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微科普周围血管病的防与护

周围血管病的防与护

周围血管疾病是一种进行较为缓慢的疾病,以肢体症状为主要特征。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是外科血管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延误治疗;患病后一般病程较长,容易遗留后遗症,且有的疾病致残率很高,因此疾病的预防及护理更为重要,一则防患于未然,一则护理好,避免其病情的发展与转变。

周围血管病的预防

01严格戒烟

吸烟对周围血管有一定危害,也是致病因素之一。因为尼古丁是一种收缩血管的物质,长期吸烟可以引起肢体动脉处于持续的痉挛状态,易发生血管壁的营养障碍;还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减弱,血液粘稠度高,使肢体血流缓慢,逐渐血栓形成而产生肢体血管疾病。

02注意饮食结构

增加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选择含胆固醇量低的食品(糖麸与谷类食品)与蔬菜,多喝水或淡茶水,防止高血脂症与动脉硬化。

03避免寒冷

寒冷是肢体血管疾病诱发和致病的主要因素。因为寒邪侵袭,凝滞脉络而为病。湿邪致病症状更为严重,所以防寒同时应注意防湿。肢体静止的时候,应做好保暖,并在一段时间后,尽可能变换体位。活动肢体,以改善血液循环。切记:久静不动,是血管并发生的高危因素!

04避免外伤

如患足的砸伤,撞伤、刺伤等。多可见到肢体动脉疾患的发生;外科手术、分娩、各种机械性损伤、反复静脉穿刺,静脉的注射抗生素及高渗糖等,常能导致肢体静脉性疾患。

保持良好情绪

保持良好的精神与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太过与不及,皆可造成五脏气机混乱。气血功能失常,而产生各种疾患。

避免感染

防止各种感染,细菌及毒素的感染。可以发生下肢动脉与静脉的血管病变。如除足癣、甲沟炎、嵌甲、小腿丹毒、臁疮及小腿部感染的预防外,还要注意全身其他病变继发的血行感染而致的血管病变。

❂ 周围血管病的体位

正确的体位对周围血管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采取正确的体位,能有效的改善肢体的循环灌注状况,甚至能减少病残率。

如:急性动脉栓塞的患者应绝对卧床,床头抬高,取下肢低于心脏水平的半卧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患肢抬高30°,以利于静脉回流,同时可使膝关节轻度屈曲,以增加舒适度。对于恢复期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以及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不主张长期抬高患肢。特别是伴有动脉供血不全或老年患者,更不宜长久的抬高患肢,以免造成动脉供血不足。对于伴有溃疡或坏疽的患者,应选择有利于创面脓液引流的体位,防止脓液深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血管病   疾患   体位   静脉   动脉   肢体   血管   症状   患者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