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太监,自称“立皇帝”,贪污白银两亿两,最终被千刀万剐

古代的社会并不比当下的生活简单,虽然他们的制度和技术等都比较落后,但也正因为这样,古代的战乱和权力游戏一直争斗不断。

特别是在皇宫内部,真就如同电视剧上面演的一样,说一句话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

然而在皇宫那么多职位当中,太监最属特殊。

简单的说太监就是一个奴才,但是太监却可以直接与皇帝和皇后等大臣接触,包括传话等,这就给自身留下了狐假虎威的空间。

甚至明朝的一位太监敢自称为“帝”,贪污白银亿两。

太监由来很特殊

我们都知道太监在古代很早就出现了,专门服务于皇室,关于太监具体出现的时间和朝代却没有准确的说法。

不过最多的说法是官宦制度和太监是从先秦开始的。

在先秦官宦制度出来的时候,宦官还并非全部是阉人上任,官宦一职上还有许多类别,比如太监、内管、内大臣、殿人等等。

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开始完善了太监的制度。

可以说太监之所以在后来的朝代中能够出现一些“呼风唤雨”的人物,有一小部分原因也是秦始皇把太监这个身份强化造成的。

不过太监真正盛行起来是在隋唐时期,最后在明朝因为太监发生了大动乱,在清朝结束。

还有一种说法是太监最早出现在周超,在《诗经》、《周记》、《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

能真正留下姓名的一个太监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有一名叫做坚刁的太监。

不止是国内,在国外也是有太监的说法的,在古埃及、罗马、波斯等都有许多类似的人。

国外“太监”出现的原因与国内的一样,都是皇室人员为了能够更安心的让男性服侍后宫和其它成员。

因为男性身体在体质上比较要强于女性,但是又不放心把正常男性经常放到自己的妃子等女性身边。

所以就想到了阉割,这一点在全球各个国家的皇室都不谋而合。

虽然太监的由来很简单,但是太监的这个身份可是一点都不简单。

许多朝代中的混乱都因为太监而升起的,最严重的时候太监凭借着自己特殊的身份能够威胁到皇帝。

部分朝代也是因为宦官盛行引起的混乱而灭朝

但是在各代太监中也是出现过许多名人名事,所以历史上关于对太监的评论也有许多好坏争议。

大家最熟悉的有两位,一个是秦始皇身边的赵高。

因为赵高具备才华所以就成为了皇子胡亥的老师。

在始皇帝去世后赵高就露出了真正面目,扶持胡亥成为皇帝,借助胡亥使得自己间接的拥有了皇帝的权力,可以掌管朝政。

另一位则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的魏忠贤。

魏忠贤是明朝东厂的头头,是明朝末期有名的一位太监。

在明熹宗的时候,魏忠贤参与内政杀掉了许多朝中大臣,可以说魏忠贤把太监的权力拉到了顶峰。

甚至魏忠贤自己也自称为“九千岁”,快要与皇帝比肩。

不过关于太监也是有许多好人出现的,比如我们熟知的郑和。

七次远下海洋,为古代航海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具备很深的意义,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其它国家的关联。

还有一位是名留青史的太监叫做蔡伦,蔡伦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纸,仅此贡献就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所以在太监中也是有许多好人的。

刘瑾普通生涯中的转变

太监在各个朝代中总会出现好的坏的各种人才,但是敢于自立为“皇帝”的太监只有明朝那位刘瑾。

刘瑾在朝堂利用手段也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宠爱,自称“立皇帝”。并且在服侍皇帝的岁月里一共贪污了3亿多两的银子,相当于当时国库150年的收入

这样的太监自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刘瑾的出身一般,父母也只是普通以农耕为生的人,只是刘瑾在六岁的那一年遇到当地的太监刘顺,成为了其义子。

