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事件的水落石出,揭示了成人世界的可悲

随着失踪少年胡鑫宇遗体被找到,官方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明确了死因,惩罚了造谣者,很多人心头卸下了千斤重担:好了,没有他杀,没有校方阴谋和器官贩卖,自杀完全是个体行为,其他孩子们可以安心上学了,学校可以照常办学了。

真是如此吗?一个发生了一百多天终于水落石出的事儿,经过发酵,传谣辟谣,官宣,就此风过不留痕了。

胡鑫宇出生在江西铅山一个普通农家,父母都务农,哥哥比他大十五岁,从初中时,父母都开始外出打工,他主要住在外公外婆家。大概是这孩子头脑不错,性格又内敛懂事,所以被视为读书种子,成为父母望子成龙的对象。

中国人普遍有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执念,认为家里要改换门庭,实现阶层跃升,就必须要有高学历的孩子才行。


在教育内卷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小时候那种单靠学生个人努力就能成绩名列前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学生要想学有所成,必须有家长投入大量金钱购买辅导班和资料,并投入大量时间陪伴和辅导。有的家长干脆自己跟孩子一起听课做题,即便如此,也未必有理想效果。

但是胡同学所在的家庭,显然,没有哪个成员能给他提供这样的助力。父母能给的,就只有经济上的支持,其他的,他们给不了,也意识不到孩子有这种需要。

从胡同学的课堂笔记和官宣录音来看,他早有厌学情绪和抑郁倾向,已经到了寝食不安的地步,甚至曾有跳楼的打算。然而他的家人无论是通话还是探访,都只是为了劝他坚持读下去。

家里人大概觉得,孩子好不容易进了致远中学,这所据说是县里数一数二的中学,可不能轻易放弃。这学校之所以被誉为数一数二,自然是因为升学率比较高,至于别的,都不重要。学校有238名教职工,在读生有4257人,在胡同学所在班上,有63个学生。可以想象,上课是怎样一番拥挤景象。这样的课堂上,一名教师能对63个学生每个都照顾到吗?显然不可能。那么教学质量和效果该如何保证呢?八成就是类似于衡水系那种魔鬼式训练,地狱式淘汰的类型了。

胡同学原本在初中成绩不错,但他本身应该不是自主学习能力很强的孩子,初中时因为疫情改上网课,就直接导致他成绩下滑。到了这所本地尖子生汇集的高中,又被分在重点班,成绩就成了倒数,这对孩子本身的自尊和自信,都是重大打击。如果没有适当引导调适,难免会怀疑人生。

离开家庭,独自在全封闭学校生活和求学,使得原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独立性就不是很强大的胡同学很难适应,这个时候,唯一能求助的就只有老师。而根据他的笔记来看,他听不懂课的茫然眼神只会引发老师的不耐烦。而他整天都不敢抬头听课,倒是不会引发任何老师的额外关注。

这就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名校水准!

教师只是一个职业,升学率才是他们唯一的考核标准。所以,成绩不好的学生是不值得他们关心的。当然,高中成绩不好,后来成为社会上出色人才的也比比皆是,但这与老师无关。一个学生的一生很长,未来还会有无限可能,但老师就像铁路警察,只管与他有关的一段。所以,从老师的角度,更倾向于以暂时成败定终身,并且这种价值导向会深深影响学生。

老师和学生的目标有一致的时候,但利益和悲喜,有时,并不完全共通。


得不到老师关心的胡同学,本身也是内向腼腆的人,自幼苦读加重了他的性格缺陷。入学四十多天,很难找到可以谈心的同龄朋友,家长又不理解,给的安慰和支持都触及不到要害。他所有心事都只能自己写给自己看,这达不到倾诉的效果,只会令情绪发酵。


私立学校是全封闭管理的,作息严格,功课压力也大,所以胡同学不太可能有机会读一些能开导心理的课外读物,又没有可以放松身心的课外活动,自己越胡思乱想,越容易陷入死循环,所以,最后走上不归路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个内向、腼腆、近视的孩子,巧妙地绕开了学校的监控,跳墙进入了作为保密单位的国家储备粮仓,以自缢的方式挥别了这个令他绝望的世界。

说到此,家长一定觉得很冤枉,他们并非不爱孩子,为了孩子上优质高中,他们不惜代价。孩子失踪,他们悬赏几十万,他们已经做到、也只能做到他们认知范围内的一切。这个孩子,对于他们的人生来说,是一道超纲题,读都读不懂,更不用说解答了。

学校说起来也很委屈,为了这个孩子,学校名声受损,还有人造谣说老师威胁,学校杀人之类的。有人说,全校那么多学生,怎么别人不自杀?

