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商朝历史

都说纣王死后,天下再无人皇,只剩下天子。今天咱们就看看商朝的历史。

公元前1600年

商国君主商汤(又名太履)在“鸣条之战”击败夏桀,灭亡夏朝。被三千诸侯推举为王,自此商朝正式成立,立国号“商”,史称商太祖。商汤在位期间,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减轻税赋,缓和了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使国力开始强大。

公元前1588年

商汤百岁而崩,由于长子太丁早逝,因此由二子子胜(又名外丙)继位。伊尹继续辅政。

公元前1585年

仅在位三年的子胜去世,由于在位时间太短,并没有什么突出政绩。其弟子庸(又名仲壬)继位,子庸年少时受到良好教育,曾在灭夏战争中立有战功,因此在伊尹的辅佐之下,商朝社会稳定,国力强盛。

公元前1582年

在位四年的子庸去世,由商汤的嫡长孙,即太丁之子子至(又名太甲)继位,是为商太宗,伊尹继续辅政。继位前两年子至还算励精图治,从第三年开始就不行了,他任意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破坏法规。伊尹百般规劝仍无悔改,伊尹将其放逐到商汤墓附近进行反省,由伊尹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三年后,子至悔过自责,伊尹又将还政于子至。之后诸侯归顺,百姓安宁。

公元前1570年

商太宗子至去世,其子子绚(又名沃丁)继位,依旧由伊尹辅政。

公元前1550年

五朝元老的伊尹去世,卒年100岁,子绚以天子之礼将伊尹厚葬于亳都。之后依旧采用伊尹节用宽民的政策,使国家强盛。

公元前1541年

子绚去世,其弟子辫(又名太庚)继位,子辫笃行汤法,是商朝的一代明君。

公元前1516年

子辫去世,其子子高(又名小甲)继位。

公元前1499年

子高去世,其弟子密(又名雍己)继位。子密昏庸无能,荒废政事,导致商朝衰落,各诸侯的势力日趋膨胀,以致很多诸侯故意不来朝贡。商朝开始由盛转衰。

公元前1487年

子密去世,其弟子伷(太戊)继位,是为商中宗。子伷任用伊尹之子伊陟辅政,使开始衰落的商朝再度得以兴盛,各诸侯纷纷归顺商朝。

公元前1412年

商中宗子伷去世,其子子庄(又名仲丁)继位。在此期间,兰夷出兵攻打商朝,子庄率军击退兰夷,却也使自己的势力严重受创。导致其他兄弟势力扩大,进而造成了一百多年的动乱。

公元前1399年

子庄去世,其弟子发(又名外壬)在击败其他兄弟后,夺取了王位。商朝“兄死弟及”,没有弟弟传位给儿子的继承制度被破坏。历经九世九王的“九王之乱”正式开始。子发在位期间,内乱不断,而他却毫无办法。

公元前1384年

子发去世,弟弟子整(又名河亶甲)继位。由于此时的商朝内忧外患,只好迁都于相,以缓解内外交困的局面。稍事调整,子整先后发动征讨兰夷与班方的战争,为后人复兴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1375年

子整去世,其子子滕(又名祖乙)继位。子滕在位时期,将都城从相迁至耿。次年,又迁到邢。后因邢发生河患再次迁都于庇。子滕在位期间多次出兵平服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的威胁。任用巫贤辅政,使商朝国势再度兴盛。

公元前1356年

子滕去世,其子子旦(又名祖辛)继位。此时的商朝仍然处于“九王之乱”期间,各王族相互争斗,让商朝进一步衰退。

公元前1350年

子旦去世,其弟子逾(又名沃甲)继位。子逾生平事迹不详

公元前1345年

子逾去世,其侄子子新(又名祖丁)继位。子新生平事迹不详

公元前1335年

子新去世,其第子更(又名南庚)继位。此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无奈,子更将国都迁至奄。并讨伐杞龙戎。

公元前1307年

子更去世(但甲骨文记载他是主动退位的,还活到了盘庚统治时期的中后段),其弟子和(又名阳甲)继位。阳甲在位期间曾西征丹山戎。此时的商朝仍然内乱不止,诸侯不朝。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