受到了刘顺的影响,最终也净身跟随刘顺进宫服侍。

不过刘瑾从小就非常具备野心,立志想要当上一个有权势的太监,为此刘瑾还私下努力学习。

但刘瑾空有一身的抱负,前半生在皇宫没有闯出什么成就。

转眼间就在皇宫待过了四十多年,甚至在后来因为犯了一些错误差点被处死。

因为有几十年的苦劳,刘瑾最后被分配了一个守墓的工作。

看到这里怎么也不能把此时的刘瑾与历史上自称“立皇帝”的刘瑾联合在一起。

然而刘瑾的机遇也是在陪在皇太子朱厚照开始学习的时候到来。

刘瑾就像中了大奖一样,因为少年时努力学会了一些文墨,最后被选为太子的陪读太监。

而太子因为年龄小,喜欢玩乐,这时刘瑾的心思又活跃了起来。

刘瑾知道,只要自己哄好了这个太子,以后自己的“事业”就会一帆风顺

当时的陪读太监一共有8位,他们同样能想清楚其中的好处,自然都在讨好太子。

与这些不断给自己找乐趣的太监相比,其它老师对太子教学很严格。

太子朱厚照就把这8位太监当成了自己的心腹,也正是因此刘瑾他们几人得到了“八虎”的称号。

因为朱厚照是皇帝独子,深得皇上和皇后的宠爱,对于太子玩乐一直在放任不管,才导致最终酿成大祸。

随着先帝去世,太子朱厚照顺利上位。

但是因为先帝也没有什么作为,所以当时的朝廷有太多鸡毛蒜皮的事情。

再加上外敌骚扰和内部天灾,国库早就空空如也,这时候刘瑾就开始为朱厚照出谋划策来敛财。

计谋就是让刘瑾再委派一批镇外太监,按照过去的经验,每委派一个人就能收取许多好处,朱厚照也因此获得了第一笔巨款。

皇帝在看到刘瑾的挣钱能力之后,对刘瑾刮目相看,也是因此此次事件,外界流传了一句话“帝欢乐之,渐信用瑾”。

有了信任之后,刘瑾就开始不断为皇帝出各种敛财手段,比如大范围开办皇室庄田,一度引起民变。

可即便如此在面对大臣们对刘瑾的弹劾时,皇帝还是抱着不管不顾的态度,最后还是借助“天变”才打压了一下刘瑾。

刘瑾“立皇帝”的由来

因为此次事件刘瑾与大臣之间的矛盾再次升级。

在皇帝已经处罚过刘瑾之后,大臣还是对刘瑾紧追不放,这也让各大臣在皇帝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要知道刘瑾陪伴皇帝从小到大,更是为皇帝挣到了许多钱,想出了许多玩乐的法子还有各种珍宝,所以刘瑾在皇帝心里的地位是很高的。

再加上刘瑾在皇帝面前的各种哄骗,皇帝很快就再次信任了刘瑾。

刘瑾同样也编出了许多朝中大臣与其它宦官联合一起想要架空皇帝的流言,引起了皇帝的愤怒。

这也让刘瑾再次担任要职,并且刘瑾在同伙的建议下开始反腐和查盘。

在古代的官员其实都没有多少俸禄的,所以大官们想要过得好基本上都有一些黑账。

刘瑾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触碰大部分官员的利益,上百位官员都遭到了“黑手”,被搞得家破人亡,家里的资产都被扫荡干净

在当时刘瑾身兼司礼监职位,这个职位本身没有太大的实权,但是因为皇帝当时不喜朝政,许多事情都交由刘瑾来处理。

而且每逢大事的时候刘瑾都会先哄乐皇帝,兴致正高的皇帝此时更加不愿意处理事务,自然也交给刘瑾去办。

因此刘瑾虽然没有太大的职位,但是拥有的权力非常大

朝中的大臣看到如此情形也是敢怒不敢言,生怕刘瑾在皇帝面前说自己什么坏话。

在朝堂上虽然皇帝在皇位上坐着,刘瑾在旁边站着,但是大臣们更加害怕刘瑾。

当时也就有了“坐皇帝”“立皇帝”的说法

而且在最后刘瑾落败达到时候还从家中找到了仿造皇带、仿造皇袍等,所以也这个称呼也叫的理所当然。

刘瑾贪污3亿两,皇帝气坏了

在刘瑾的权力最高时,所有朝臣都在刘瑾的威慑下“瑟瑟发抖”,甚至有官员被刘瑾逼得自杀。

因为当刘瑾掌控朝政的时候,开始彻底放开行贿,只要官员想要向刘瑾述职的时候,都需要带上一份“薄礼”上门,而这份“薄礼”动则就要上千。

如果有官员升职也需要给刘瑾拜谢,否则可能“凳子还没捂热”职位就“飞走”了。

在当时有一位叫做周玥的大臣,在回京述职的时候因为拿不出足够的钱来拜见刘瑾,但是又害怕家人受到连累最后竟然被迫自杀了。

这次事件虽然引起了关注,但是刘瑾在表面上“悔过”之后,就更加肆意收取贿赂。

甚至官员拿不出钱财之后,家人也可能会被卖了交钱。

只是纸毕竟包不住火,而且坏事做尽的人自会得到应有的报复,刘瑾各种罪行终归引起了许多人的抵制。

他的种种罪行还是被人整理下来放到了皇帝的面前。

当皇帝看了这些罪行之后觉得不可思议,愤怒下亲自带人到刘瑾的居住的地方抄家。

最后在刘瑾的家里找出了上千万两黄金,还有上亿两白银,其它的珠宝更是数不胜数,折合下来都能超过3亿两白银。

可怕的是还有一些随身携带的暗器,这些暗器平时就在刘瑾的身上就能看到。

皇帝回想刘瑾经常拿着这些暗器站在自己的身边就感觉后怕。

皇帝下定决心要重罚刘瑾,当百官知道皇帝终于要处罚刘瑾的时候纷纷前来,并且不断曝光刘瑾的各种罪行,最后刘瑾被定下了凌迟处死的罪。

刘瑾全身上下被刮上百刀,并且没有直接伤及要害,而是在尝到万般痛苦之后才最终死亡。

总结

虽然刘瑾被处死了,但是因为刘瑾长期的为非作歹,天下早已动乱不堪。

即便朝堂上上下下来了一场大清洗也改变不了王朝落败的局势,而明朝之所以灭亡很大的关系就因为宦官的盛行。

贪污腐败是任何组织里的“洪荒猛兽”,一旦出现没有被及时处理,那么组织就离衰败和灭亡就不远了

不知道你对于太监这一职位有什么其它了解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明朝   先帝   太监   皇帝   千刀万剐   宦官   朝代   大臣   太子   官员   职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