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皇宫有一账本,邓艾一看,终于明白诸葛亮为什么救不了蜀国

提起历史上的智慧之人,那肯定少不了“多智近乎于妖”的诸葛亮,“天下三分《隆中对》”、“草船借箭”、“七星台上借东风”…

无论是在演义还是在真实历史中,诸葛亮的智慧几乎总是排在了第一梯队的。

但即使是如此多智的诸葛亮,却也是有着他的意难平,那就是虽六出祁山却至死也没有匡扶汉室,只能带着满腔悲痛于五丈原抱憾而终。

是他的智慧不够吗?是真的“天助尔曹不助刘”吗?是他给刘禅举荐的郭悠之等人不行吗?为什么诸葛亮不选择休养生息、发展力量,而是硬要六出祁山多次和曹魏交战呢?

这个问题在当时几乎很少有人明白,直到蜀汉灭亡之际,邓艾得到了刘禅的一本账簿,此事才终于为人们恍然大悟。

坚持进攻的结巴

建安十三年,攻克荆州的曹操开始掠夺最为重要的财富——人口。

在被下令北迁的荆楚百姓中,却就有这么一个小结巴,这便是邓艾。

到了汝南之后的邓艾,虽有才学,却因为口吃而不被重用,只是被派去看守粮草仓库,但邓艾却深知自己的才能远不止于此,每每外出见到险峻地势,总会登高远眺,指出此处可为军营、此处可设伏兵,一番高谈阔论,引来的不是“这孩子真有才”的赞叹,而是“这孩子没吃药吧”的讥笑。

邓艾对此毫不在意,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但邓艾这只鸿鹄飞的却有些慢,近二十年才当了一个典农功曹,一直到一次去洛阳汇报工作,方才遇到了自己的人生转机。

这次洛阳之行,邓艾遇到了司马懿,一番考问之后,司马懿深觉邓艾虽然口吃,但腹中却有着真才实学,便将他留用身边,升任尚书郎,负责屯田。

此时诸葛亮已经病逝,蜀汉和曹魏之间有了相对和平发展的时间,司马懿对此是求之不得,毕竟“天下十三州,魏占其九”。

可诸葛亮的后继之人姜维却也不是易与之辈,很快便又调集兵力,开始了新时代的北伐。

此时司马懿已经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这“三马食槽”之势愈发明显,邓艾作为司马懿一手提拔的后起之秀,也是被外放掌握了军权。

甘露元年,邓艾和姜维交战于段谷,此战邓艾大获全胜,打了一个漂亮的防卫战,从此之后,邓艾、姜维这对宿命之敌便屡次交手。

终于在景元四年,曹魏下决心一举伐蜀,三路大军齐头并进,而邓艾统领三万人马,和姜维的主力交战,诸葛绪三万人马,来包抄姜维后路,钟会十余万人马,强攻汉中,直捣成都。

这本来是一个很完美的战略计划,但是到了战场上,钟会想独揽大权,竟然以诸葛绪畏敌不进,延误战机为借口,直接将他拿下了,就这么被姜维抓住机会,挡在了剑阁之外。

依靠着地利优势,哪怕曹魏再来十余万人马,也休想攻破剑阁,这次进攻蜀汉,眼看又要无功而返了。就在众人准备收拾行李回家时,一个声音猛地传来:“继、继续打,不能回、回去!”

嗯?谁要继续打,怎么还是个结巴?

赌命偷袭降皇帝

和所有人唱反调的不是别人,正是邓艾,而他的打法,却是险之又险。

在邓艾看来,虽然姜维把他们挡在了剑阁之外,但换个角度来看,他们也是把姜维困在了剑阁,姜维一旦走,剑阁就失守,双方谁也不敢动。

所以现在只要钟会继续“困住”姜维,给自己创造机会,自己就能带兵走会阴小路,过江油、绵竹,攻破成都。

这个计策一出,钟会沉默了,因为邓艾的计策这一路上,几乎没有路,全是要翻山越岭,不仅要走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悬崖峭壁,还要渡河过江,这不可能有后勤补给,简直就是在荒野求生,而且万一中途失败,根本没有退路,这三万大军真是不成功、就成仁了。

可看到邓艾炙热的目光,钟会突然生出了一股信任,他愿意陪着邓艾赌上一把。

于是邓艾带着士兵出发了,一路上沿着不过一脚宽的崎岖山路缓慢前进,遇上了过不去地方就直接开荒前进,硬是穿过了七百多里的无人野区,在马阁山上实在没路了,邓艾率先身裹油毡,赌命一般地跳下了陡峭的山坡,仅这一次,摔死的将士就有几百人。

