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囤药后,药店“一地鸡毛”?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近日,“垃圾桶里有上百盒布洛芬,连包装都没有拆”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网友顿时一片哗然,有人笑称:这家人是想吃一年吗?

疫情期间,布洛芬一盒难求,很多药店都断货,有些地方更是炒到几百块钱一盒;退烧药的需求还没满足,“退烧”蒙脱石散又成为了新的抢购热门。杭州一家药店店长表示,曾创下一天我们卖了300多盒的销售记录,仓库都没有货了。

从一药难求到惨遭抛弃,布洛芬和蒙脱石散等曾经的“续命神器”销售断崖式下跌,背后更是药店销售额的一片惨淡。

“年前赚的钱年后都赔进去了。“初七开工我们药店迎来营业新低,一天只卖了300元。”由于近期一些日常畅销药品难以进货,我们药店扩大把原来不怎么好卖的品种也进货了,现在卖不出去。”“前段时间高价进的药,赔钱卖也没人买,最后近效期的药还要自己消化。”

……

面对涉疫药品销售高峰的结束,不少药店都乱了阵脚,甚至开始将若干种药品打包出售,取名为防疫套包。(提示:虽然其中药品均为非处方药,销售时不需要凭处方,但如果包含了两种不同的退烧药,药店应明确提示消费者不能同时使用)

还有店长表示,效期一年左右的,顾客根本不考虑购买。“买回家备用的,日期当然越新鲜越好。最后原本可以销售出去的近效期品种,已经过期了;那些原本日期较好的品种,也沦落为近效期品种。”

关于近效期赔偿问题,不同公司又有着不同的政策措施。譬如,有些公司采用“效期赔偿责任制”,凡是药店的商品出现过期或近效期,一律由店长与员工赔偿。

但是,因为疫情原因产生的“近效期”,又该如何赔偿?如果还采用“效期赔偿责任制”,是否妥当?须知,有些员工甚至因为效期赔偿问题而选择了辞职。

特殊时期,避免因为药品积压而造成的混乱局面,需要的是公司采购、运营和商品部门和上游供应商共同参与和努力,而不是凭借一线员工的一己之力:针对近效期品种,商品部应主动调配,公司相关负责部门主动与厂家沟通协调,厂家也应该积极配合,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总而言之,此次“冰火两重天”的经历,可谓对药店的供应链管理、应急措施、商品运营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药店应该藉此培养敏锐的市场反应能力,以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药店   套包   鸡毛   疫情   店长   责任制   主动   品种   厂家   员工   提示   药品   部门   日期   疯狂   商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