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后的贵族郭婉莹,替夫还债14万元,工作到九十岁后捐赠遗体

她风华绝代,命运多舛,心里却始终充满鲜亮的底色。

她面对丈夫的风流背叛,收回爱情,保留亲情。

她将英语教学持续到90岁,死后还要捐献遗体,发完人生最后一点余光。

她把高贵刻进骨子里,内外兼美,被称为上海滩最后的贵族。

1930年代,一位美丽的女子走进上海国际饭店旁的照相馆,把挂着橱窗里自己的照片摘下来。照相馆擅自用顾客的照片做宣传,自知理亏,就把照片送给女子。女子没有得理不饶人,只是把照片带回家中。然而,不久照片却不翼而飞。

这位女子叫郭婉莹,是上海永安百货四小姐。是谁将照片给偷走?她为什么被称为上海滩最后的贵族呢?

01玫瑰花园的小公主

1909年春天,在澳大利亚悉尼,来自广东中山的华人富商郭标家里,诞生了一个女婴,这是一位美丽的小公主。他们为她起名“戴西”,英文是雏菊的意思,父母希望她像雏菊一样美丽而坚强。

郭家有宽敞的洋房,还有两个大花园。郭标非常喜欢花,尤其是玫瑰花。其中一个花园种满不同品种的玫瑰。每个阳光温暖的日子里,戴西都在花丛间奔跑嬉戏,仿佛一只可爱的小蝴蝶流连花间。

由于家庭条件优渥,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很和善,戴西长成一个阳光善良的小公主。

同时,她也非常有勇气。

六岁时,她在悉尼的科来斯泰小学读书。有个同学调皮,乱叫她的名字,她很生气,并对校长郑重表达了自己希望那个同学道歉的态度。得不到道歉,她宁可不上学。

这是一个执着追求公正的小孩。

1918年,郭标应孙中山邀请,举家回到上海。戴西外婆家早先在上海开办先施百货公司,郭家兄弟一起开办的是上海最时尚的永安百货公司。戴西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好厉害。

戴西先是和兄弟姐妹回到广东老家上学,但她很不适应那里的语言环境。除了“面”,什么中国字也不会说。一说“面”,家里的佣人就给她做面条吃,让她十分苦恼。

1920年,戴西来到美国基督教女子中学——中西女塾读书,从此有了中国名字郭婉莹。这是一所拥有二十八年历史的贵族女子学校。上海上层社会家庭的女孩,都以进入中西女塾为荣。戴西来这里的时候,宋庆龄和宋美龄都已经从这里毕业。

郭婉莹在中西女塾如鱼得水。因为这里全英文授课,郭婉莹再也不用为蹩脚的中文而伤脑筋。容貌秀丽,家境优越,成绩优异的郭婉莹,一下子成为学校里最受欢迎的学生。

而这时父亲的永安公司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他们家在公司的楼顶开辟出花园。每天早上,郭婉莹都和父亲一起去花园照顾鲜花。她觉得自己是花园里,最幸福的花仙子。

1928年,郭婉莹从中西女塾毕业。她有两条出路,一是出国留学,二是同富家子订婚,做少奶奶。由于父亲不同意她出国,因此,她只有走第二条路。和她订婚的是父亲世交的儿子艾尔博德。

戴西生病了,痊愈后就来到北京艾尔博德的家里调养身体,本来两人培养一下感情,就可以结婚了。

但一条丝袜葬送掉两人的姻缘。

艾尔伯德给郭婉莹买了一条美国丝袜,还兴高采烈地赞叹袜子结实的质地。郭婉莹觉得自己不会嫁给一个只会谈丝袜的男人,她渴望灵魂能够共舞的人。

她决定退婚。

艾尔伯德拿着枪来到郭婉莹的面前,威胁她:“如果不嫁给我,就杀了你!然后我也自杀!”郭婉莹丝毫没有畏惧,她淡淡地说:“如果你杀了我,我就更不可能嫁给你了。如果你杀了你自己,你也不可能结婚,你连整个生活都没有了。快回家去吧!”

艾尔伯德颓然地放下枪,乖乖地走了。真是个无能又无趣的人!