终于邓艾走出了大山,猛攻江油,面对神兵天降一般的邓艾,江油守将直接投降,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得到消息,星夜赶回绵竹防卫邓艾,而他也确实有些本领,打败了前来进攻的邓忠和师篡,这邓忠还是邓艾的儿子,被打败后向邓艾诉苦:“绵竹城高墙坚,无法攻破。”

邓艾闻言怒道:“打不破绵竹我们就要死在这里,你们居然还给我找借口。”

说着,就要斩了二人,众将见邓艾连亲儿子都砍,明显是动了真火,连连劝阻,死里逃生的邓忠、师篡再次被命令攻破绵竹,而且邓艾亲任督军,凡有后退者定斩不赦。

终于在这新一轮的背水一战之下,绵竹被破,诸葛瞻战死,邓艾兵锋直逼成都。

此时身在成都的刘禅也得知了邓艾兵临成都的消息,顿时方寸大乱,谁也不明白邓艾怎么就突然出现在成都了。

但此刻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办,大臣谯周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直接而有效的办法——投降。

在谯周的不断洗脑下,刘禅越想越觉得谯周的话有道理,最后竟然真的决定投降了。

刘禅的儿子刘谌闻讯大怒:“哪怕真的山穷水尽了,你我父子最后轰轰烈烈一战,死了也有脸见我爷爷,怎么能直接投降呢!”

刘禅却就是不听,硬要投降,刘谌无奈只能到了刘备灵位前嚎啕大哭,最终全家自尽殉国。

儿子死了,刘禅却是来不及难过,此刻没什么比先投降更重要了,于是在刘禅的示意下,张绍给邓艾送去了降书,邓艾见了大喜,刘禅见邓艾答应了,便又派尚书郎李虎给邓艾送去了蜀国最为珍贵的宝物之一,一本“账簿”。

这刘禅莫非不是皇帝,是开店的掌柜,有账簿记着自己的家私?

一州打九州

一个店需要账本,一个国家更需要账本,店铺的账本记录收支盈亏,国家的账本记录的则是吏治民生、国家财政,而李虎给邓艾送来的这本帐则更为重要,因为它的本名叫做“士民簿”。

这士民簿,记录的就是蜀汉的人口数量、户籍情况和官民比例,有了这本账,邓艾就可以快熟掌控蜀汉的人口情况,这刘禅是直接把家底交代给邓艾了。

邓艾再一看士民簿中所记载的具体,更加是大吃一惊,真按照士民簿中所记载的来看,无论自己这次奇袭成功与否,无论蜀汉再拿下什么样的胜利战役,只要不是一战灭魏国,那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蜀汉先失败,别说诸葛亮“多智近乎于妖”,就算是真的神仙下凡也救不回来。

因为在士民簿中清楚地记载了:

“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三·后主传第三》

也许这些直白的数据并不能让人们很好地明白其背后的意思,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地做个除法,九十四万除以十四万,大约等于七。

也就是说蜀汉每七个人里就有一个不能直接从事生产的,这个不能干活的人吃喝用度,就要另外六个人来养着,就是说一个农民,起码他六分之一的口粮要拿去交税,这等沉重的负担,搁谁谁负担的起,搁谁谁愿意负担。

而且蜀汉军民一共竟然才只有不到一百万人,这和曹魏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这也就解释了诸葛亮为什么这么着急,硬要六出祁山,硬要和曹魏打仗,邓艾之前做的就是屯田工作,他深知魏国有多少人,超过两百四十万人。

今年魏国比蜀汉多了一百四十万人,按照一年各增长一成来算,明年蜀汉一百一十万人,魏国二百六十四万人。

明年魏国比蜀汉多了一百五十四万。

双方都在发展,差距只会越拉越大,比发育蜀汉根本比不魏国,一州打九州,不趁着前期差距小胜率大还有机会赶紧决战,非要拖到后期?

