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台湾历史

一、地理环境

台湾位于祖国大陆东南海上,其西与福建省仅一水之隔,最近的距离是130公里;其东是太平洋,离海岸30公里,便是深达4000米以上的海沟;台湾以北有琉球群岛,通往日本;以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望。

台湾由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火烧岛)、琉球屿、龟山屿、彭佳屿、钓鱼岛、黄尾屿等22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组成,总面积36006.2245平方公里。

台湾是一个多山的岛屿,由几条平行于岛轴的山脉组成,中央山脉贯穿南北,全长340公里。中央山脉西侧为雪山山脉、玉山山脉和阿里山山脉。平原包括河流冲积平原和海岸平原,分布于岛的边缘,整体和福建的地形十分相似。

台湾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气温较高。平原气候自4月以后平均温度达20℃以上,其中6月至9月,平均温度超过30℃。台湾雨水丰富,湿度较大。

台湾的土壤、植被与福建大体相似。终年高温多雨,地形复杂,加上有不同的土壤类型,因此生物植被繁殖力旺盛,种类繁多。

台湾另外一个地理特征就是海岸线漫长,长达1250公里,优良港口有基隆港、高雄港和安平港等。

二、早期居民

根据考古发现、文化特质和神话传说推断,最早发现的是距今大约3万年的现代人,被命名为“左镇人”。台湾早期住民的一部分是由大陆东南沿海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台湾的,他们成为泰雅、赛夏、布农等人的祖先;另外一部分与东南亚南岛语族的古文化特质有许多相似之处,包括鲁凯、雅美、阿美等,其祖先是从菲律宾群岛及印尼各岛屿及中南半岛迁来的。

三、被荷兰入侵的38年

由于当时明朝政府正面临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足日益强大的威胁,无力顾及台湾防务,台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明元启元年(1624年)始至1642年被荷兰人逐步夺占。直至1662年2月台湾才被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宣告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结束,台湾回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四、明郑时期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进兵澎湖,客取台湾,结束了郑氏对台湾20多年的统治,实现全国统一。

五、清朝时期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朝政府战败,1895年4月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割让给日本。

六、日本殖民统治的50年

1895年6月17日,日本首任驻台湾总督在台北主持始政仪式,标志着日本在台湾长达50年殖民统治的正式开始。

七、当代台湾

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全面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琉球群岛   台湾   山脉   荷兰人   植被   福建   日本   岛屿   平原   清政府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