郭婉莹后来说,他可能会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丈夫,但却不是她的菜。

正是这次来北京,让郭婉莹发现燕京大学,她来到这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她还爱上体育,成为华北女子网球队的队长。随后,她遇到和自己的真正情趣相投的人,他叫吴毓骧。

02失败婚姻的清醒者

吴毓骧也是名门之后,林则徐的女儿嫁给吴毓骧的爷爷。到吴毓骧父亲这一辈,就是一个清寒的书香人家。吴毓骧19岁考上庚子赔款留学生,先被安排在清华大学的留美预备部读书。后来因为五四运动爆发,吴毓骧一起跟着清华大学去游行。他没有什么坚定的立场,纯粹觉得新鲜好玩。

政府觉得有点失控了,就在1921年提前送他们去美国留学。吴毓骧来到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电机工程和工商管理。在这里他爱上美式棒球,对各种流行花样玩得得心应手,成为一名有趣又风流的时尚达人。

吴毓骧学成回国后,先到清华大学教书。嫌赚钱太少,就辞职回到上海经商。他来到一家外资牛奶厂做行政人员,整日西装笔挺,夜生活丰富。

家里让他去相亲,他带女子去购物。当他看到买回来的不是花布,就是胭脂粉盒时,吴毓骧果断回绝这门亲事。

这时,郭婉莹也拒绝了艾尔伯德的婚事。

吴毓骧和郭婉莹相识,都觉得对方有料有趣,于是两个人走到一起。

吴毓骧对郭婉莹关爱有加。一起吃饭的时候,他总是绅士地为郭婉莹拉开椅子。一起出门,他一定要快走几步,为她拉开大门。那时,人们在上海舞厅里,常常看到郭家四小姐优雅地坐着,旁边站着像守护神一样,高大英俊的吴毓骧。

郭婉莹深深地爱上吴毓骧。

1934年两人决定地订婚。一切的准备活动都由郭婉莹来操办。什么装饰新家,选家具,邀请亲友——郭毓骧每天玩到半夜,好像订婚和他无关似的。

因为深爱,所以纵容。

郭家为四小姐摆了200桌的订婚宴,在上海滩轰动一时。订婚后六个月,两人顺理成章步入婚姻的殿堂。

1935年,郭婉莹和高中同学张海伦合作开了一间名叫“锦霓”的时装沙龙工作室。张海伦是设计总监,郭婉莹负责运营。

她们为中国大都市妇女设计现代美服,成为中国第一家现代女子时装设计沙龙。

《大公报》、《时事新闻》等上海有影响力的报纸都做了报道。

婚后两年是郭婉莹最幸福的日子。爱情开花结果,家庭舒适幸福,还有自己独立的事业。她感觉自己的人生太完美了。

可是,好景不长。1937年8月,日本飞机将炸弹扔到南京路。张海伦匆忙离开上海去美国躲避战火,锦霓新装社被迫关门。吴毓骧工作的牛奶厂被日本人炸毁,他失业回家。没有了工作,却没有阻止他出去玩的脚步。

郭婉莹生下长女静姝后,她总想着不能坐吃山空,就出去为医学会杂志拉广告。有时候还带着女儿开车跑药厂。上海的名媛圈里传说,郭家骄傲的四小姐千挑万选还是嫁错人,男人不出去挣钱,落得她自己抛头露面的结局。

郭婉莹却不觉得出门工作有什么丢人。相反,能自食其力,是值得夸耀的事。

后来租界解散,郭婉莹不和日本人合作,只能失去工作。吴毓骧总是幻想一夜暴富,到处做投机生意,最后都失败了。家里经济日益紧张,终于到1943年的时候,他们连房租也交不起,只得搬回娘家住。

1943年10月,儿子中正出生,郭婉莹难产,在医院住了两天还是生不下来。而女儿静姝患肺炎在家里静养。吴毓骧根本不放在心上,照样去俱乐部玩牌到深夜。他热衷各种新鲜流行的玩意,根本不想承担为人夫、为人父这些沉重又乏味的责任。

