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人不工作的时候都在干什么?带你了解汉代不为人知的休闲生活

引言

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有了闲暇,便开始有意识地追求休闲,以满足个人精神享受。休闲是在一定时间段内个人可自由进行的活动,能给人带来放松与愉悦。研究休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感知,社会物质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状态,更加立体地把握社会生活状况。

现代人的休闲项目种类繁多,那么你知道几千年前的汉代人是怎样休闲的吗?这篇文章带你了解,汉代人是怎样度过自己的业余时间的,以及从中体现出的汉代的社会风貌。

汉代社会生活

一、汉代人的休闲方式

虽然封建社会的生产力较现代十分低下,尤其是处于早期封建社会的汉代,看似并没有太多休闲娱乐的物质基础,但其实汉代人的休闲方式,比你想象得还要多。

汉代人休闲生活的第一大类,就是游戏。

这里的游戏指的是,各种游戏类和娱乐活动的总称,是汉代消遣取乐的重要精神娱乐活动,主要可以分为棋类和其他竞技类活动。

汉代的棋类运动,以六博棋和围棋为主。围棋古称“弈”,词语“博弈”便是由此而来。六博成为一项具有休闲意义的棋类游戏,最迟不会晚于商代,战国时期,六博在社会中上层就已比较常见。到汉代时,六博普及范围更广,已成为全社会喜闻乐见的游戏,上自皇帝,下至平民,皆爱好之。景帝刘启、宣帝刘询以及不少朝廷显贵,如窦婴、刘勃、梁冀等都是见诸记载的博徒。

六博棋

而作为与六博并立的围棋,历史也十分久远。围棋作为一项休闲活动,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有关它的记载,可以在《孟子·离娄下》中看到:

“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喜爱赌博和围棋,游手好闲,终日饮酒,枉顾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两大不孝的罪名。从中不难看出,东周时期,围棋就已经成为了社会中的普遍娱乐运动,及至汉代,其普及范围更广,已经成为汉代人主要的休闲方式。

围棋

除了棋类之外,汉代人还会以其他竞技类活动来作为游戏。在这一类竞技类活动中,人们常以动物互斗来取乐,其中以斗鸡为主。

斗鸡作为休闲活动,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但那时的玩乐群体,主要是君主、贵族以及城市居民。而到汉代,斗鸡更加流行,除了帝王、贵族、富家子弟,甚至一般百姓,也能以斗鸡取乐。比如汉宣帝少时流落民间,虽然“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山东济宁城南张、河南南阳英庄、江苏沛县栖山、四川成都石羊乡等地都出土了斗鸡图像,这说明斗鸡,在汉代是很常见的休闲活动。

斗鸡

汉代人休闲的第二大类,则是体育。

如果说游戏类休闲,是汉代人每时每刻都能享受的休闲方式,那么体育类的门槛就要更高,需要更大的场地和更高的成本,比如蹴鞠,至于另外的狩猎,更是堪称贵族运动。

在先秦时期,狩猎不是随意的、悠闲的娱乐,而首先是一种军事训练,是一种与祭祀与军事相关的礼制活动。但在汉代,狩猎在保持军事训练功能的同时,越来越成为一项休闲活动,深受汉代帝王、达官贵人和大商贾的喜爱。

汉代帝王非常喜爱狩猎,并将狩猎作为一项休闲活动。为了便于狩猎,他们往往会规划出专门的狩猎场地,上林苑就是其中之一。除了皇帝以外,汉代的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对狩猎也很痴迷,他们从中得到了巨大的愉悦。曹操早年隐居乡里,筑室城外,就已“秋冬弋猎”。而狩猎也因其充满野性、收获感十足的魅力,一直流传到了后世,直至清代仍然长盛不衰。

狩猎

比起狩猎,对于汉代平民来说,蹴鞠是更容易接触到的休闲方式。

汉代蹴鞠常见的玩法,与现如今的踢毽子有些相似,鞠不落地,用脚踢出各种花样,可以一人踢,也可以多人踢。蹴鞠既能用来自娱自乐,也能用来集体娱乐,对场地和时间要求不高,茶余饭后就可进行,因而在休闲生活中很受欢迎。刘邦之父年轻时,就喜欢与屠贩、酤酒之徒蹴鞠为乐,做了太上皇以后仍对这种活动念念不忘。

蹴鞠

二、汉代休闲产生的社会基础

根据马斯洛的需层次求理论来说,生理需求永远是人最本质最基本的需求,如果活不下去,其他都是一纸空话而已。而休闲娱乐的必要性,显然是远远低于基本生存的,因此,汉代社会中的休闲方式产生,也一定是建立在百姓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基础上的。

在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就算是皇帝也没有办法拿出大量财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休闲活动,而只能进行花费不多、规模较小的活动。汉文帝也非常节俭,本想建一处游玩所用的露台,当他听说需要花费相当于“中民十家之产”的百金后便作罢。

汉文帝

这就是社会经济凋敝,百姓生计不继,国家财富匮乏的背景下,休闲娱乐会受到的影响。

但是这种状况,经过了汉初时期,奉行“黄老之学”的统治者对国家休养生息之后,就发生了改变。汉代经过了数十年的休养,国力逐渐强盛,直到“文景之治”的出现,国家财富空前膨胀,国库之中的粮食、铜钱已经富足到无法统计。在经济繁荣的社会基础上,汉代才诞生了种类众多,花样百出的休闲方式。

