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出土唐朝公主墓穴,盗墓贼的无耻行为惹众怒,专家:禽兽不如

俗话说得好:“南方才子北方将,关中黄土埋皇上”。

要问陕西最不缺什么,那一定是古墓,尤其是皇帝、王公贵族、名人名臣的陵墓。

古墓多,盗墓贼自然也不会少到哪儿去。

1986年2月,在陕西昭陵附近的礼泉县烟霞乡陵光村,村民们发现有人半夜鬼鬼祟祟地在周围活动,大伙过去查看时发现了盗洞,于是赶紧向有关部门报告。

考古专家们得知后迅速赶到,果然在距离昭陵元宫约1公里的地方挖出了一座古墓,打开后,专家们个个愤怒不已。

原来,这座古墓已经被盗墓贼们光顾过,更可恨的是,盗墓贼们除了盗走不少金银财宝之外,竟然还对墓主人的尸体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

众所周知,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合葬墓,规模宏大。

后来,除了皇亲国戚死后陪葬在昭陵外,还有不少文武大臣也被葬在昭陵。

越是葬得距离昭陵近的人,地位越是尊贵。

考古学家们在1986年发现的这座古墓距离昭陵元宫极近,墓主人的地位自然不会低,而这座墓的规格和墓中发现的东西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这座墓的墓道足足有48.18米那么长,刚一进入,便能看到墓道两侧的精美壁画。

这些壁画中,有腾飞的苍龙、长啸的白虎、扬蹄奔驰的骏马、全副武装的侍卫、端庄丰盈的侍女等等。

在墓道的东、西壁上,还绘有《云中车马图》,初一看,这幅壁画就让人挪不开眼,实在是太精美了!

只见两匹骏马驾着一辆装饰豪华的红色木车,在祥云中奔驰,车的前面雕刻着龙头,车后面两侧各插着一面旗子,车厢中央坐着一位神态安详的长须老者。

这幅壁画雕刻得栩栩如生,堪称唐代墓葬壁画中的经典之作。

再往深处走,墓道两侧还遍布着很多壁龛,这是专门用来放置陪葬品的。

古人崇尚“事死如事生”,也就是说要厚葬死者,让其享受和生前一样的待遇。

显然,这些壁画和陪葬品就是在象征着墓主人死后升天,还能继续享受和在人间一样的奢华生活。

墓道的最后,是墓主人长眠的墓室。

整个墓室有20多平米,是窟窿顶、正方形底部,取“天圆地方”的意思,在墓室一侧的墙壁上,还绘制着祥凤图案,足以说明这个墓主的地位不一般。

专家们经过研究后认定,这是唐朝长乐公主之墓。而确认了墓主的身份后,大家更觉得惋惜。

长乐公主本名李丽质,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个女儿,生母是长孙皇后。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非常恩爱,所以对这个女儿也格外宠爱。正因为如此,长乐公主在历史书中曾数次出现。

长乐公主13岁那年,下嫁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

长孙无忌既是唐朝的开国大功臣、当朝宰相,又是长孙皇后的兄长,地位显赫、富贵至极,将心爱的女儿嫁到长孙家,实在是最合适不过了。

眼看爱女将要出嫁,李世民心里既高兴又不舍,在为女儿筹备嫁妆时,他忍不住想要多给一些,于是便下令要在礼制上提升规格,至于嫁妆,则要比永嘉公主出嫁时的嫁妆多一倍。

永嘉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姐姐,是长乐公主的姑姑。

当初永嘉公主出嫁时,正值唐朝开国初期,国力还不雄厚,陪嫁自然不可能太多。

李世民的旨意下达后,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表示支持。这毕竟是皇帝的家事,大伙不愿多掺和,生怕惹得皇上不高兴。

谁知,魏征看不下去,坚决表示反对。

魏征的话很直接:“汉明帝曾经说过,自己的儿子怎么能高贵过先帝的儿子呢?难道陛下你的女儿就要高过先帝的女儿吗?”

