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三线探访,一座大型军工城,只有几位老人在此生活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在1964—1978年间,展开的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工业体系建设。这样做的原因?用一句话说,就是要建立中华民族的“战略大后方”。

河北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西依太行山,北跨燕山,内环京津,从战略地位讲,既位于战争的前沿地带,又担负着京津外围防御的重任,在全国三线建设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三线时期,一批具有“神秘代号”的军工厂在河北诞生。

易水河的北岸,六十年代开建的京原铁路是一条重要的战备铁路。沿着铁路线,三线时期陆续修建了十几座三线军工厂,6619厂便是其中之一。

6619厂,又被称为紫荆关金属结构厂,隶属于铁道兵后勤部,主要生产铁路战备军用梁。工厂周围山林环抱,一座现代化的工厂静静卧在大山沟里,车间建在几条山沟里,一条铁路支线连接到京原铁路,方便原材料和产品输出。

6619厂鼎盛时期有家属职工约近3000多人,小山沟里一下子涌入这么多的人,生产生活一体,形成了一个自我运转的小社会。工厂内医院,子弟学校,电影院,文化宫,灯光球场,托儿所,图书馆,礼堂,派出所,招待所,电视台一应俱全。

那时6619厂的富足与气派,简直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人间天堂。对于工厂周边的庄稼人来说,许多人心里都有一个念想,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后辈有朝一日能进入这样气派的大厂当上端铁饭碗的工人。6619厂也像是一块磁铁,用无边的魔力吸引着人们关注它、惦念它。老百姓在自家田地里种点小菜,拿到厂区去出售,换回一些零用钱花。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如今6619厂早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长眠于深山之中,经过几十年风雨的洗礼,变得有些沧桑破败。藏于山沟里的灰色厂房,装修精巧的家属楼年久失修,玻璃破损,有的已开始坍塌;高大的水泥浇筑的坚固楼房,虽然可以看出当年的辉煌,但人去楼空,给人无限苍凉。

生活区建筑物稠密,想当年这里也是忙忙碌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因为这里就是职工们的安乐窝。但如今只有几位老人在此守着,楼前楼后的荒草丛生,住宅楼房门窗早已吹落,只剩下一个个空洞的框架满目疮痍。


岁月流转,“三线建设”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嘹亮激昂岁月远去。青山依旧,大山之中留下的这些功勋厂,还有几人想去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华北平原   太行山   战备   山沟   河北   军工   气派   时期   老人   工厂   铁路   岁月   河北保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