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出土一奇特墓砖,韩国急忙发声否认,墓砖上有何玄机?

韩国,在我国又称为棒子国。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朝鲜王朝觐见乾隆帝,便已“喜获”棒子的称号,意味“愚昧无知的人”。

由此可见,对这帮文化窃取者,从很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便没什么好感。

一直以来,在“韩国文化源自于中国”这个认知观念上,韩国一直都呈否定态度。过去的几十年,在发布的各种荒谬言论中,韩国恨不得将自己包装成中国、日本乃至整个东亚人的祖先。

即便面对中日群嘲,韩国却依然开启自嗨模式,将原本的文化入侵彻底转变为文化掠夺。

然而,历史虽不会说话,文物却是会说话的。

2014年,中国北京的一座古墓面世,看着十分普通,没想到却惊动了韩国历史专家,随后断然否认,脸色更是难看至极。

“那墓地绝对不是真的!”

这奇葩的反应,又引得无数国人耻笑。

那么,考古专家究竟从墓地里挖出了什么,让韩国历史专家“谈墓色变”?这块普通的墓葬,又同韩国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意外发现的墓地

2010年,在进行房屋改造的北京大兴区黄村镇三合庄村施工现场。挖掘机,起重器,轰鸣不断。

突然,挖机上的师傅接到命令:先停止作业!他纳闷地跑下去一看,哦豁,竟然像是挖到了一座古墓。

北京作为五朝都城,在施工现场发现古墓并不算什么新鲜事。施工单位也熟门熟路地保护好现场,又派人去文物局请专家过来。

考古专家赶到三合庄村后,立即进行一番细致勘探,但由于墓葬年代久远,一时间并不能判断墓地具体属于哪个朝代。

可此地距离地铁站还不到2公里,人员繁杂,文物专家们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便是对古墓进行文物挖掘与保护。但直到2014年10月10号,历经4年时间,才将古墓大致勘探完毕。

经过清点,专家发现此处的墓葬共有129座,但令人惊奇的是,据专家考证,这座古墓根本没有具体的朝代。

其中历史最久远的,当属具备东汉特色的“砖椁墓”,其次是刻有明确纪年的北朝墓地,接着是经过对比“室内装潢”风格而判断出来的唐朝墓葬,最后是根据墓地壁画特色推断出来的辽国墓。

大墓叠小墓,由于时间跨度大,有的甚至还是“上下铺”。

一百多处墓地,按照数量来说,北朝的最少,不超过10座。但是在北京之前发现的珍贵墓葬中,有明确纪年的北朝墓地,仅仅只有一座。显然三合庄的这次考古是一次重大的发现。

在其中一座北朝墓中,专家先是发现了现场遗留下来的一些破碎陶片,根据粗糙的花纹推断,这是一座十分普通的墓地,墓主人生前应当算不上大富大贵之家。

但就在出土的一堆“破烂”中,有一块砖头格外引人注目。

此砖砖身刻有铭文,准确记载了墓地主人的信息。墓主是一个名叫韩显度的男人,祖籍乐浪郡朝鲜县,葬于元象二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年号)。

“元象二年,四月十七日,乐浪郡朝鲜人韩显度,铭记”——《北京大兴古墓群铭文·北京日报客户端》

也正是这块砖头的出土,让韩国人彻底坐不住了。

让韩国人破防的“乐浪郡朝鲜县”,究竟是什么存在?

众所周知,汉朝时期实行郡县制,乐浪郡是汉武帝于元封三年(前108年)所设。

至于乐浪郡在哪个位置,通过那块大兴墓群铭文后缀的朝鲜县,基本也能猜出来了。其位置就是在今朝鲜半岛。

但问题是,当时朝鲜半岛的人,在北朝时期为什么会葬入了中原腹地?