最过分的是,吴毓骧居然和一个熟识的寡妇搞到一起。一个漆黑的夜晚,郭婉莹去寡妇家将自己的丈夫带回家。她没有哭嚎,没有撕扯。她的冷静令丈夫害怕。

她深知丈夫的风流有趣,不光是她的菜,也是所有女人的菜。她喜欢他,就要留住他。她很清醒的分析了利弊得失,为了自己,为了孩子,她没有再提起寡妇的事。

后来吴毓骧时来运转,得了肥缺。又做起生意,成立兴华科学仪器行,专门进口德国仪器。家里的日子渐渐重新富裕起来。1954年国家限制外贸生意,只允许英文作为和外国通信的语种。于是,擅长英文的郭婉莹成为兴华科学仪器行的英文秘书。这是她第三次走出家门工作。

1957年,吴毓骧被划成右派。次年,吴毓骧在办公室被捕。三年后,在监狱医院去世。郭婉莹带着儿子去监狱认尸,看到骨瘦如柴的丈夫,她没有哭。可是当骨灰盒送到家中时,她哭着说:“白白浪费你三年的时光啊!”

在丈夫出轨后,她收回了自己的爱情,但她还是最懂他的。对新鲜玩意儿总是无师自通的他,在这三年失去自由的日子里,该是多么难熬!

因为家庭问题,女儿在中央芭蕾舞团跳舞不允许出国演出。儿子成绩优异,也差点因出身进不了大学。

1966年,郭婉莹和上大学的儿子被红卫兵从家里赶了出来。他们搬到只有六平方米的小亭子间。这时,郭婉莹的生活更加窘迫,动不动就被送到乡下劳动改造。

03荆棘路上的女豪杰

郭婉莹快五十岁的时候被送到外贸农场劳动。他们要干的活是盖房子。谁都不会啊,怎么办?竹子搭起的脚手架看看就吓人。看着他们干活的人,笑话他们,并逼他们赶紧上去干。郭婉莹第一个走出来,她拎起一桶水泥,小心翼翼爬上脚手架。

那天回家,她非常自豪地对儿子讲起这件事。她说:“我不怕事,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我还是可以做到的。”郭婉莹总是能从苦难的事情里,找出能够激励自己的一面。

由于儿子还小,她被允许晚上回家住。但每天早上七点必须到农场,为此她早上五点就要起来往农场赶。而每天晚上,政治学习结束才可以回家。经常回到家,儿子已经睡着。

有一次,政治学习完时已经晚上十点,郭婉莹又累又困,坐在车上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已经到终点站。她下了车,没有路人可以打听,她就一个人顺着站点走啊走,越走越清醒。她只想着回家看儿子,竟然一点也不害怕。不知走过多少条陌生的街道,终于找到家。她的两条腿都快走断了,脚底也磨起血泡。打开家门,看儿子在床上睡得香甜,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一刻,她感觉一切的苦累都值得了。

1958年,郭婉莹被送到资本家学习班的时候,每天被要求早到清洗女厕所。他在一个小孩子的指挥下学会怎么把马桶刷洗干净。后来去农村劳动,洗更脏的厕所。

洗厕所被当做对人的侮辱和惩罚。郭婉莹从不争辩,默默服从。

她的衣服好多都是以前的旗袍剪掉裙摆改的,虽然下身穿着灰色的大肥裤子,但照样优雅美丽。有人看到后,产生她是“穿着旗袍刷厕所”的错觉。原来,高贵的人,即使做着最卑微的工作,仍让人无法忽视她的美。

有一天,郭婉莹被通知回上海。她从警察手里接过丈夫“现行反革命”的判决书,看到上面写着她需要为丈夫的罪行,偿还国家六万四千美金和十三万元人民币。

父亲给她的钻戒等首饰,还有家里的瓷器,甚至郭婉莹的婚纱等都被估价充公。最后,郭婉莹还需要替丈夫还债十四万元人民币。因此,每月她的工资都要扣一部分还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郭婉莹的工资减少为每月二十四元。儿子大学要交十五元生活费,郭婉莹自己只剩九元。这九元里要拿出三元付交通月票,剩下的六元仅仅够她吃碗清汤面。

