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铁岭之战,努尔哈赤奠定帝业之基!

万历四十七年(1619)三月初一,明东路刘军正由宽甸向西开进;北路马林军由开原出发,叶赫军尚未行动;南路李如柏虽已由清河堡出发,但行动迟缓;西路军将领杜松虽“勇健绝伦”,却是个有勇无谋之人,他为了抢头功,竟不顾将令,“违期先时出口”,日驰百余里,赶至浑河时,努尔哈赤已在山林深处埋下精兵,并遣人堵住上游,一待杜松见水很浅而率军渡河时,后金军决堤,河水骤涨,“水深没肩”,明兵“没于河者几千人”。三月一日,杜松军驰至萨尔浒后,分兵为二,以主力在萨尔浒扎营驻守,自率万人攻打吉林崖(在萨尔浒东北)。

努尔哈赤认定杜松的西路军是明军的主力,只要破了杜松,“则他路不足患”。因此只派500人防守自宽甸来攻的刘先头部队,集中主力迎战杜松军。他派遣大贝勒代善等率两旗兵力增援吉林崖,截击杜松,使杜松两部不能互援;自己则亲统八旗铁军冲向萨尔浒,进攻萨尔浒的杜松军主力。明军战车阵发射巨炮,炸弹爆发,血肉横飞。后金铁甲骑兵奋力冲击,在呐喊声中,狂扑明军萨尔浒大营。铁骑集中一点,攻陷方阵,突破战线,纵横驰突。经过激烈的战斗,萨尔浒的明军被击溃,伤亡甚重。而后,努尔哈赤又驰兵与代善会师,击破进攻吉林崖的杜松军另一部。进攻吉林崖的杜松军,听到萨尔浒大营失陷的消息,军心动摇,又遇到从吉林崖山下压过来的后金军,士气更加低落。杜松率官兵奋战数十余阵,企图占据山头,忽然大风扬尘,对面看不见人,明军打起火把,从明击暗,铳炮都打到丛林中去了;后金军从暗击明,发无不中。后金军以数倍于杜松军的兵力四面围攻,杜松左右冲击,矢尽力竭,落马而死,他率领的主力西路军全军覆没。

次日,努尔哈赤乘胜挥戈北上,攻击进至尚间崖(在萨尔浒西北30余里)的明北路马林军。当时马林已知杜松被歼,遂在尚间崖一带就地驻扎防御。后金军队向马林军发起猛烈的进攻,两军短兵相接,骑兵横驰。正在酣战之时,主将马林怯战,策马先奔,逃回开原。副将麻岩战死,余众大溃,全营皆没。

夺占尚间崖后,努尔哈赤立即转兵南下,迎击明东路刘军。刘治军素称严整,行则成阵,止则成营,炮车火器齐备,装备精良。努尔哈赤根据刘军的这一特点,采取诱敌速进、设伏聚歼的打法,力求全歼刘军。当时,刘军不知西路、北路已经失利,正向距赫图阿拉约50里的阿布达里冈行进。努尔哈赤知道阿布达里冈一带重峦叠嶂、山路险隘,正是设伏的好地方。于是自率4000兵守城,派遣主力设伏于阿布达里冈,另以少数兵卒冒充明军,持着杜松令箭,诈称杜松已逼近赫图阿拉,要刘军速进,与杜松军会师攻城。刘中计,下令轻装急进。当驰进到阿不达里冈时,刘督令兵马单列行进。后金军弥山满谷,伏兵四起,首尾齐击,四围厮杀。刘军惨败,刘本人阵亡,努尔哈赤乘势迫降了协同刘作战的朝鲜军队。

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部队,但对四路明军,却未能做出任何策应。及至得到三路丧师的消息后,杨镐才慌忙急令南路李如柏军回师。李如柏军在回师途中,为小股后金哨探所骚扰,军士惊恐逃奔,自相踩踏,死伤千余人,但最终总算逃脱了全军覆灭的命运。至此,萨尔浒之战落下了帷幕。

萨尔浒之战,是明与后金争夺辽东的关键性一战。后金军以劣势兵力,在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缴获大量的驼马、甲杖等军用物资,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努尔哈赤此战的胜利,不但使后金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后来,乾隆皇帝称颂萨尔浒之战“基业实肇乎此”,可见此役对后金的深远意义。

明军经此惨败之后,在战场上完全陷入了被动,被迫采取守势,辽东局势日趋危急。明军的失败,一是对后金军的作战能力估计不足,情况不明,料敌不确,筹划不周,准备不充分,因而分进不仅未能达成合击,反遭各个击破。二是杜松主力突出冒进,孤军深入,陷入重围,全军覆没,并使南北两路也陷入力单势孤的危境,为后金从容转移兵力,依次各个歼击造成了有利战机。三是杨镐掌握的机动部队置于辽阳,远离前线,既不能及时策应前队,也不能掩护败退。加上杨镐远处后方,对战况一无所知,前线又无人统一指挥和协调各军行动,其失败是必然的。另外,明军作战意图事先泄露,使后金预有准备,也是明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反观努尔哈赤,在作战指挥上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是十分成功的。首先,及时探明敌情,适时判明对方进攻的主次方向,正确决定首先反击对其威胁最大而又孤立突出的杜松军,形成对明军各路的中间突破。其次,善于集中使用兵力,除了以一部扼守要点外,八旗主力始终集中,尽管总兵力处于劣势,每战却能形成局部优势,保证战斗的胜利。再次,发挥骑兵快速机动的长处,及时迅速转移兵力,既弥补了兵力不足,又使明军猝不及防。另外,努尔哈赤善于用间行诈,也是取胜的重要原因。

萨尔浒丧师过去两个月之后,明廷对辽东局势并未做出有力的决策。努尔哈赤见时机有利,便乘胜率军进攻开原。

开原势据形胜,东邻建州,西接蒙古,北界叶赫。辽左三面临险,而开原孤悬一隅。开原不仅是明朝同蒙古和女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而且是明廷在辽东对抗蒙古贵族和女真贵族南进的前沿堡垒,努尔哈赤进兵辽、沈,自然要先摧毁明朝孤悬的堡垒开原。

万历四十七年即天命四年(1619)六月初十日,努尔哈赤率八旗军4万人往征开原。他兵分奇正两路:以小股部队直奔沈阳为疑兵,沿途杀30余人、俘20人以虚张声势,主力部队进靖安堡,于十六日突抵开原城。明统领开原的推事官郑之范贪婪,昏庸不理防务,素失军心,总兵马林也一贯松懈疏忽,努尔哈赤的大军摧枯拉朽,斩杀马林等官将,占据开原。

智取开原之后,努尔哈赤更为重视对降服汉官的政策。他说:“彼知天念佑我,又闻吾国爱养人民,故相继来归耳”,“我等应善养来投之人”。明原任开原城千总王一屏、戴集宾、金玉和、白奇策等6人,因妻子被掳,投降后金。他们分别受赐50人,马50匹、牛50头、羊50只、骆驼2头,银50两,缎布若干匹。其随从人员也被赐给妻仆、耕牛、乘马、衣物、粮食,田庐、器用等。这个优待投降后金汉官的政策表明,努尔哈赤要分化明朝官员,收买汉族地主,以便进占更多的辽东城镇。

七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又一举攻克明在沈阳北部的重要城堡铁岭,后金军威震天下。开原和铁岭的失陷,使明朝在辽东地区失去了御守后金军西进的屏蔽。明人评曰:“铁岭、开原,为辽重蔽,既并陷贼,则河东已在贼握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努尔哈赤   铁岭   开原   辽东   阿布   明朝   作战   吉林   兵力   主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