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巾帼红 李美群:“马前托孤”毅然赴疆场

1982年,兴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一位老人绕着《马前托孤》雕像仔仔细细地端详良久后,双手轻轻地抚上雕像,渐渐地眼泪滚了下来,嘴里喃喃自语:“对不起,我来晚了”。

那《马前托孤》讲述的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与跪着的老人又有何关系呢?

雕像上骑在马背上,一手托着襁褓,一手拉着马缰的年轻女子,叫李美群,是兴国城郊塘头村人,刚出生没多久,父母就因家境贫寒将她送给了别人。

好在养父母对她很好,长大后,将她送往私塾,读了三年的书,后来养父母过世,她不得不辍学回乡务农。

1928年,红旗首次在兴国县高高飘起,17岁的李美群响应新政策的号召,大胆的走出家门,与同坝南乡的裁缝钟延章自由恋爱,很快就成立亲。

1929年4月,红四军第三纵队来到兴国发动群众加入革命,李美群夫妻双双投入了轰轰烈烈的革命中。

6月份,国民党滇军张与仁率部来到兴国县,使得红军根据地被迫转移到敌人势力较弱的乡下,配合游击队做敌军动员工作。

有文化的李美群作为妇女干部,在洪门、坝南一带秘密组织妇女成立“白军士兵运动委员会”。

这群妇女,在她的领导下经常三五成群地背上竹筐,以采摘猪菜、捡柴火为借口,靠近白军驻扎的附近,贴标语,发传单。

她们找机会跟白军士兵对话,“小兄弟,你讨了老婆没有?”“你们长官给不给你们发饷银啊?”等问话。而这些对话,令远离家乡的白军士兵特别扎心,无言以对。

不仅如此,兴国有个很好传统,那就是唱山歌。李美群就利用优美的山歌曲调,将革命道理编成山歌。

比如她们会唱“树要正来根要正,/改恶从善投红军,/愿当红军也欢迎”。

这些山歌在漫山遍野歌唱,带着兴国特有的口音,就像是一把勾魂刀,使不少白军被感化,放下武器弃暗投明。

李美群除了搞宣传工作,还负责根据地的武物资运输,又称为“兵运”。

她们化妆成小商贩进城,带着乡下特有的农产品和油炸果子,烧酒等,到县里四处转悠叫卖。

由于白军军饷经常被克扣,闻到香味想吃又没钱的,他们就用子弹跟她们进行“果弹”交易,两不吃亏。这就能为根据地补充子弹,打退了白军,县政委为此还特意嘉奖了她领导的“兵运”小组。

1930年起,国民党开始对江西苏区发动围剿,李美群依旧带领着“兵运小组”,物资,运送干粮。

不幸的是,在第三次反围剿,李美群的丈夫钟延章在战场中弹身亡。那个年代,没有留给大家伤春悲秋的时间,她痛哭一场后,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带着物资赶往驻地,为战士们缝补,烧火,做饭。

1932年,继续组织妇女活动的李美群,在长期的宣传活动与省委组织部干部倪志善,产生了深厚的革命感情,重新组建了家庭。

随后,时任江西省委妇女部长的李美群,受省委委派到兴国巡视并指导动员招兵工作。

最为感人的是,在李美群的动员下,新婚丈夫倪志善,前夫的哥哥和自己的弟弟李启焕也先后加入了红军。

因为李家只有一个男孩,一开始父母是反对的,但是李美群与父母聊起过去贫困生活的根源,目前的革命前景,最终,父母高高兴兴地送儿子参加了红军。

人们还把这故事改编成红歌,到处传唱,这就是流传很久的《送郎当红军》,歌曲中的“送郎当红军,切莫想家庭,家中呐事务呀,妹妹会小心!”唱的就是李美群送郎上战场、劝弟上前线的故事。

而李美群这一送引发了兴国县的扩红热情,全县出现了父送子、妻送父,兄弟齐当兵的热潮,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都报名加入了红军的队伍。

1934年1月15日,李美群在老家生下女儿,取名为钟全列。随之,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开始,面对步步紧逼的敌人,战局越来越紧张,李美群也接到了组织的归队通知。

李美群看着尚未满月的孩子,左右为难,一边是自己的亲生骨血,另一边是革命事业,最终还她咬咬牙,决定将女儿托付给老乡照顾,独自一人骑上战马返回宁都,投入战斗中。

而这一去,母女俩再也没有机会见面。

1935年1月,由于红军发围剿的失败,苏区大部分县城被敌军占领,李美群也在一次敌人的强攻下,弹尽粮绝被俘。因叛徒出卖,李美群的身份曝光,被作为重要的政治犯押送到南昌。

在监狱里,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李美群都是咬紧牙关,没有泄露我党任何消息,审讯无果的反动政府,无奈之下,只好判了她12年的有期徒刑。

但因李美群长期遭受非人的折磨,身体早已经垮掉,1936年春暖花开时,25岁的她病逝在狱中。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李美群,兴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以她的故事为原型创作了《马前托孤》雕像。而雕像中的婴儿,直到1979年,才了解到自己身世和母亲的英勇事迹。

1982年,与母亲分别50年的钟全烈,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纪念馆。

她看着雕塑家们为母亲精心创作的雕像,抚摸着档案里母亲的遗像,再想到自己,离开母亲后,跟随养父母到处躲藏的日子,痛哭流涕,她哭自己自幼就失去母亲,哭母亲的伟大。

“马前托孤”的故事令人动容,一头是含泪托孤,一头是义无反顾地奔向革命的道路,这种“为大家,舍小家”的伟大情怀,是我们后人永远铭记的。

因有了他们的义无反顾,才有了我们今日的繁华,向英雄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兴国县   疆场   养父母   党史   山歌   巾帼   根据地   纪念馆   雕像   红军   妇女   母亲   故事   李美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