这些人大概完全意识不到,人与人是完全不同的个体。如果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把不同的学生都培养成一模一样的机器零件,那是教育的悲哀。


胡同学的失踪,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当地警方也组织了大规模搜救,但过了一百多天,才因为粮仓人员找鸡,在粮库厂区内,发现了胡同学的遗体。

据当时的搜救队队长说,附近几乎所有的山体都有安排不同的部门、不同的搜救力量去搜索。他们使用GPS软件,在出发之前就会在软件上画好方格,谁搜索经纬度从哪里到哪里的范围。但是,他们的搜救范围是围墙外围,没有进入。

胡家花钱找来两只云南搜救犬,但是搜救犬一般要在事发时间3天以内才有作用,而且搜救犬搜救有很高的要求,一个是事发地不能下雨,另外失踪者走过的这条路不能有别人走过,如果很多人的气味混杂,搜救犬是无法进行搜救工作的。此外,搜救犬不是搜尸犬,专业性不足,所以没能发现遗体。

其实那粮库厂区距离学校就在一公里范围内,也是此次搜救的重点区域之一。上饶公安局指挥中心的主任何旭峰说,当地警方曾经先后四次进入厂区搜寻。第四次是在22年11月27日下午,当时有四名民警已经看到了遗体所在的那片灌木林区域,也走到了离围墙五六米的地方。然而粮库工作人员说此处原来是一个报废的蛇园,养剧毒蛇,比较危险,警察觉得这片树林不足以供人生存,周边似乎也没有脚印痕迹,于是就此离开。

警方又说,这个单位内部围墙很高,还养了护院犬,安防能力很强,于是他们就轻信了。他们承认自己工作上存在盲区和漏洞。

胡同学的叔叔和父亲,还有他的体育老师,也曾进入这个区域,但他们只在主干道和周边仓库简单搜索,也没有带搜救犬。


所以,前期有媒体报导的“地毯式搜索”,属于夸大不实的报导。


这些民警也真令人惊讶,又是怕狗又是怕蛇,所以敷衍潦草地完成了搜索。11月的江西,就算有蛇,也都该冬眠了吧?话说回来,这所全县数一数二的名牌中学,就建在毒蛇出没的地带,联想到那些课堂上人满为患的样子,真让人为孩子们的安全捏把汗!


媒体报导在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官方报导遮遮掩掩欲说还休,一会儿说在粮仓,一会儿说在树林,一会说是绳子,一会儿说是鞋带。然后又说因为粮仓是国家保密单位,牵涉过多,不得不如此,结果最终不还是得实话实说?前期的不尽不实,只能带来野生自媒体的造谣和吃瓜群众的瞎猜。

再说这家储备粮仓库,按说是国家保密单位,管理应该是相当严格的。但现在处处证明人家是外紧内松。他们自己声称的定期巡逻、严格安保,被证明完全是一句空话。三个多月的时间,但凡有人真能巡视一圈,也该能闻到气味了。不说人吧,养那些狗是干嘛用的?就为了吓唬警察?仓库管理员找丢失的鸡时,倒是英勇无畏,敢钻树林了,这回又不怕蛇了?

从家到校,再从警方到媒体,再到粮仓,但凡中间有一个机构或者人员,能表现得专业性强一点,这事件都不至于发酵到今天这样,引发这么大的社会反响和信任危机。


在成人的世界里,他们在工作上缺乏专业度,浮皮潦草,甚至懒惰无能。在公众面前又怯懦,不敢承担责任。但是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要求,孩子们必须要拼命努力学习,克服一切困难去出人头地。


胡鑫宇脆弱稚嫩的灵魂无法融入这个可悲的世界,所以他选择离开。

而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在遗憾送走他的同时,更应该深思,怎样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爱岗敬业,不该是一句空话。要得到别人的信任,就该拿出你的专业度来。

你的职业,不该只是你谋生的手段,更要有相应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敬畏心。

专业的人,就该做好专业的事。承担责任和压力的应该是成年人,而不是孩子。

你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孩子才有勇气和信心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粮仓   粮库   水落石出   遗体   厂区   围墙   报导   可悲   胡同   警方   成人   家长   父母   成绩   老师   事件   孩子   学校   学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