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戊政变慈禧再训政

#头条创作挑战赛#

垂帘听政期间,慈禧太后显露出出色的政治才华。她一方面采用“洋务派”的理念,购买洋枪、洋炮,训练新式军队,开办一些新式的工业以加强清朔的实力:但另一方面,她又支持“顽固派”,以牵制“洋务派。在朝中的势力,巩固自己的统治。

清同治十二年(1873)一月二十六日,同治帝开始亲政,两宫太后归政给皇帝。但一年之后,清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同治帝不幸染上了天花。十二月,年仅 19 岁的同治帝薨逝。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两宫太后与三十余名王公大臣的共同计议下,醇亲王奕譞之子,4 岁的爱新觉罗.载湉继承了皇位,即光绪帝。

光绪帝年幼不懂政事,于是,两宫太后又一次垂帘听政。清光绪七年(1881)三月,慈安大后病逝,大权再次落到慈禧太后手中。

慈禧太后朝服像 . 清 . 无款

清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光绪帝大婚后,碍于祖宗家法及舆论,慈禧太后不得不宣布归政,搬到颐和园去颐养天年。

归政前,慈禧太后安排了一大批对她效忠的文武大臣上任,还将光绪帝的书房搬到颐和园西苑,要求光绪帝每日向她请安。这一系列归政不放权的举动,使慈禧太后依然对朝堂动向了如指掌,也为光绪帝亲政设下重重阻碍。

亲政后的光绪帝一心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摆脱慈禧太后对他的控制。他们二人的执政理念矛盾重重,在朝中也出现了“帝党”和“后党”之争。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甲午战争的战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光绪帝意识到如果再不做出改变,则国将不国。他下定决心要做此政变,这也与“维新派”的想法不谋而合。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变法开始后,满朝震惊。“顽固派” 大臣们不甘心失去既得利益,纷纷赴颐和园西苑,劝说慈禧太后重新回到朝堂执掌政事。

慈禧太后对光绪帝的做法也极为不满,她表面上支持变法,实则鼓动大臣暗中阻挠。朝中也盛传慈禧太后准备废掉光绪帝,另立新君。

光绪帝意识到,要想真正实施变法,必须拔除慈禧太后的势力。清光绪三十四年(1898),光绪帝多次召见“维新派〞大臣商议对策,但“维新派”多是一些无实权的书生,只得向光绪帝建议重用袁世凯。

九月,光绪帝秘密会见表世凯,特赏他候补侍郎,“维新派” 的重要人士谭嗣同也密访袁世凯,劝说他除去慈禧太后的心腹大臣荣禄,之后再包围颐和园软禁慈禧太后。

可是,袁世凯转头就向荣禄告密,荣禄又将此事禀报慈禧太后。慈禧太后闻讯大惊,连夜召集心腹大臣,于次日凌晨骤然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

至此,慈禧太后重回朝堂主政,直至生命的终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颐和园   光绪   训政   洋务派   顽固派   垂帘听政   政事   同治   心腹   太后   大臣   慈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