实际上,按照中国古代史书记载,最早期的朝鲜被称之为“箕子朝鲜”,是商朝灭亡后,商王室子弟箕子因不愿服从周朝统治,带着残余力量远渡朝鲜半岛,并在那里建立了箕子朝鲜王朝(另说武王姬发分封朝鲜给箕子)。

不管哪个说法是正确的,箕子朝鲜是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汉代伏生所作《尚书大传》、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等均有此事。但时至今日,韩国却不愿意承认这段历史。

相较于箕子朝鲜,他们更情愿相信古朝鲜的建立者是神的后代。但是对古代的朝鲜民众来说,由于他们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所以坚信箕子朝鲜的存在。

而箕子朝鲜之后,韩国人才认为这是真正“有史可考的时代”,这里便要提到那位终结箕子朝鲜的能人卫满了。

汉高祖时期,燕王卢绾因个人私欲同匈奴勾结,高祖一气之下撤了自己这位发小的王位,甚至下了追杀令。

卢绾只能带着一众部将亡命匈奴,自封为东胡卢王,而卫满便是卢绾的部将之一。

原本跟着卢绾的卫满也能吃香的,喝辣的,但倒霉的是,刘邦驾崩后,卢绾也在惠帝元年死于匈奴。

卫满心知大汉和匈奴都非他久留之地,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收编部队,穿上胡服掩人耳目,渡过浿水(今朝鲜大同江,汉朝燕地同朝鲜之间的边界),投靠了箕子王朝。根据《史记》记载:

满亡命,聚党千余人,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史记·卷一百一十五·朝鲜列传》

彼时箕子王朝的统治者名叫箕准。卫满为了能在箕子朝鲜站稳脚跟,自请镇守在朝鲜西边,招收汉朝亡命之徒守卫朝鲜。

箕准听闻,大喜过望。拜卫满为博士,让他驻守西边抵御汉朝。

拜为博士,赐以圭,封之百里,令守西边。《三国志·魏书·卷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

可箕准没料到,自己这是在引狼入室。

卫满心思活络,也同样有野心。他利用在朝鲜以西招收汉朝流民的机会,逐步扩大自己的势力。

公元前194年,经过短短一年时间的累积,卫满觉得自己羽翼已经丰满,是时候占山为王了。

于是,卫满就传递假情报,谎称大汉朝要派军攻打朝鲜。

箕准一听消息,当下慌了神,小小的朝鲜如何是大汉王朝的对手?于是,箕准甚至完全没想起来查验情报的真伪。

正当箕准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时,卫满又献计:申请率军返回都城,护卫王都。

只考虑自己安全的箕准,赶紧满口应下,他满怀希望期待着护卫军的到来,完全没做军事上的准备。最终结果也显而易见,卫满轻松灭亡了箕子朝鲜,卫满朝鲜由此诞生。

卫满是汉人,因此,他成为朝鲜半岛北部的王后,自然也将中原文化带入朝鲜。

而在对汉朝的态度上,卫满也深知自己没有与之相抗衡的能力,只能以外臣身份,帮助汉朝镇守边疆,于此同时,借助同汉王朝之间的睦邻关系,狐假虎威,倒也镇压了不少周边小国。

卫满朝鲜这一蛰伏,便从汉惠帝时期,蛰伏到了汉武帝时期。卫满朝鲜的当家人也从卫满,变为卫满的孙子卫右渠。

而一场汉武帝同卫右渠之间的战争,也在悄然的酝酿中。

卫右渠此人也有自己的野心,在打压周边小国的同时,他也不忘继续招收汉王朝的流民,并承诺给予丰厚待遇,经年后,还真给他招收到了不少汉朝流民。于是这位的心也大了。据《史记》记载:

“元封二年,汉使涉何谯谕右渠,终不肯奉诏。”——《史记·朝鲜列传》

按照汉王朝的规矩,卫满朝鲜身为汉朝的附属国,王该觐见汉朝皇帝,但卫右渠不仅自己不朝见汉武帝,甚至当周边小国想要对汉朝纳贡,卫右渠也从中阻拦。

真番旁众国欲上书见天子,又拥阏不通。——出处同上

卫右渠自己不去,汉武帝还能睁只眼闭只眼,但他阻碍小国纳贡,这怎么能忍?于是老虎发了威。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大手一挥,决定出兵征讨朝鲜。