繁荣的社会经济下,普通百姓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富商巨贾们也大肆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所以整个汉代社会都在追欢逐乐,享受休闲。《盐铁论》中记载了此时的社会景象:

“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无要妙之音,变羽之转。今富者钟鼓五乐,歌儿数曹。”

过去社会经济凋敝时,汉代人娱乐聚会不过是弹奏乐器助酒而已,等到社会经济繁荣时,富人休闲娱乐,酒会宴饮各类歌舞乐器数不胜数,舞姬歌童应有尽有。从中可以看出,汉代人的休闲方式,是在汉代社会经济逐步繁荣的基础上,慢慢发展增多的,因此,繁荣的社会经济,才是汉代休闲得以普及的根本基础。

汉代宴饮

三、汉代休闲的特色

汉代作为承封建社会之始——秦朝的后续朝代,其有关封建社会的主体架构和社会习惯,大多都流传至后世,其中休闲方式的一些特色,也得以流传下来,一直在产生影响。

汉代休闲的最重要特色,就是休闲娱乐逐渐民间化。

前文所提及的种种休闲方式,大多根植于汉代社会,是广大百姓也可以享用到的精神娱乐活动,除了成本极为高昂的狩猎之外,其他诸如棋类、竞技类活动,或者蹴鞠等,都带有着浓烈的民间色彩。

而反观与汉代同期,堪称当时人类文化双璧的古罗马帝国,就不具备这种特点。

古罗马的休闲,就带有强烈的官方色彩。罗马休闲活动类型众多,有角斗、赛车、斗兽、海战表演、戏剧、洗浴等,几乎都由当权者提供,这些休闲活动几乎每天都会在各个城市上演,但却唯独少了平民的参与。

角斗

这样一对比,我能就能看到汉代休闲民间化特色非常明显,这不光是休闲文化的差异,也是东方文化中“民贵君轻”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封建社会中,为数不多的人权的闪光之处。

汉代休闲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其丰富的人文色彩。

首先,对汉代人尤其是对官僚士子来说,他们参加休闲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快乐、放松精神,同时也是为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休闲应该有助于完善个人道德,增强个人素养,提升人生境界。自儒学兴盛起来后,这一观念更加流行。所以,在汉代士人的休闲活动中,含蓄文雅的静态活动如弹琴、围棋、阅读或写诗作赋、书法、钓鱼等占了较大比重。

再比如围棋。围棋法象天地,棋子一黑一白,却饱含着深刻的宇宙哲学,寓有古今治乱的道理,班固就在《弈旨》中说道:

“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

班固像

班固认为,在围棋之中,蕴含着天地之理,无论是家国得失,还是古今之鉴,都可在其中找到。而这种深埋于娱乐方式之中的人文精神,正是中国人含蓄内敛的精神特性,以及内省自修的君子之道的最好体现。

四、汉代休闲特色的成因

前面我们已经谈过了汉代休闲的特色,会发现它与同时期的古罗马有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并不仅仅是休闲文化有别,而是双方文明发展道路的不同,这也导致了最后的结果不同,古罗马分崩离析,文化断绝,而汉代虽然最终灭亡,但其文化却流传至今,薪火未绝。

汉代文化

如果再进入更深层次研究,汉代休闲特色的成因,就会发现其带有浓厚的封建社会特色,即大一统的集权政治,还有自成一体的小农经济。

汉代是大一统国家,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采用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重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上,皇帝享有对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且不容反驳。

在这样的政治格局下,“民”与“君”之间并非完全不可调和的两极,而是可以融洽相处的,前提就是需要“君”明而“民”安。因此皇帝就需要给予百姓一定好处,或者说“补偿”,天灾之下的罪己如此,大赦天下如此,轻徭薄赋如此,而让休闲方式在社会中普及,让休闲更民间化也同样如此。

休闲娱乐的汉代人

这就是封建君主所谓的“与民同乐”,不过“与民同乐”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一定真的是要统治者与百姓处在同一休闲场合,也不是向百姓提供休闲活动,借此巩固统治。皇帝若是减少个人休闲活动,在此基础上减轻百姓赋税,更能受到百姓的赞颂,稳固政权。

在经济层面,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是全国政治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汉代以农为本,土地私有制在社会上占了主导地位,作为编户齐民的农民,多多少少都能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对王朝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两汉时代,农民所负担的赋税、徭役与兵役,支撑着两汉行政权力的整个机构。汉代当政者也很清楚农民与政权的关系,由此,他们也十分重视自成一体的小农经济。《韩诗外传集释》中载:

“王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倍之则亡。”

皇帝以百姓为基础,百姓安定则皇权稳固,百姓骚动则国家社稷危急,若程度再深,就要面临亡国。这一段充分展现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和普通民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自成一体且相对稳固的小农经济,就成了统治者最需要维护的东西。

小农经济

在小农经济下,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丰俭由人,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基本保障后,百姓可以享受到更多休闲方式,皇帝也可以保证政权的稳固和自己的地位。这也是汉代休闲中民间性和人文性得到强化,逐渐成为汉代休闲根本特色的最主要原因。

结语

汉代人在工作中的闲暇时间,其实能够享受到远超我们想象的众多休闲方式。这些休闲方式既是当时汉代国家稳定,社会繁荣的证明,也是我们今人研究汉代社会面貌的重要途径,值得被更多人了解。

参考文献

《孟子·离娄下》

《盐铁论》

《弈旨》

《韩诗外传集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汉代   古罗马   斗鸡   休闲活动   封建社会   社会经济   围棋   不为人知   百姓   方式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