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要淘气包不要乖孩子-胡鑫宇事件给家长的惊醒


胡鑫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将于今天(2月2日)上午10时召开,

从胡鑫宇的成长经历和性格来分析,从我自己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来推测,这孩子因为学业压力自杀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从网络上对胡鑫宇的采访报道中,我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他的心路历程进行分析。仅代表个人观点,没有对错。

首先,从胡鑫宇的出生来分析,胡鑫宇在2007年7月,妈妈在41岁高龄生下他,哥哥大15岁。

7月份出生的孩子,在需要爬行的时候,天气还非常寒冷,农村更没有条件。所以估计胡鑫宇小时候爬得很少。

他妈妈41岁才生他,也属于高龄产妇,估计会是剖腹产,如果不是,顺产产道挤压力度也不会很强。这样的孩子触觉敏感度比较高。看到胡鑫宇的照片上的衣服基本是白色为主,干净整洁。

触觉敏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更容易感受到外部世界的变化,尤其是陌生环境,不愿意接受不熟悉的东西。容易情绪化,常常容易感到委屈、焦虑。心思更细腻,懂得察言观色。我们以为孩子乖巧懂事,孩子做事情还会非常小心,不敢做点冒险的事情。

敏感的孩子怕陌生人在陌生人面前,会更加敏感,不敢在陌生人面前大声说话,甚至躲在角落里,或者房间都不肯出来等。

第二,从气质类型来分析。胡鑫宇出生在永平镇的一个小村落里。据一位村民介绍,胡鑫宇是个听话乖巧的孩子,但平时比较内向,见到人很少主动打招呼说话。据说胡鑫宇的父母也是性格内向的人。

从胡鑫宇的性格特征来看,先天抑郁气质的比例会比较大。父母性格都比较内向,这种家庭环境估计也不会太热情。家庭是孩子能量场,父母是否能够源源不断提供鼓励,理解,支持和赞美给孩子赋能,这一点对孩子非常重要。

心理学家们认为,传统的气质类型共有四种,即: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抑郁质的性格特点: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忸怩、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像林黛玉这种抑郁气质类型的孩子,遇到事情容易产生内耗,陷入自己的情绪死胡同里走不出来。

第三,从成长环境来分析。作为留守儿童,在忽视中长大,安全感缺乏。胡鑫宇和大多数留守儿童一样,从小和外公外婆一起长大。由于胡鑫宇的父母忙于农活,胡鑫宇童年不少时光都是在亲戚家度过的。胡鑫宇的父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长期是缺位的。

胡鑫宇的爷爷奶奶隔代带娃,基本都是吃饱穿暖,很少会关注孩子感受,更不会有意识培养孩子沟通力,人际交往能力或者抗挫折能力。很多爷爷奶奶都会包办代替,孩子心灵的力量估计没有得到滋养和成长。

国庆节前夕,远在福建的母亲李连英接到儿子电话,电话中鑫宇哭了。当母亲询问具体情况,鑫宇却没有细说。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是否得到母亲的理解和有效开导呢?他除了母亲还有其他可以交心的同学朋友吗?胡鑫宇的父亲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是否给到孩子内心的力量?孩子是否能够积极寻求帮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乖孩子的悲哀。

“懂事”“听话”是胡鑫宇外公给他最多的评价。胡鑫宇4岁的时候看到邻居家孩子的玩具很喜欢很想买,但是却又懂事的不让外婆买,而说要等到妈妈回来再买。但等他妈妈回来了,他就没再提过了,给他的钱都存起来,他知道自己家里不富裕。

一个四岁的孩子,超出年龄的懂事实际上就是悲剧的开始。当孩子能够表达自己意见、想法、感受与自己不同的时候,正是孩子的自我开始茁壮成长的时候。乖巧懂事孝顺的胡鑫宇却选择隐忍不发,情绪永远没有出口。

《小舍得》中的米桃也是一样。 父母外来务工,自己跟同学难以融入。可她聪明又懂事,学习刻苦,从来不让父母操半分心。 可又有谁知道,她的这份乖巧懂事下,积攒了多少委屈呢? 在原著中,米桃在长期的压力和隐忍下,患上了抑郁症,最后退学回家。

