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乡土志:一本难得的百年前的乡土教育读本

宁阳县凤凰山近照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诗人艾青

艾青的这两句诗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广为传诵。它所表达的是诗人对大地母亲那种发自内心的深情之爱。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史的国度,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无不仰赖于脚下的土地提供了衣食之源。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生于斯长于斯,没有土地,没有衣食之源,无异于没有了生命。对于土地,世世代代的人们都怀着感恩之心,倾注了浓厚的感情,倾注了无限的热爱,于是才有了“大地母亲”的称谓。

山河流转,世事变迁。无论身居何地,人们对于自己的出生之地,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这便是乡土情结。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历史,都有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附着其上的印记。因此也便有了乡土文化,带着世世代代的生命信息,文化信息。基于此的文化之光,才得以照亮过去,照亮当下,照亮未来。

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弘扬。从人类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来看,乡土文化在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甚至可以说,乡土文化是文化之根,是文化之魂。历史上,多地都有乡土志,作为地方志书,有助于人们对家乡的历史、地理、物产等,有清楚深入的了解,进而产生“爱乡之观念”,人有爱乡之观念,才可逐步树立爱国之心。因此,儿童识字学习,乡土志便是对其进行爱家乡、爱国家等思想启蒙教育的好教材。《宁阳县乡土志》便是这种思想观念的产物。

光绪三十三年版《宁阳县乡土志》

宁阳县乡土志

《宁阳县乡土志》,是宁阳历史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地方志书,与《宁阳县志》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所区别。

据《宁阳历史文化大观》介绍,《宁阳县乡土志》,编纂刊行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提倡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前夜,按照《部颁乡土志例目》,奉饬编纂《宁阳县乡土志》,全志两万多字,共一卷。该志由曹倜主持编修,李椿龄、张云渠撰稿,编纂宗旨‘系备初级学科之用’,使学生幼时‘以乡土志为教’,培养其‘爱乡之观念’,以逐步树立爱国之心。全志分历史、地理、物产、商务四部分。历史包括建置、政务、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宗教、实业;地理包括境域、区划、治所、古迹、祠庙、坊表、桥梁、市镇、学堂及山、水、道路等;物产包括动植物、矿物天然产和动植物、矿物制造产;商务有手工业、商业”。

由此可见,这部《宁阳县乡土志》,是清朝末年提倡新学制、废除科举制的背景之下,按照《部颁乡土志例目》编纂而成,其宗旨是作为教材供初级学科之用,使学生幼时“以乡土志为教”,培养其“爱乡之观念”,进而逐步树立爱国之心。

宁阳县乡土志

《宁阳县乡土志》主持编修者曹倜在该乡土志《跋》中这样写道:“初级小学历史、地理、格致三科,皆从乡土入手。盖以童稚知识未开,必须举目前浅近之端,切实指点,乃能心领神悟而徐以牖其聪明。且欲使人人有爱国之心,必先使於幼时知有爱乡土之心,以乡土志为教,则所以生其爱乡之观念也”。这就把以乡土志作为初级学科教材的缘由及其必要性说得十分明确而中肯了。

儿童时期,知识未开,教育先不必从宏大遥远之处入手,而一定要从目前浅近入手,加以切实指点,让儿童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地方去心领神悟,在此基础上,渐渐地开启智慧。并进一步说明,要使人人有爱国之心,一定要先让其在幼小的时候有爱乡土之心,用乡土志进行教育,借此让儿童培养起爱乡之观念。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这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对于现今儿童教育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宁阳县乡土志》

“《宁阳县乡土志》当时以内容最简易、语言最通俗、层次分明、抉取精当而在各州县推广。在课堂上与国文、算术、修身等构成必修科目,共同取代了昔日的“五(经)四(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对旧塾馆‘子曰诗云’形成较大冲击。现存宁阳县档案馆、泰安市档案馆(复印本)、山东省博物馆、图书馆、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宁阳历史文化大观》)

近年来,随着笔者对本县及周边县市历史文献的涉猎,发现县志、乡土志、族谱、文物碑刻等,记载了太多的地方历史沿革、历史事件、人物传记、风俗土物、自然地理景观、人文景观等等,是学校教科书中所见不到的,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那些于教科书中难以见到的历史史料中,我们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了解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辩证地、历史地看待过去,正视当下,建设未来,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必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如果有条件,我们可以重新编纂县乡土志,以乡土教材、校本教材的形式,作为学生辅助学习资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生其爱乡之心,进而增其爱国之心,应该大有裨益。

《宁阳县乡土志》

《宁阳县乡土志》跋

光绪三十三年版《宁阳县乡土志》,江阴曹倜为之题跋。文中说明了编纂背景、缘由、宗旨、原则及过程,亦可见曹倜对该乡土志的考究、精细、完备及意义十分满意。正文如下:

乡土志之作,所以备初级学科之用也。谨案奏定学堂章程,初级小学历史、地理、格致三科,皆从乡土入手。盖以童稚知识未开,必须举目前浅近之端,切实指点,乃能心领神悟而徐以牖其聪明。且欲使人人有爱国之心,必先使於幼时知有爱乡土之心,以乡土志为教,则所以生其爱乡之观念也。

宁邑於前年奉饬编辑乡土志,适前令更调频仍,未暇举办,余莅任后乃进马绅殿杨等商榷之。宁邑旧志失修已久,时代既远,事实多有变迁,且按之所颁例目,亦多未赅,不足藉为依据。谕各社正杜绅凤仪、仲绅统贤等,各就其乡采访,而请李广文椿龄、张孝廉云渠任编纂之役,校勘者则骆少尉观云、李绅尚友、李生尔翰也。是志既为初级学科之用,事固贵乎翔实,义则取乎简明,编既竟为之逐条考核,颇能不冗不遗,余喜初级教科之得有善本也,缀数语於后。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江阴曹倜识

————

(参考文献:《宁阳历史文化大观》,2013年版;《宁阳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三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宁阳县   宁阳   乡土   光绪   浅近   爱国   幼时   读本   观念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