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一个人真正的清醒:通过别人,看清自己



文/六月安夏



《荀子·修身》有言:“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见到善良的行为,必定端端正正地反问自己;见到不善意的行为,必定引起忧惧,认真检讨自己。


正所谓观人观己,以人正己。通过别人,看清自己,是一种难得的能力,也是人生真正的清醒。



不反驳别人,是有格局的体现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成年人的世界,心照不宣是稀缺,彼此各异是常态。一味的反驳,除了损耗气力,出卖浅薄,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真正有格局的人,懂得尊重对方的不同,并会适时沉默退让,以此免除无谓的灾祸。

北宋名相富弼才华卓著,能言善辩。一次,有位秀才想让他出丑,便在街上拦住他道:“听说你博学多才,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富弼知道来者不善,却也不好推辞。

秀才问:“如果有人骂你,你会怎么做?”富弼稍作思忖说:“我会装作没听见。”

秀才听闻,哈哈大笑:“人家都说你熟读诗书,出口成章。现在看来,也只是个庸才而已。”而后,扬长而去。

仆从见状,埋怨富弼不据理力争。富弼却微微一笑:“此人轻狂,若和他以理辩解,定会剑拔弩张,不论谁把谁驳得哑口无言,都是口服心不服。我何必与他相争,招惹是非呢?”

《格言联璧》中说:“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不争辩并非懦弱,而是看透本质,懂得取舍。

愚者更偏爱用“说教”去否定别人,凸显自己的高明,实际上这样只会禁锢自己的头脑,束缚自己的心胸。

在有些场合下,与其和人争个面红耳赤,不如自己默默独善其身。



不忌恨别人,是有胸怀的体现


“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一个人倘若懂得换位思考,对别人宽容大度,自然会受人敬仰。


北宋年间,赵概曾与任欧阳修同在馆阁,一起编修起居注。由于他沉默寡言,看似木讷,所以常常遭到欧阳修的嘲笑。甚至还曾被其以“无才”之名,贬官到别处。


然而,赵概并未记仇,只是专心做好自己。


后来欧阳修被贬官滁州,赵概不计前嫌,为欧阳修多次求情,让其得以解困。这份大度令欧阳修感动不已,两人因此成为莫逆之交。赵概更是因为这份坦荡和开阔,获得“太子太师”的追封。


《论语》中说:“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当一个人能够原谅别人的过错,自然会得到感激和爱戴,并因此收获幸福。


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能承受多大的委屈,便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受得了多大的诋毁,就能承受住多大的赞美。


真正的智者,早就学会了以德报怨,宽以待人。



不取悦别人,是有定力的体现


看过一个故事。


父子俩赶着一头驴走在路上。路人见状说:“有驴不骑!真笨。”父亲闻言,便让儿子骑上驴,自己走路。


另一人过来指责:“真是不孝,自己骑驴让父亲走路。”于是父亲又换自己骑上去。


没走几步,又有人议论:“自己骑驴孩子走路,太狠心了。”父亲无奈,便让孩子和自己一起骑驴。


此时又有人说:“驴那么瘦,两个人都骑,不怕把它压死吗?”就这样,父子俩折腾了一路,等到达目的地后,已累得精疲力尽。


“人只能活一次,何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有些人为了别人的闲言碎语,将自己折磨得遍体鳞伤;为了取悦别人,一再压抑、牺牲自己的感受。殊不知,人生的幸福,从不是靠讨好换来的。


在正确的道路上,只有坚持自己,善待生活,才能心无挂碍,活得轻快。


朱德庸曾说:“与哗众取宠相比,我更喜欢取悦自己,毕竟你喜欢,不如我爽快。”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以人为镜,自查自求,我们便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知理不反驳,受屈不忌恨,凡事不讨好,不把他人当劲敌,活出自己的主场。



主播:芹芹

岁岁常欢愉,事事皆如意

文章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作者:六月安夏国学智慧,美好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荀子   联璧   人民日报社   北宋   秀才   大度   名品   国学   民生   清醒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