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汪精卫儿子回国扫墓,看到父母跪像后说了啥,是何感受?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血流成河的过去,是我们一直不愿意回想的,尽管历史的车轮一直在往前,但总有些人和物件替我们记录着过去的黑暗。

汉奸汪精卫已经身死,可是他带给人们的愤怒不可能被消弭,就算是看着汪精卫故居前以石像铸成的汪精卫夫妇跪地像,都无法抵消中国人民心中的恨。

2005年的时候,汪精卫的儿子亲眼看到了自己父母的石像,忍着眼泪咬着牙说出了九个字,他到底说了什么呢?

说到汪精卫,“汉奸”是他的代名词,人们记得汪精卫替日寇做事,也记得汪精卫手下死去的中国同胞,却不了解汪精卫真正的故事。

汪精卫为日寇做事的事情在国内传播开来,大批热血青年为之愤愤不平,此时在南京办公的汪精卫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到了死亡的边界线。

只听三声枪响,一个人便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个人就是汪精卫,他正在南京中央党中办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遭到暗杀。

因为枪击是突然而来的,其他人都被吓得愣在原地,根本无法保护汪精卫,直到发现汪精卫已经到倒地之后才赶紧把他送到医院

好在一条命是保了下来,只是有一枚子弹在汪精卫的脊椎中,以当时的医疗水平来说,根本不敢随便动手术,便成了汪精卫身体处事的隐患。

时隔第一次暗杀没有几年,汪精卫就受到了第二次暗杀,这一次的凶手直接闯入了汪精卫的住所,摸着黑对着汪精卫的卧室开了几枪。

这一次汪精卫比较幸运,有人替他死了一遭,当日正好汪精卫的好友做客,住在了汪精卫的卧室。

这两次的刺杀对汪精卫来说,惊吓不小。晚年时期的汪精卫是个贪生怕死替日寇卖命之徒,可是年轻时候的汪精卫是个心有鸿鹄之志的少年,那他为何会走上替日军卖命的道路呢?

汪精卫1883年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虽然还有其他的亲戚,但是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哪个家庭愿意多添一双碗筷

从小在压抑的环境之中长大,让汪精卫知道了只有锄出头才能改变现状。汪精卫虽然不是天才,但也算普通人里的佼佼者,不仅考中秀才,还当上了讲师。

只是,他一心的报负并不想耗费在教授学生身上,他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可以去日本留学的机会,并且在这一次的日本之学中认识到了孙中山

孙中山是当时一众热血青年的榜样,自然也成了汪精卫跟随的对象,他加入了同盟会,一心想要出人头地。

可是过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讲师的汪精卫到了日本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他的优秀只存在于那一片小地方

汪精卫一直都是个争强好胜的人,他想要在一众比自己优秀的人之中拔尖,就要有所作为,接着汪精卫做出了一个决定,刺杀清朝摄政王

结果可想而知,不仅刺杀没成,还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监狱是黑暗的压抑的,让汪精卫原本就有些问题的心理变得更加病态,什么出人头地,活下来才最重要。

离开监狱之后,汪精卫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做事从来都是以“和”为主,绝对不危害自己的生命,在那个日军势力较强的年代,汪精卫直接选择投奔日军。

人的改变往往是在经历了重大变故之后,汪精卫的贪生怕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导致的,不过,这些都无法掩盖汪精卫的罪行。

有一句老话说,落叶归根,汪精卫死后也想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她的妻子陈璧君完成了汪精卫的愿望,将他葬在了梅花山。

只是汪精卫死后也没有得到安宁,气愤的国人直接砸毁了陈璧君给汪精卫的混凝土保护罩,将汪精卫的遗体烧的一干二净。多年之后还制作了他们夫妻二人跪地的石像。

汪精卫的孩子们也不好过,国人们的愤怒朝着汪家人喷涌而来,他们只能选择逃跑。

一直到2005年,汪精卫的小儿子汪文悌重回故乡,才再见过去生活的地方,他看着父母的跪像,眼眶不禁红了起来,他的脑海中是自己儿时父母的陪伴,也有愧疚,他说:“做错事,就应该受惩罚。”

汪文悌深知父亲的罪孽深重,更加明了心中对国家的大义。汪精卫对人民造成的伤害无法更改,对国家的伤害更无法抹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同盟会   父母   贪生怕死   日寇   石像   汉奸   南京   日本   日军   监狱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