看着碗里漂着的一层葱花,吃着味道清淡的面条,她想起刚回到中国时,自己只会说“面”这个字。如今,她也只有面条可吃了。她没有流泪,而是唏嘘感慨。吃完面,她又有力量应付苦难的现实。

1967年,郭婉莹和几个老师被下放到工厂劳动改造。有一天,她被同事问中午休息的时候干什么,她顺口用英语说去国际饭店买点面包。午休结束,郭婉莹被叫到楼下的房间开会。一进门,郭婉莹被要求跪下,还被人用扫帚打头。然后被责令交代用英文说什么了。

郭婉莹不知道买面包会有什么问题。那个审问她的人一口咬定郭婉莹说“公园”了?问她去公园要见谁?干什么?

郭婉莹哭笑不得,她说的是去国际饭店买面包,而公园饭店是国际饭店以前的名字。

审问者不解气,又用扫帚打向郭婉莹的头。郭婉莹感到屈辱,但她没有心碎,没有变得对人苛责刻薄,没有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71年郭婉莹终于退休。她得到一张光荣退休证书。她也被证明不是资本家,但她被当成资本家改造,吃了许多苦。

后来,外国朋友想让她讲述劳改的遭的罪时,郭婉莹挺直腰背,昂着头说:“那些劳动有利于我保持身材的苗条。”既回答了对方的问题,也将风雨过后一切淡然的心态表露无疑。

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吴家人回到上海打开老宅的门,来到吴毓骧结婚前曾经住过的屋子。他发现郭婉莹年轻时从照相馆橱窗取下的那张照片,原来是被吴毓骧偷来了。吴毓骧从没提起过,郭婉莹想不明白他是怎么从自己家拿走的。这也正是吴毓骧的情趣和迷人之处。

这张照片重新回到郭婉莹手中的时候,偷照片的男人,已经故去二十年之久。物是人非,唯有活着的人感叹,流泪。

1977年,国内出现学英语的热潮。郭婉莹被请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英文课。她第一次体会到当老师的幸福。她爱这些学生,爱他们的勤奋、恭敬和对英语强烈的求知欲。

另外,她还在家里带起学生,这些学生是为了考大学或者准备出国留学。这样教英文的日子,一直延续到她去世前的最后一个夏天。她为自己能工作而高兴,并叮嘱一定要把她一张正在录音的照片作为遗像,因为这证明她在工作。

在她心中,一位独立女性就是要有自己的工作。她从不曾放弃工作。

1982年,外贸出口放开后,郭婉莹成为一些公司的英文顾问,她在这行整整干了十年。八十岁生日的时候,公司总经理和员工为郭婉莹一起庆祝生日。她感觉自己终于可以因为工作出色而被认可和爱戴。

“要是生活真的要给我什么,我就收下它们。”这是一个阅尽世事的耄耋老人,对自己人生的坦然和释然。

她八十岁前后去了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去看望各地的亲人,在美国儿子家住了一段时间。最后,她还是回到上海。许多人不解,守着儿子度过晚年不香吗?

她说,因为她是中国人。

是的,她是一个英文比中文地道的中国人,一位上海滩最后的贵族。

郭婉莹一生美丽优雅地走过,即使最落魄的时候,她也从容地面对。贵族贵在精神,她不伤人,但会护住自己。

女人的优雅和高贵,来自于阅尽世事后的从容淡定。不需要别人定义自己的人生,即使周遭荆棘遍生,她也能辟出一条光明大路。

1985年郭婉莹签下志愿书,死后她将把自己的器官和遗体捐献给上海红十字会和上海医科大学,用于救治病患和教学。

1998年9月25日,郭婉莹走完她九十年的人生历程。她的葬礼在医学院的解剖室里进行。她身着黑衣,红唇,白发,神态安详。在莫扎特的安魂曲中,郭婉莹像一朵玫瑰,静静地躺在美丽的鲜花丛中。

上海滩最后的贵族,用自己的身体做出她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贡献。生前不停工作,死后也要发挥作用。

郭婉莹将骨子里的高贵延续到死后,延续到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伯德   国际饭店   上海   上海滩   工作   英文   遗体   贵族   家里   丈夫   儿子   照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