所以才有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要在双方差距没那么大的时候拿下胜机。

看着眼前的士民簿,邓艾叹了一口气,可惜了,诸葛亮到了最后也没能迅速胜利,蜀汉只能被迫陷入了持续战争,姜维或许也是知道这一点,才会屡次出战,想要速胜。

但若是运气真的存在,那么运气还是在邓艾这边的,通过平阴奇袭成都这么险的招数都成功了,这还能怎么说呢。

很快邓艾就到了成都城下,看着反绑了着急,站在一口棺材旁的刘禅,邓艾一笑,解开了刘禅的束缚,烧毁了棺材,这让刘禅长出了一口气,自己的性命总算保下了。

而在邓艾进了成都之后,他仔细查看了蜀汉的情况,又看了一遍士民簿,或许是被功绩冲昏了头脑,竟然开始放肆了起来。

人狂必有祸

在控制局势后,邓艾以天子之名,代封刘禅行骠骑将军,大肆封赏蜀汉群臣,这些全都是僭越之举,但邓艾却根本不在意,反而还时常对刘禅等人大笑:“要是碰上吴汉那种人,你们早死了,战败了碰上我,你们就偷着乐吧。”

吴汉是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当初也是替刘秀平定了川蜀地区,但是在进入成都后,吴汉却是把当时割据川蜀的公孙家族给灭门了,连公孙家的下属都没放过,对于百姓更是残暴至极。

这话很明显是在威胁刘禅等人,如果敢有什么小动作,我不介意变成吴汉那种人。

又在喝酒时大笑:“姜维真是个人才,可惜碰上了我啊!”

这些话或许邓艾是无心之言,可是落到有心之人的耳朵里,就不免被人记下了,其中就有已经接受了姜维投降的钟会。

在司马昭嘉奖了邓艾、钟会之后,邓艾上书陈述灭吴之策,但钟会却是趁机换了他的上书,把内容加上了继续为自己请功的狂妄自大之言。

司马昭见信后虽然很生气邓艾“请功之言”,却是也看见了邓艾的灭吴之策,虽觉得有道理,但却也是不敢继续让邓艾领兵了,因为在司马昭看来,邓艾灭蜀已然如此狂妄,再让他灭吴,岂不是要裂土封王了吗?

于是司马昭便写信给邓艾让他回来再说,慢慢商量,但不明就里的邓艾却直接来了个“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给司马昭写信拒绝。

钟会见状,也趁机给司马昭写了一封举报邓艾“谋反”的检举信,司马昭见信自然是大怒,心中已然信了八成,令钟会将邓艾押回洛阳受审。

这下邓艾傻眼了:“我冤啊,我这比白起还冤啊!”

那么为什么钟会要这么诬陷邓艾呢?真实原因就是他自己想谋反!

拿下了邓艾的军权之后,钟会一下子掌握了蜀汉加魏国伐蜀的军队,手下兵马直接到了快三十万,这等雄厚的势力,不谋反一下着实浪费了啊。

于是钟会扣押了魏军将领,声称太后有旨,讨伐司马昭。

而投降的姜维其实也是忍辱负重,一心想着挑拨钟会和司马昭的关系,趁机光复蜀汉,眼见时机成熟,便劝钟会起事,但钟会优柔寡断,最终错失良机,被司马昭派来的护军抢先动手了。

一时间钟会一方、护军一方、姜维等人、钟会等人乱战一团,最终钟会等人失败了,而邓艾也被追杀死在了绵竹,这场突如其来的流血闹剧方才收场。

这无数的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想着能够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在历史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但他们却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连邓艾一开始看到士民簿时都没发现。

那是什么问题呢?那就是人都去哪了。

蜀汉不过百万人口,曹魏不过二百万多万人口,东吴哪怕也算二百万人,加起来也不过五六百万,可是在东汉恒帝之时,全国人口足足有六千多万啊!

怎么过了百年时间,这人口不增反降,最后竟然十不存一了呢?

这不是因为天灾,而是赤裸裸的人祸。

恒、灵二帝昏庸无道,十常侍之乱,黄巾之乱,群雄逐鹿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再加上平定辽东、驱逐乌桓、南平山越、争战南蛮等对外战争,一次次硬生生把人口都给打没了。

这其中无论是笑到最后的魏蜀吴三家,还是失败的袁绍、刘表、公孙瓒等人,都足以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可他们的名字,却是用无数无辜百姓的鲜血写下的。

这各国士民簿所记载的,或许只是一个个普通的数字,但这些数字落到升斗小民之中,那或许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他们的亲朋好友,手足兄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绵竹   魏国   剑阁   蜀汉   江油   公孙   祁山   人马   司马   账本   蜀国   成都   皇宫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