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留在风雨中

那天在大青山公园,在名人纪念广场,足足等了八个小时想你与我见个面,哪怕能谈个十分钟也可以,结果还是把我一个人滞留在南国的冷风细雨中。

在中国,在江南省城,一旦过了立春的节气,我的心中就希望春姑娘能跑着跳着,早点登上大舞台,只是迎来的多是淅淅沥沥的阴雨天,天气阴冷不说,出外旅行更不方便。结果呢,还是早早回到旅舍,觉得还是服务员来得周到和体贴,后脚跟开裂出血的双脚套上她亲手递过来的毛线鞋,就感觉不到撕裂的痛,柔弱的身体在厚厚的棉被簇拥下,就可以承受窗外凛冽的寒风,然后开启床头灯,让嫩黄、微弱的光线照亮内心的世界,让我可以无拘无束地进入现代作家梁实秋、周作人和曹聚仁的“圈子”,比较他们眼中的冬与春。

在风雨中等待

梁实秋笔下北平大清早的冬景,乌鸦、喜鹊、麻雀和寻食的鸽子纷纷登台,最后才写了一笔富有情趣的风筝,让人觉得还在黑夜里徘徊的北平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周作人在《北平的春天》谈到春的经验都是与游相关的。古人以鸟鸣春,他觉得惟有水与花木一定不可缺少。他以扫墓和花市为例。他写日常生活,当时无人可以匹敌。在《故乡的野菜》一文中先写妻子从北平西单市场买菜回来提及有荠菜在卖,然后自然而然想到了浙东绍兴有关荠菜的传说以及故乡人的实在劲——“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还提到了一些保持古风的人家用茧粿(一种黄花麦粿)作清明扫墓供品和可以采嫩茎炒食的紫云英。出生于通化乡老家的曹聚仁笔下的冬与春似乎要丰富的多,因为懂得世间冷暖的他,既敢爱也敢恨,他心里装有国家、父母、爱人和百姓大众。

经常想啊,在一百年前(1921)杭一师,如果少了金东那个写《孝道》的施存统,“一师风潮”这场运动是否还会发生?如果再少了担任学生联合会会长之一的曹聚仁,这场风潮是否不会那么抗争激烈?

又想啊,在九十年前(1932)的淞沪会战,如果不是这个孙元良几个爱国将军指挥,沪上国军战士坚守的时间是否会缩短?如果曹聚仁不从书斋里走出来,又会是谁来撰写数量如此众多的战地通讯和军事评论?

更想啊,同样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如果没有鲁迅先生的口诛笔伐,梁实秋在当代人的头脑中形象是会好些,如果再少了一个作家曹聚仁,我还会不会更深入地了解当时上海文坛的实际情况,估计那场“无硝烟的战争”火药气之浓烈,一点也不比真正的战场低。

郁金香独自开放

那么你呢,也算是曹聚仁老家的人,怎么整日整夜缩头乌龟似的,连从家里出来与我见个面都害怕,难道真的能把你吃了?我是一个弱女子啊,体重不到九十斤,人有多清瘦就有多清瘦。我是一个有作家梦想的农村妇女呀,在微信中看到你撰写的异彩纷呈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不管不顾地前来江南小城当面请教,可你就是找各种借口不愿意来见我。

你的真情呢?不是说你也一直想见到我吗?说阅读我的文章就像看到人世间还有一股暖流始终存在着,亲情如红炭,乡情如篝火。

你的承诺呢?不是说你在已本地负责贫困县结对工作了吗,怎么又去金华城与新婚的儿子、儿媳相会?让我在你曾经工作过的县城逗留了一整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大青山   浙东   花市   北平   荠菜   清瘦   江南   风潮   笔下   风雨   作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