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网红到一代贤后:刘娥的智慧人生

说起刘娥,大家一定会到《狸猫换太子》里那个阴险狡诈的刘德妃。

但是这个故事只是文学杜撰而已,历史上真实的刘德妃和李宸妃可谓是情深似姐妹。

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发生在宋真宗年间,刘德妃和李宸妃同时怀孕,刘德妃怕李宸妃比自己早生下儿子,被立为皇后,于是用一只狸猫换走了太子,真宗以为李宸妃生下了妖怪,就将其贬入冷宫。而太子则被人带出宫抚养。不久后,刘德妃生下了儿子,如愿以偿,成了刘皇后,不过这个孩子六岁时就死了,当刘皇后得知李宸妃的儿子没死时,于是将其收养,这个孩子就这样成了太子。后来这个案子被包拯告破。这就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历史上的确有仁宗认母的事情,不过这件事儿跟包拯没有半毛钱关系,任宗认母的时候,包拯还没入朝当官呢。

但是故事的部分内容还是真实的,被仁宗称为太后的刘娥,的确不是仁宗的生母。


真实的“狸猫换太子”

真宗继位后,刘娥被接进宫里,刘娥让侍女李氏,以自己的名义为真宗诞下龙子,交给嫔妃杨氏抚养。

这里不得不说宋真宗的择偶能力,她喜欢的女人,刘娥、杨氏、李氏,个个都是分寸感极强,谨慎持重的人。

刘娥能执掌后宫,自是不必多说。

刘娥刚被接进宫里的时候位阶很低,而杨氏位阶比刘娥高。但是,杨氏却总是跟在刘娥后面。因为杨氏知道不管自己地位多高,多受宠,最后刘娥比自己有能力,必定会超过她,刘娥还是宋真宗最宠爱的人。你看,杨氏也是一个谨慎的人。她明事理,也信服刘娥的能力和品质。当然,刘娥非常照顾她,团结她。后来但凡真宗晋升刘娥,也会晋封杨氏。

侍女李氏身份是最敏感的,李氏谨慎到一辈子都守口如瓶,低调行事。刘娥凭借她的儿子成了皇后,而她自己后来生下了一个公主,也只是封到婉仪,最后出宫守灵,但是她始终没有抱怨和挑衅。

刘娥虽然没有让仁宗和李氏相认,但却在真宗死后,晋封她为顺荣。

真宗在世时,刘娥就已经令人请李氏的家人来朝中做官。后来李氏病重,刘娥派太医前去诊治,并亲自下诏书封其为宸妃。李氏在接到诏书的当晚就过世了,刘娥命人以皇后之礼厚葬的李氏,并追封了李氏的父亲,提升了她弟弟李用和的官职。

后来刘俄病逝,燕王赵元俨将真相告诉了仁宗,还说李宸妃是被刘娥毒死的。仁宗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大为震惊,安排李宸妃的弟弟李用和亲自开棺验尸,但是打开棺椁后,只见李宸妃身穿皇后的礼服,以水银浸泡,尸身丝毫没有腐烂,颜色如生,安详的躺在棺木中。仁宗感叹道:“人言岂可尽信呐!”于是在刘娥排位之前跪拜谢罪,并给刘氏族人加官进爵。

通过这段真实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刘娥的能力之出众,做事之周全,情谊之深重。难怪被称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但是,歌伎出身的刘娥逆袭成为一代贤后,中国上下五千年都找不出来第二个,她是怎么拥有如此大才的?


随夫被漂成网红

刘娥出生在益州,是个地地道道的川妹子,刚出生不久,父母双亡,被寄养在亲戚家。可想而知,那种寄人篱下的日子必定受尽了冷眼和嫌弃。但小刘娥并没有自暴自弃,早早就学会了摇鼗,歌声也是婉转动听(摇鼗可以理解为今天的大鼓书),成为了一名歌伎。唱大鼓书自己挣钱养活自己。

14岁的时候,隔壁邻居一个银匠,龚美,看中了刘娥,于是把刘娥买了回去,做他老婆。

当时后蜀已经灭亡十几年了,蜀地的经济愈发落后。龚美的生意也不好做,于是带着刘娥一路北上。去往京都开封下海创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两口子一起去北漂了。

那时候的交通情况可不像今天。那真的是要拔山涉水,历尽千难万险。一路上刘娥看到了崇山峻岭、长河大川、贫瘠的山区、富裕的城镇、流民的的野蛮、地主的贪婪,数不清的家仇国恨,行形色色的风土人情、也听了王朝兴衰的数不尽的历史故事。

对于刘娥而言,这次的旅途就是绝佳的教科书,行遍江山万里路,阅尽人生千般苦,刘娥的视野、大局观已经非常人能比了。

到了开封,刘娥经常跟着龚美在外唱大鼓书挣钱,刘娥又长的花容月貌,很快就在开封小有名气,俨然成了一个小网红。但那时网红挣钱可不像今天这么简单。所以他们的生活依旧是入不敷出。


出身卑微藏深宫

龚美见这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无奈只好找到襄王府(宋真宗赵恒登基前的府邸)的指挥史张耆,把刘娥卖到了襄王府。

这里要说一下,很多人觉得龚美因为没钱就把老婆卖了,说他是渣男。其实不然:

首先,老百姓经常没饭吃,卖儿卖女卖妻以求活下去,在那个年代很正常;其次,襄王府可是太子府,不是说谁想进就能进的,把刘娥卖到襄王府,龚美肯定下了不少功夫,免不了上下打点;而且,刘娥后来成为皇后,重用了龚美,可见二人情谊之深,史书形容龚美用了两个字"慎力”,谨慎尽力。可见龚美并非渣男。

刘娥进入襄王府后,很快就得到了赵恒的宠爱,但刘娥就是个有过婚史的街头卖艺女,连妾都做不了。

刘娥就这么没名没分的在襄王府里待了五六年,宋太宗操心赵恒的大婚,一问之下,才知道了刘娥的存在,下令将刘娥赶出了王府。赵恒是个重情的人,于是将刘娥藏在了张耆府中,张耆为了避嫌,命人照顾好刘娥,自己却搬出去住。

那边赵恒大婚、当太子,越来越风光,而刘娥只能待在那个小宅子里,隐在深闺。当然,这种平静的生活,对于自小颠沛流离的刘娥来说,应该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就是这段时期,她有了足够的时间、财力和精力,开始奋力读书。完成了行万里路后的再次蜕变,读万卷书。

《宋史》记载: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

从赵恒大婚到赵恒登基,五年的时间,就是在这段时间刘娥完成了“晓书史”的蜕变。宋真宗金屋藏娇的同时,藏的也是一个真正为他个人着想谋划,不为人知的智囊。刘娥也成为赵恒更强的心理依赖。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有实践的基础,有理论的积累,一个知书达理,越来越被宋真宗依赖的心腹之妻,也就此成型。


最后,依旧赋诗一首:

随夫北漂成网红,

出身卑贱藏深宫。

垂帘听政建奇功,

才压吕武情意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真宗   鼓书   生下   诏书   太子   皇后   出身   谨慎   儿子   智慧   真实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