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舞蹈的审美体验

黎婕

舞蹈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无论是对个体素质的提升,还是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传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时代舞蹈艺术肩负着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责任,其创作与发展,应坚守人民立场,以多姿多彩的人民故事为创作蓝本,推动舞蹈艺术走向大众、启迪心智、涵养德性。

湖南是红色热土,一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上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立足湖南的红色资源优势,可从题材选择、舞蹈语汇、创作手法、新媒体技术使用等方面,探索舞蹈艺术弘扬红色文化的多样化途径。

舞蹈创作选题突出人民性,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党的文艺思想与文艺方针政策的引领下,拥抱人民、表现人民,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从喜闻乐见的故事中展现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表现时代之变、中国之进,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选题是高质量审美体验的决定性要素之一,中南大学原创舞蹈作品《半条被子》,以湖南红色经典故事“半条被子”为原型,采用插叙的创作手法,以徐解秀回忆过往的视角,将观众带回长征途中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与老百姓的温情时刻。可见,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通过有目的的编排艺术信息,可将历史重现,让观众震撼。文艺工作者需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中精神层面的深度和事实层面的细节,以湖南红色经典故事、革命文物或遗迹为创作题材,将真实事迹中奋勇拼搏、敢于牺牲奉献的价值观通过舞蹈艺术转化成一种可感知、可表达的审美体验,让人民的故事传递好人民的精神。

舞蹈语汇突出红色元素。舞蹈语汇需要创作者识别、萃取、筛选和编排。具有独特性和表意性,是观众识别舞蹈艺术风格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审美体验的关键。长沙学院原创舞蹈作品《十八洞的新苗歌》,以精准扶贫的首倡地、脱贫致富的样板村,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的脱贫故事为创作题材,将苗族舞蹈元素和红色文化元素相结合,创作出生动且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和舞蹈语汇,受到观众的喜爱。由此可见,舞蹈语汇的探索需要独特的人物形象和民族地域特色,通过凝练提升最终实现红色文化的综合表达,达到感染人、启迪人、激励人的目的。

表现形式应呈现多元化趋势。随着智媒技术的发展、艺术跨界的兴起,传统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利用多元化表现形式,能够有效扩大审美体验的范围。湖南省演艺集团推出的大型民族舞剧《热血当歌》,讲述田汉、聂耳等历史人物面对民族危亡,用艺术作品唤醒民众、抵抗侵略,奏响中华民族胜利号角的故事。该舞剧在舞台的表现上科技感十足,布景装置、电子显示屏和多媒体投影技术,将众多地域特色融入其中,使得整部舞剧的红色文化表达呈现出现代性、科技性和前沿性。舞蹈传播同样需多元化,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及融媒体平台等,实现优秀舞蹈文化的广泛传播。

(作者系中南大学湖南红色文化创作与传播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舞蹈   目的   语汇   湖南省   舞剧   热土   湖南   题材   元素   观众   红色   精神   艺术   故事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