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我军长征刚出草地,就喜获30万斤粮食2000斤盐,谁给的?

1935年9月,中央红军穿越草地到达甘南迭部,前方不远就是险峻的腊子口天险。

此时的红军战士经过长途跋涉,一路上还要应付敌人的围追堵截,可以说是又累又饿,急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休整。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红军战士好不容易摆脱了追兵,又经历千难万险穿越了草地,可是望着眼前的腊子口天险,想要冲过去还不知要牺牲多少战士。

正当战士们准备与敌人进行一场血战时,上级却突然传来了命令,让战士们排好队去接收粮食和物资。

面对敌人苦心经营的天险,不用打仗还能领粮食?很多红军战士都感到不可思议。然而不久后,战士们真的都领到了补给,每个红军战士都领到了一斗粮食,而且足足有10斤重。

如果放在现代来看的话,这10余斤粮食可能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刚刚从草地穿越过来的红军战士们来说,这小小一斗粮食,可真是实打实的“救命粮”啊!

红军过草地时经历的艰苦磨难,可以说是已经超越了人类所能忍耐的极限。

没有补给,更没有粮食,一路上连野菜都不够吃,很多红军战士没有倒在敌人的枪口下,却永远地倒在了草地上。

如今战士们虽然穿越了草地,但是他们的体能和精神都已经到了极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强行穿越腊子口天险,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行。

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红军穿越草地,面临险峻的腊子口天险,非但没有损兵折将,反而喜获30多万斤的粮食和2000多斤的盐。

那么,这些“救命粮”又是谁给的呢?

负责防守腊子口天险的人名叫杨积庆,他是第19代卓尼土司。在红军即将到达甘川边界时,杨积庆就接到了甘肃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的电报,对方要他派出重兵堵截红军。

杨积庆接到电报后,一口就应承下来,表示自己一定会完成任务,然后就让属下的2万多藏兵牢牢控制住了腊子口天险。

然而,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杨积庆驻扎进腊子口天险后,非但没有封锁此地,反而把手下的工兵派出去修桥铺路。

杨积庆让手下的战士们把红军将要经过的几条主要道路全都好好修整了一遍,就连那些年久失修的栈道也被修理得焕然一新。

而且,杨积庆还严令手下士兵,红军战士经过时,绝不允许他们对红军战士打冷枪,更不可以阻挠红军战士们通过。

更重要的是,杨积庆知道红军经过长途跋涉必然缺粮,于是下令开仓放粮,给每位红军战士发放10斤的粮食,一共发了30多万斤,

除此之外,杨积庆还捐赠了大批的军服和军鞋,以及对红军战士来说更重要的盐巴,这让战士们更有力气走完剩下的长征路。

后来到了1936年,当红四方面军也进入了甘南藏区后,杨积庆再次下令开仓放粮,还派兵一路护送红军通行。

我们都知道,在红军长征的途中,很多战士由于种种原因掉队了,他们要么是因为体力不支,要么是因为伤病的缘故,渐渐脱离了大部队。

面对这种情况,杨积庆在红军离开藏区后,专门派人设立机构,收留、安置红军伤兵和小战士,前后营救了200多位红军战士,使得他们免遭敌人的毒手。

然而,杨积庆的善举却遭到了反动派的记恨,尤其是甘肃的国民党军阀鲁大昌,他更是对杨积庆恨之入骨。

1937年8月初,鲁大昌派出心腹营长,许以高官厚禄,策动杨积庆手下的团长姬从周、方秉义叛变。

8月25日,大叛徒姬从周等人派兵包围了杨积庆的家,杨土司率领家人进行反抗,终因寡不敌众不幸遇难,同时遇难的还有他的长子杨琨、长媳、孙女等6人。

因为帮助红军,杨土司一家7口全都遭到了反动派的杀害。幸运的是,杨土司的次子杨复兴平安地逃过一劫。

1949年9月11日,杨复兴在党的影响下,果断率部起义,主动终结了土司制度,投入了新中国的怀抱中。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达当年杨土司帮助红军的感激之情,1950年10月中央还特地派了一支慰问团到甘南,给杨复兴送去了许多纪念品,以纪念杨家当年无私帮助红军战士的恩情。

俗话说得好,锦上添花常见,雪中送炭少有。红军长征时期,可以说是革命最困难的时期,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杨土司还愿意主动帮助红军,实在是令人钦佩至极,他在革命困难时期对红军战士雪中送炭的伟大善举,也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甘南   草地   粮食   子口   天险   反动派   土司   我军   红军   战士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