层面,人为将各民户平等化,也淡化了每一户间的亲缘联系。

而商鞅实行的“什伍连坐”制,则让本来就被孤立的各户之间,更增加了几分不信任和敌视。

“什伍”制度原是战国时期的一种基层行政编制。

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便于管理。

商鞅变法提到,“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

此举要求邻里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揭发。

如果有人有不法之行而未被上报,住在附近的邻居都要按连坐法受到严厉的处罚。

这种连坐的原则贯穿着秦的各项法律规定。

按秦律,战死者的后代可以获得爵位。

而如果战死者其实没有阵亡,那此人和同伍者都要受到处罚,爵位也要被剥夺。

秦律中还规定年老者可以免除赋役等。

而倘若有人被核实“诈老”,即使是官吏失职,邻居们也要因为“失察”被罚往边远苦寒之地。

秦法甚至还有这样一条。

如果有贼人闯入某一家,这家主人受伤并大声呼救,而邻居们恰好都不在家无法相救的话,之后诸邻都要受到惩罚。

这样严苛的法令大大地损害了邻里关系。

人们时时刻刻都要盯紧对方,随时举报不法行为。

每个人都以潜在罪犯的态度对待邻居,邻里之间不是亲睦和谐,而是警惕与决裂。

这种可怕的关系直到秦亡汉立后才得到改善。

西汉时期,原始的淳朴友善的邻里关系逐步恢复。

而到东汉时期,由于局势动荡,各方军阀混战,百姓多依附各家,住在坚固高立的坞壁之内,邻里关系也无从谈起。

此后,终魏晋六朝,由于战乱频繁,民间一直没有形成长久、一致的和谐风气。

经唐宋两代,在多方作用下,才致使整体的“邻里和睦”的价值观统一。

但就在宋代,由于社会有了一定发展,经济纠纷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影响邻里间友好关系的普遍问题。

古时,牛畜人力等资源稀少而珍贵。

为了稳定农业生产,人们需要和邻里互帮互助

宋时出现的许多劝农文,就意在告诫乡村民众要在日常生活中与邻等和睦相处,在农业生产时互相帮助。

但现实中,人们却往往掉进了钱眼里,双眼只见利益而不见邻居。

曾有一例争夺土地的案子。

宋人洪百四病死,留下了一块宅基地。

而其邻张光瑞早就对这块土地觊觎已久,碍于邻居在世,一直没有机会下手。

等邻人一死,他马上进行操作,让自己儿子撰写虚假契约以获得土地。

不料邻人洪百四的继子回了家,且不肯将土地让出。

张光瑞从心底不愿放弃这块到口的肥肉,竟然对邻人继子驱之打之。

两家最后闹到了官府,这件荒唐事儿才有所了结。

土地的争夺在史书上从不是个例。

若邻里间有图册等参考,尚还能由官府来处理。

如果碰上胡搅蛮缠或贪心大过天的邻人,长久相处下来,邻里关系几乎没有和谐可言。

也难怪众人皆言“宁要恶敌,不要恶邻”,一个好邻居是和谐生活的重要因素。

而纵观历史,虽然出现过许多“恶邻”,但是为人所称颂的“善邻”和友好的邻里关系却也从未消失。

百万买善宅,千万买善邻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明了古人对“善邻”的重视。

古时,有一位官员叫做吕僧珍。

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而爱民,不会以权为己或为家人谋私。

朝中有一官员名叫宋季雅,告老还乡时选择在吕僧珍的家旁买了一间房子。

某日,两人聊起这间房子的价格。

宋季雅的回答让吕僧珍大吃一惊,又忍俊不禁起来。

他说:“买宅花了一千一百万,其中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这就是广为人知的“百万买宅,千万买邻”的故事。

而故事的后续更体现了拥有良好的邻里关系所能带来的积极作用。

后来吕僧珍入朝,在皇帝面前推荐宋季雅做衡州的刺史。

为报答吕僧珍的恩情,宋季雅担任刺史后,在当地做出了很多政绩。

历史上被记载下来的邻里善事不止这一件。

在汉代,面对婚丧嫁娶、往来送别之事,邻里间总有互相庆贺帮忙的习俗。

倘若有人因家贫而无力承担,邻里也总会从情义出发,施以援手。

如名士符融的妻子去世,而他没有钱置办棺材丧服等,邻居等都想要帮助他置买。

范冉因为党锢之祸被禁锢,他的妻子和孩子只能捡麦穗为生。

有个叫尹台的邻居悄悄地给孩子一斛米并让其不要声张。

范冉后来知道了,让孩子给邻居还去六斛以示感谢。

这样充满温情的邻里关系与秦时完全不同。

到了唐代,虽然国家有专门的救助体系,但是当许多家庭遇到困难时,往往还是要依靠邻里的帮助解决。

特别是老弱病残群体。

大诗人杜甫就曾留下过这样一个故事。

杜甫在战乱后,回到了家乡。

其草堂前有枣树,每年秋天结果时邻家老妇都会打枣充饥。

杜甫可怜老妇家贫没什么东西吃,所以从不阻止。

后来杜甫搬家,房子被亲戚居住并围上了篱笆。

杜甫为此特意写了一篇诗开导亲戚除去篱笆、体谅老妇。

此后故事和诗都广为流传,因为这其中体现着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

邻里给予孤寡老人和穷困人群帮助以度日的故事,在各类典籍县志里层出不穷,也逐渐成为了一种传统美德。

宋代百姓,邻里间虽然常常因为土地纠纷起摩擦。

但也是在这个时期,许多人开始提倡邻里关系要正确处理,以促进社会和谐。

宋人袁采有言,“至于邻里乡党,虽比宗族为疏,然其有无相资、缓急相倚、患难相救、疾病相扶、情义所关,亦为甚重” 。

往后各代,百姓间也逐渐形成了正确的邻里价值观,往往以和睦邻里为善。

结语

这样看来,古人的邻里关系也是有好有坏。

但整体来说,还是“好邻居”多。

邻里关系往小了说,可以看出地方民风如何,往大了说则可以看出国民的素质高低。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地方也出现了一些“邻里纠纷”。

这说明我国还需要朝着和谐社会不断前进,我们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这样才能成为“善邻”,更能广结“善邻”。

参考文献

《秦律》

《新唐书》

《东京梦华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邻里关系   秦律   邻人   宗族   古时   杜甫   朝代   邻里   邻居   学者   古代   土地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