公元前1300年

子和去世,其弟子旬(又名盘庚)继位。子旬是个有作为的君主,为了改变不安定的局面,打算迁都,但是受到大多数贵族的反对,为此他发表演讲,动员迁都。最终率众西渡黄河来到殷,史称“盘庚迁殷”。到达殷之后,以强硬手段制止贵族们搬回旧都。他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了局面,结束了“九王之乱”。

公元前1272年

子旬去世,其弟子颂(又名小辛)继位。但是子颂放弃了子旬的治国之策,商朝又一次衰落。

公元前1262年

子颂去世,其弟子敛(又名小乙)继位。在位时期征伐东夷、鬼方等,制定了商代祭祀制度,一心想振兴商朝。还要求其子武丁常去田里耕作,为之后的中兴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1250年

子敛去世,其子子昭(又名武丁)继位,是为商高宗。子昭在位期间,他的王后妇好率军平定了鬼方、羌方、土方等地。同时,子昭启用囚犯出身的傅说辅政。使商朝的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史称“武丁盛世”。

公元前1192年

商高宗武丁去世,由于长子祖己已死,因此次子子跃(又名祖庚)继位。由于子跃曾经生活在平民中,所以了解平民疾苦,他限制贵族对人民的榨取和掠夺,甚至修改《汤刑》,以严刑限制贵族,招致了贵族对其的不满及刁难,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子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之后的商代,国力逐步衰微。

公元前1185年

子跃去世,其弟子载(又名祖甲)继位。子载创立了周祭之法,并出兵征伐西戎。他在位早期爱民如子,使商朝中兴。

公元前1162年

子载去世,其子子先(又名廪辛)继位。此时羌方屡屡犯境,子先历经数年之久击败了羌方,但是对方没有完全被消灭,之后还加入了武王伐纣的队伍。

公元前1150年

子先去世,其弟子嚣(又名庚丁)继位。子嚣在位期间,羌方又重新崛起,屡犯商朝。针对羌方武装力量强悍等特点,子嚣进行了全面的谋划和布置,之后对对羝方、旨方等羌族部落进行了多次讨伐,虽然擒杀羌方伯,占领羌的部分土地,并派出与王族关系密切的逐、何等五族戍守。但并没将羌方完全征服,成为隐患。且子嚣信巫教,使巫教势力大增,危及王权。

公元前1147年

子嚣去世,其子子瞿(又名武乙)继位。子瞿是商朝后期一位重要的君主,在位期间南北征伐,先后征服多家诸侯国,但子瞿生性残暴,常肆意屠杀百姓,引发了不满。虽然他努力挽救国势,但商朝已经衰落,政治观念和礼制方面开始产生变化,因此子瞿也无力挽回。

公元前1112年

子瞿去世,其子子托(又名文丁)继位。此时西方的周部落逐渐强大,周候季历先后击败了余吾戎、呼戎、翳徒戎等部落。子托忌惮季历,一直采取怀柔政策,见季历羽翼愈发丰满,便将其囚禁杀死。季历之子得知父亲被杀,励精图治,最终成为了商朝的掘墓人,他便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姬昌”。

公元前1101年

子托去世,其子子羡(又名帝乙)继位。子羡在位期间,连年征战,与周、昆夷、岛夷、淮夷以及孟方等部落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使得商朝国势更加没落。不得已迁都于朝歌。

公元前1076年

子羡去世,其子子受(又名帝辛)继位,这就是历史上又名的暴君商纣王。子受继位后,面对各诸侯部落的反叛,亲帅大军平叛,但是连年的征战使得国力空虚,给了“周”可乘之机。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联合其他诸侯,发动“牧野之战”。子受只好仓促用奴隶迎战,结果可想而知,商朝军队毫无斗志,阵前更是反戈一击,致使子受兵败。之后子受逃往鹿台引火自焚而死。



自此,享国约554年,传30王的商朝彻底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商朝   商汤   之子   国势   国力   公元前   诸侯   又名   弟子   贵族   口气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