当孩子有机会在生活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做出不一样的选择,进行不一样的尝试时,孩子的自我就能会渐渐清晰起来,最终变得既强大又稳定。一个能表达自我感受,做出自我选择的孩子,不一定是符合世俗定义的乖孩子。但是,他一定是一个会为自我负责,内心更有韧性的孩子。

第四,父母思维模式的影响。

胡鑫宇初二上学期,胡鑫宇在家上网课期间成绩出现下滑,班主任将情况汇报给家长。也是胡鑫宇的母亲李连英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将胡鑫宇转学到邻镇河口镇的一所私立中学。河口镇离家有近30公里的路程,因此胡鑫宇开始了寄宿生活。

从她父母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式我们也可以推测,不是正面面对,而是采用逃避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思维模式也会影响到胡鑫宇。

第五:学习成绩的巨大落差,引发内心自信的崩塌。

胡鑫宇初中成绩不错,特别是他的语文成绩很好,曾经考过班级第一名,有时总成绩也能排到前10名。

胡鑫宇入读致远中学后,多科成绩排名中下,特别是10月11日的地理测试成绩公布,排名全班末位。本来是一个在初中成绩不错的学生,到了高中成绩一路走低,这些肯定会增加心理压力。

从初中的优秀学生到垫底差生,巨大差距,成为悲剧的导火索。胡鑫宇在笔记本里的透露情绪问题非常明显。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近视会加深了,一直盯着桌上的书看,几乎不抬头看黑板。因为我怕老师看到我一脸茫然的样子,然后又不耐烦地讲。”在多页笔记中,胡鑫宇表达出很在乎他人情绪的事例。

“10月9日,来校几天后状态依旧差,睡眠可能有问题......早上5点30分醒了一直赖床不愿起,因为害怕别人说打扰他休息。”

在一页写有英语单词的笔记上,胡鑫宇写下自己难以适应新环境的内容,“新环境真的难适应,我这内向的性格真烦,也不能全怪性格吧,毕竟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可以通过写东西来缓解这份心情。”

在一页单独的笔记上,胡鑫宇甚至想象过自己如果颓废了该怎么办,“如果我什么时候颓废了,就想一下去留问题,即要回家这个议题。首先应如何同老师讲,最好点明原因:1.怕影响他人;2.不劳烦老师费心我自己调整;3.在意他人感受、不合群。”

胡鑫宇的字迹潦草,没有力量感,也透露出他情绪的杂乱。

第六:外部环境的突变,无处可逃。从轻松安逸的初中,突然到封闭学校寄宿的私立学校,孩子的感受非常的难受,一度要求转学。

2022年9月27日,胡鑫宇曾用电话手表打电话给李连英说,“很想哭”。李连英心疼孩子,说想哭就哭出来,他就哭了一会儿。李连英询问原因,胡鑫宇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诉说在学校适应不太好,“窗帘太亮了,睡眠不好。”

第七:心理问题被忽视。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反映,胡鑫宇曾向他们表示学习吃力、注意难以集中、休息不好等之类的问题。

事发后在寻找胡鑫宇的过程中,班主任发现胡鑫宇的物理课本最后一页,写着一句话:“如果我不活了,将会变得怎么样?”

胡鑫宇曾给她母亲通话43分钟,告诉他母亲自己不想上学,想回家,这个时候孩子的心里已经有问题了,学校老师、父母都没引起重视,使孩子心理更加消沉。

如果父母及时把孩子接回去,给他做心理疏导,或者看心理医生,我想悲剧或许可以避免。

根据人民日报发布《2022年中国抑郁症蓝皮书》,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65%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年龄在24岁以下。18岁以下青少年占30.28%

值得引起重视的是,有研究数据显示,青少年的自杀率要比成人高出近3倍,且大约60%的青少年自杀事件是与抑郁症有关。

这些现实而残酷的数字背后,是不得不正视的严峻事实:青少年正遭遇“心理危机”。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危机绝非一日之寒,从负面情绪的产生,到导致抑郁状态,再到自杀念头的萌生,在每一个阶段,他们都会有一些值得被关注的反常表现。换言之,一切其实并没有那么“突如其来”。

但愿胡鑫宇用他的生命能够唤醒更多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能够真正去关爱孩子,给到他们内心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乖孩子   乖巧   抑郁   懂事   青少年   情绪   家长   父母   母亲   成绩   自我   事件   孩子   胡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