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热点事件为父母敲响了警钟,孩子的这方面一定要上心

历时100多天,胡鑫宇案终于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被画上了一个句号,最终胡鑫宇被认定为自缢死亡,尸体发现地系原始第一现场。没有阴谋诡计的的谋杀,有的只是一个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厌倦,我们在感到无比惋惜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


在悲剧发生之前,其实早就有了征兆,胡鑫宇有随时随地在书本上纪录情绪、想法的习惯,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了解到胡鑫宇在进入致远中学就读以后,因成绩不理想造成心理落差,又因为他本就是性格内向、孤独的一个孩子,很少与人做深入的思想沟通,导致其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因此进食出现异常、有明显的厌世和轻生倾向。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要谴责胡鑫宇的父母什么,我也不想让刚刚经受了丧子之痛的他们再经受网友的口诛笔伐。我只是想说,还有多少类似的父母呢?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怎样才叫健康呢?肉体上没有伤病只是其中的一种,孩子内心的健康同样重要,但是这些往往都被父母们忽视了。


对于很多的父母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孩子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因此父母们都在挖空心思、极尽所能的给孩子们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孩子的身体生病了,他们嘘寒问暖小心呵护,但是孩子的心理生病了却无人问津。


其实,也有一部分父母意识到了自己的孩子心理出现问题,但是却填上了错误的答案。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河南中牟教育机构体罚学生的事情就是一个例子,父母们把有抑郁症、叛逆、厌学等等表现的孩子送到所谓的教育机构,让教育机构代替他们对孩子进行管教,企图花钱让孩子能够快速的“回到正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不仅不会起到效果,往往还会适得其反。


以上的两件社会热点事件,其实反应的都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两件事恰恰代表了绝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的解决方式:第一种就是置之不理,以为时间能治疗一切,第二种就是送到教育机构去矫正。这两种错误的方式都是忽略了父母本身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父母才是医治孩子心理问题最好的解药。


那么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去发展呢?第一,要改善与孩子的紧张关系,尝试与孩子做朋友,无论多忙,尽量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第二,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第三,建立与孩子沟通的桥梁,多理解信任孩子,不要挖苦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第四,要教会孩子如何承受挫折,让他们有承认失败的勇气;第五,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希望父母们能够重视起来,不要等到悲剧发生了再去悔恨,那样没有任何的意义。就从你看到这篇文章的这一刻开始,希望你就能行动起来,多给孩子一份关注,能耐心的倾听孩子的需求,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真正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中牟   句号   现地   父母   孩子   热点   上心   警钟   心理健康   悲剧   重视   想法   错误   事件   方式   心理   时间   快乐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