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孩口吃矫正前,你有必要了解这些“注意事项”

作为常见的语言问题,口吃存在的可考历史大约在2000-3000年。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口吃曾一度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影响


有历史学家感慨,如果韩非子不曾口吃,是不是他就可能改变秦国短亡的命运;如果英王乔治五世没有治好口吃,丧失信心的英国民众还能坚持到战争的转折到来吗?

尽管这些感慨有些英雄史观的味道,但口吃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对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哪怕是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对口吃抱有怀疑和抵触,不愿意去了解口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问题。


你认为的口吃是怎样的?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口吃是一个怎样的问题?”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谈一下自己所认为的口吃。

口吃属于一种语言流畅性障碍疾病,普遍在幼年时期产生,虽然大部分能够在成长过程中渐渐自愈(假性口吃),但有的则会一直持续至成年(真性口吃)。

据估计,全世界有超过5%的儿童1%的成人患有发展性口吃(developmental stuttering),且终生患病率可高达12%

作为一种语言障碍,口吃对部分儿童、成人的影响还体现在对话交流、社交活动、学习以及性格发育等方面。长期对口吃的恐惧、逃避心理不仅对口吃的恢复产生阻碍,还可能导致口吃问题的加重。


口吃,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问题!

口吃可以被矫正吗?

毫无疑问,大部分口吃患者是可以通过语言矫正得到改变的,但还有小部分其他因素导致的口吃问题只能通过语言矫正得到改善,无法彻底解决

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口吃矫正办法主要有这么几种:

1.改变发音节奏

普通人平时说话的速度在200字/分钟左右,连发/难发性口吃者的说话速度还不到一半。因此有专家提出可以通过改变发音节奏的方式来调整表达的间隙,降低结巴的频率,以此达到提高说话速度的目的。


2.腹式呼吸法

所谓腹式呼吸法,其实就是通过深呼吸来改变肌肉的运动和协调,这样可以降低口吃者说话时面部肌肉的紧绷以及发音器官的紧张状态。另外,深呼吸也可以调整个人的紧张情绪,降低结巴的表达状态

3.情景模拟

在拥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后,有些语言机构会要求口吃者在公园、街道、小区等现实环境练习发音说话,逐步过渡到与人主动打招呼、聊天等。这种办法通过借助真实环境来模拟情景,以起到锻炼表达的目的。

语言专家:以上几个方法尽管还在使用,但近几年的新趋势是综合干预,也就是心理引导+语言重塑+语言干预+后期稳固的方式,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语言训练。


小孩口吃矫正前要注意什么?

与各方面发展完善的成人不同,儿童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家长在孩子口吃矫正前一定要注意这些事项:

1.孩子存在分离焦虑,应及时沟通

由于儿童口吃大多发生于学龄前,此时孩子正是依赖父母的时候,所以当他们进入语言机构后往往会产生“分离焦虑”,比如大哭、大闹、撒泼打滚等等。如果孩子频繁发生这些行为,一定要及时与矫正师沟通,告知孩子的情况

2.孩子的交互、配合能力如何

口吃问题的矫正是“一对一”的模式,所以孩子的交互、配合能力不能特别差,否则很容易陷入自信心受挫、压力过大的“陷阱”里。此时家长不要急于责怪孩子,最好是多鼓励鼓励孩子,在家中适当进行练习。


3.孩子的情绪是否容易陷入极端

由于口吃的发生以及父母过度的苛责,部分口吃儿童的性格和情绪容易陷入极端化,比如极端暴躁,动辄摔打东西,再比如极端消极,整日待在家中不敢出门。对这类容易极端化的孩子,前期的心理引导课程一定要展开。

4.家中是否摒弃了错误的语言因素

部分儿童的口吃问题之所以愈发严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活在一个错误的语言环境中,比如经常接触各类不良发音习惯、缺乏足够的语言刺激、长期与手机为伴等等。如果存在这类因素,家长们最好要及时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目的   结巴   发音   注意事项   成人   情绪   小孩   说话   因素   语言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