这一句话,让李世民根本无法反驳,他沮丧地回到后宫,把这件事告诉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个非常明事理、以大局为重的贤德之人,她不仅没有生魏征的气,反而还劝李世民听从魏征的谏言,毕竟国家法度高于国君私情、而广开言路远比给公主多加陪嫁要重要得多。

后来,长孙皇后还特地派人给魏征送去赏赐,希望他能保持正直的态度,继续尽心辅佐皇帝。

就这样,在魏征的反对和长孙皇后的劝解下,李世民只好打消了为长乐公主添置嫁妆的念头。

不过,毕竟是皇帝最心爱的女儿,长乐公主的婚事举办得格外盛大隆重,直到多年后,还给人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印象。

长乐公主再次出现在史书中,是在出嫁8年后发生的一件事中,这次,同样和李世民所做的一个决定有关。

但凡做皇帝的,没有几个不想着让江山永固、让天下永远属于他家。李世民也不例外。

为此,他甚至想要像西周时期那样,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宗室子弟,然后让子孙后代世袭。

这明显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如果真的采取这样的制度,那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科举制度还有什么意义?

谁能保证不会再出现西汉时期的“七王之乱”、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

李世民这样干,别说大臣们不乐意了,就连长孙无忌这样的勋贵大臣和李氏宗亲们也心怀不满。

毕竟,皇室子弟向来养尊处优,谁都不愿意离开京城去外地受苦。

所以,李世民刚一下令,底下人便极力反对,但是这一次,李世民铁了心,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想法。

实在没办法,长孙无忌只好请儿媳长乐公主出面,进宫劝说。

自家人说话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长乐公主见到父亲后,将皇亲们的心里话和大臣们的意见一一说给他听。

最终,在众人的反对和女儿的劝说下,李世民只得下旨停止分封。

在这个重大事件上,长乐公主立了大功。

然而,遗憾的是,就在贞观17年,这位在万般宠爱中长大的公主突然病倒,李世民心急如焚,派遣了大批太医给女儿治病,可惜,长乐公主没过多久还是离开了人世。

根据后人的推测,长乐公主应该是遗传了母亲的哮喘病,长孙皇后就是因为哮喘病早逝。

爱女暴病而亡,李世民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他特地把长乐公主安葬在距离昭陵最近的地方,生前不能久伴,希望爱女死后也能偎依在父母身边。

由于是猝死,而且当年便下葬,所以长乐公主的墓建造得比较仓促,就连壁画都是画工们赶工制作的。

尽管如此,长乐公主的墓葬规格和精美程度还是要远比其他的皇亲贵族要高。

按照以往的惯例,不管是皇子、公主还是妃嫔,墓都只设一道石门,但是,长乐公主的墓中却有三道石门,几乎是以太子之礼的规格下葬,而且在昭陵目前发掘的陪葬墓中,唯一出现两道阙楼图像的便只有长乐公主墓这一个,可见长乐公主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着实不一般。

遗憾的是,当考古学家们打开陵墓时,只见里面杂乱不堪,处处都是被挖掘、损毁的迹象,壁画大多数残缺不全、放置着长乐公主尸体的棺床上只有东边的两块石条还在原来的位置上,其他的石条不是被撬起来就是被打碎,零零散散地分布在乱砖之中。至于陪葬的宝物,大部分被盗墓贼们洗劫一空。

更令专家们感到气愤和痛心的是,找遍墓内,都没有发现长乐公主的遗骸,石门处只残留着一些被大火焚烧的棺木朽块。

据推测,墓室里光线比较暗,盗墓贼们潜进来之后,为了照明,便把棺材给点着了当柴火烧,离开的时候,他们又丧心病狂地将墓主人的遗骸给一起烧毁了。

看到几乎被破坏殆尽、尸骨无存的墓室,考古专家们忍不住骂道:“盗墓贼实在是太过无耻,禽兽不如!”

长乐公主死的时候只有23岁,她生前备受父母宠爱,婚后又和丈夫夫妻恩爱,在关键时刻还能为国家大事出力,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也圆满顺遂。若是李世民知道自己心爱的女儿在后世竟然遭到如此粗暴的对待,该是多么的悲愤啊!

结语

1991年,在经过5年的清理和修复后,长乐公主墓正式向公众开放。

同样是挖墓,盗墓者是以获取金银宝物为目的,而考古学家则是要还历史原貌、用实物说话。

文物属于全社会,若是没有盗墓贼的肆意破坏,或许考古学家们能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利剑高悬,征途漫漫,希望国家能推行出更加行之有效的防盗墓措施,希望世间再无盗墓贼……

参考文献:

[1]陈志谦. 唐昭陵长乐公主墓[J]. 文博, 1988(3):2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长孙   永嘉   石门   长乐   墓道   公主   墓室   众怒   墓穴   陕西   壁画   禽兽   唐朝   皇后   无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