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跑得比收益还高,社融大爆炸,但这有用吗?


作者 | 谢筱白

点击关注,我们一起进步



1月社融数据千呼万唤始出来!


我朋友大熊第一时间call我“社融数据大爆炸,得有行情了吧?”


事实上,这份数据所有的研究员、基金经理,无论公募还是私募,做债还是投股,做期货衍生品,都在等。


毕竟这将决定到底是“强预期弱现实”?还是“强复苏还是弱复苏”?


大家觉得是哪样?


相比外资的盲目乐观,内资给出的预估比较谨慎:


社融总量不顶到6万亿以上,信贷不顶到4.5万亿以上,都算不及预期了。


数据出来后,大家都傻眼了:

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59800亿人民币,预期54000亿,前值 13058亿人民币。


1月M2同比增长12.6%,预期11.5%,前值11.8%;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预期4.08万亿元,前值1.4万亿元。


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秉承优质企业应放尽放,零售贷款应投尽投的背景下,大行开始压价内卷。


现在的情况就很有意思了,情商高的分析师会给出这样的结论:


亟待政策精准发力提升预期,助力A股展开结构化行情。(涨不涨,政策说了算)


智商在线的分析师会给出这样的结论:


社融结构有亮点,企业贷成为宽信用主要抓手,储蓄率居高不下,外资可能获利了结,公募存量面临调整,A股市场将持续震荡,等待两会后的进一步指引。(涨不涨,等两会)


而像我这样直接的博主,会直接告诉你:


尽管总量尚可,经济复苏局面向好,但结构差强人意,大规模政策刺激可能低于预期,利好出尽是利空。


为啥这么说?


经济基本面的恢复一方面取决于社融的力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资金的效率。


参考去年我们整个的 M2,中国信用的扩张达到 28 万亿,但是这 28 万亿只录得 6万亿的一个 GDP 的增长。


效率之低,可以说令人发指。


这背后的原因很多,最大头的是存量经济维系的成本越来越高,大量的借新债还旧债,就长债还短债,导致债务负担越来越重,流转低效、没有流动性的资产越来越多。


从去年到今年,可以说常规的政策刺激措施,都进入了一个“事倍功半”的状态。


眼下的情况,除非出现能推动制造需求的政策,不然就是无序的债务积累。


基于此,资金方的分歧自然巨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天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再次提及了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这已经不是疯狂暗示,完全是点明了路径:


督促机构买国企,号召散户做脊梁。


说到底,管理层本来想利用上证的大块头来稳指数。


“都给我买国企,稳住整体指数!”


可问题是,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大伙来资本市场不就是为了“掘金”?


做脊梁发奖状吗?养老给补贴吗?


诚然现在国企的PE非常低,但不意味着不能继续跌,具体可以参考香港的国企。


另外现在国企改革如何,大家也心里清楚。


事实上,现在需要的是信心,不是什么指标,哪次的牛市是市盈率低的牛市?


一如现在,M2跑得比股市指数还高有用吗?


另外,老股民应该还记得,2019年天量社融之后,就收水了。


综上,A股与港股大概率还是一个震荡行情,大家做做短差轮动即可,毕竟大胆如外资,今天都卖出了34亿。


不管怎样,周末愉快。


祝好,我是希望你们财富自由的谢筱白。

烦请点赞、关注,我们每天一起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大熊   存量   脊梁   牛市   国企   债务   中国   总量   外资   收益   人民币   指数   政策   行情   数据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