当时的汉朝,经过早期的与民休息以及文景之制,国力正是最强盛的时候,再加上已经大破匈奴,军事力量也达到了顶峰。卫右渠此举无疑是拿鸡蛋碰石头。

不过一年时间,卫氏朝鲜兵败如山倒,卫右渠更是在逃亡过程中,被部下伺机杀害,卫满朝鲜由此灭亡。

而卫氏朝鲜的领土,就此成为汉王朝的一部分。

于是,汉武帝先是在卫右渠的领土上置乐浪郡。至于那些曾经依附于卫满朝鲜的小国,也被收置在汉朝麾下,以乐浪郡为首,真番国为真番郡,东秽貊地区为林屯郡,沃沮为玄菟郡。

汉四郡新鲜出炉意味着,朝鲜半岛北部的统治权尽属汉王朝。

这便是大兴古墓铭文上乐浪郡的来历。

但为何铭文上那个叫韩显度的北朝朝鲜人,却要葬在北京大兴呢?

气到要跳脚的韩国人

这还涉及当时政府的迁居政策。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设乐浪郡后,中原在此地统治了几百年。但实际上,朝鲜北部的高句丽一直对此地虎视眈眈,虽不敢大举用兵,但也多次派兵骚扰中原。

高句丽伺机而动,这一等就是整整400年,还真让他们等来了时机。

高句丽壁画

公元291年,中原爆发八王之乱,北部的高句丽南下作战,趁火打劫,并最终完全将乐浪郡抢了过去。本就动荡不安的中原王朝,哪有精力去管辖乐浪郡?

由于当年卫满朝鲜招收汉朝流民去往朝鲜定居,使得后来的乐浪郡存在不少中原居民。从骨子里来说,他们依然承认自己是中原人。

于是,战乱年代,不少乐浪郡的人又开始往回迁移,并逐渐在北方有了固定居所。但这帮人身上却也被冠上一种称号——“朝鲜民”。

而在生产力低下,婴儿夭折率极高的古代,对国家来说,人口都是极为珍贵的。这份人力,中原的统治者自然不愿意浪费。

一直到北魏时期,拓拔焘统一北方前,终于将这一批朝鲜民迁居到一个叫肥如的县城(今天河北卢龙县境内),并在那里重新设置了一个朝鲜县,距离如今的北京并不远。

如此一来,韩显度这个曾经的乐浪郡人,葬在北京大兴区也就不是啥奇怪的事情了。

不过韩显度的存在也让一件事情变得无可否认起来。

从公元前108年,到八王之乱结束,此间400多年时间,乐浪郡都是当时受中国统治的辖区。这似乎使“朝鲜曾长期是中国的一个郡”,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只这一点,便让心高气傲的韩国人气到跳脚了。毕竟近些年来,他们总想通过各种“史料”考据,撇清和中国的关系。

于是,当大兴古墓发现后,韩国历史专家集体矢口否认,并一再声称墓砖是假的这一说法。

也是,“历史悠久”的韩国,“聪明机智”的韩国人,“具有民族优越感”的棒子,古时候怎会被中国统治了四百多年?甚至如今的韩国人,还有极大可能是卫满朝鲜时期迁居至朝鲜半岛的中原人的后代?

于是,韩国人就拿出一副“只要我不承认,这事就是假的”的态度。

所以,因为古代的高句丽国土曾分布在我国东北边疆和朝鲜半岛北部,经过韩国杜撰之后,却变成了韩国曾经统治过中国。于是后来,便有了中国传承千年的很多东西,都有韩国妄图从中插一脚的痕迹。

结语:

过去这些年来,不少研究历史的韩国教授试图通过所谓的古文献研究,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而这种自欺欺人的态度,对韩国的青少年,显然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文化“自信”到极度,就成了文化自负,偏生这文化是他们偷来的。

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抹杀不了,也窃取不了的。韩国的种种举措,无疑是那跳梁的小丑,撅腚的孔雀,丑不到自己,却能丑得别人不忍直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韩国   汉王   朝鲜半岛   史记   王朝   奇特   朝鲜   中原   汉武帝   汉朝   玄机   墓地   年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