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长子,大清第一个太子,又素有军功,为何被圈禁被处死?

努尔哈赤引以为傲的儿子、自己的嫡长子、战功赫赫、努尔哈赤接班人的不二人选,最后却落得失去人心,被努尔哈赤软禁,最后被处死。

人生前半段充满高光的褚英,为什么会在36岁正当壮年的时候被处死,这一切究竟是因为什么?

嫡长子——褚英

努尔哈赤辽东十三甲起兵,借助自己岳父正妻家的势力组建起了自己的第一支军队,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固定班底,就是后金建立之后的“五大臣”。

这“五大臣”分别是瓜尔佳·费英东(权臣鳌拜的伯父)、钮祜禄·额亦都、董鄂·何和礼、佟佳·扈尔汉、觉尔察·安费扬古,作为努尔哈赤的顾命大臣,和四大贝勒等人共掌满八旗。

完全可以说,努尔哈赤虽然是统治者,但五大臣的意见还是非常重要的,而褚英最没做好的一点就是,极不尊重五大臣甚至还想除掉他们。

万历八年,褚英出生,此时的努尔哈赤刚好21岁,正是刀头舔血的时期,努尔哈赤的父亲觉昌安和祖父塔克世刚刚去世,努尔哈赤两兄弟也就是借助佟佳氏堪堪安身立命而已,而褚英就出生在这段时期。

努尔哈赤决心起兵时,褚英才仅仅只有4岁,甚至在辽东总兵的手下度过了几年人质生活,年幼的褚英整天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从小心智发育就不完全。

当时的女真分为数个部落,努尔哈赤历尽艰辛才统一了建州女真一部,不仅要面对明王朝的剿灭,同时也有部落内部的斗争、外族入侵的斗争。

这样的经历、生活环境,让褚英养成了军队粗野的脾气和作风,性格勇敢、脾气躁烈。

年幼的褚英,总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险象环生,造就了他从小独立自主的性格。

这样的敢闯敢拼的性格在战争年代是最受人欢迎的,努尔哈赤也喜欢这个杀伐果断的儿子,当时的努尔哈赤正处于事业上升期。

褚英没成年之前,努尔哈赤就带着他进行四处征战。

1598年,十九岁的褚英奉命,第一次从军出征,褚英也战斗中身先士卒,立下了赫赫战功班师回朝,既是长子又有大功,褚英被加封了“贝勒”的称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努尔哈赤统一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女真在连年的战争中只剩下包括建州在内的四个大部落。

收复叶赫一战中,褚英更是奋勇争先,更加受到努尔哈赤的器重。

而作为长子的褚英,是努尔哈赤几个孩子中,最早跟随自己在艰苦、危险的环境中一路走过来的,因此褚英的胆识、武略、经验都是几个弟弟当中丰富的,也就确定了褚英成为努尔哈赤继承人的先兆。

皇位几乎已经被确定了的,但之后褚英的做法,让努尔哈赤寒心至极。

最终,努尔哈赤却下令解除褚英的兵权,将其幽禁起来,两年后,褚英没有迎来自己被解禁的消息,反而是努尔哈赤下令将其处死。

嫡长子继承制

首先来说,封建王朝自古以来首先遵行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的长子一般优先享有继承权。

努尔哈赤也自然遵行嫡长子继承制,褚英的种种表现自然也得到了努尔哈赤的肯定。

但“继承制”就像是一个“魔咒”的存在,大清以及前身后金政权的统治者们,都没有将皇位传给嫡长子。

清朝前中期的嫡长子、嫡子,下场都并不是很圆满,不是年幼夭折,就是中年被废,褚英就是那个被废的太子,最后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政权。

努尔哈赤提前确定了储君褚英,最后却在一阵政治斗争中才确定皇太极的继承者身份。

康熙提前立了太子,却让太子顶了将近四十年的头衔,最后几度废立,搞出了“九龙夺嫡”的政治悲剧。

立太子不行,不立太子也不行,最后清朝统治者大多采用提前确定但不明确告知的方式确定继承人,算是短暂性缓解了问题。

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们常说、原生家庭会给一个人带来心理上的影响。

努尔哈赤带着褚英见证了太多血腥的东西,为了争夺权力,大家拼得你死我活的样子,褚英都见证了。

这些事情,在褚英的内心深处留下了黑暗的阴影,他的内心,认为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靠武力来解决得。

随着年龄的增长,褚英慢慢的被感染、被同化,粗犷的父亲缺乏对褚英心态的注意,加上母亲早早去世,褚英的黑暗面就这样一直没有被人发现。

所以也就出现了褚英在朝政上不会和大臣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他要靠着自己所谓的“威严”,来打压朝臣们。

不沟通,反而用威严打压自己的臣民,大家更不可能信服褚英,但是从小养成的性格,让褚英也不懂得怎么去和他们相处。

黑暗世界里的褚英,自己一个人越走越深,没有人带领他走向光明,最终导致他自会灭亡的结局。

一个人的失败,离不开多方面的因素,褚英的结局,也让我们看到,人要在不同的情况下,展现不同的自己,才能更快的适应整个社会。

自身性格

褚英这样的结局,自身原因有很大,他在自我毁灭的道路上没有反省,反而越走越远。

努尔哈赤平定了周边的战乱,接下来就是要稳定政权伺机开疆拓土,政权不是努尔哈赤一个人打出来的,下属的意见也很重要。

努尔哈赤诛杀弟弟舒尔哈齐之后,在政权内部的威望达到了顶峰,随之而来的是政权内部的更加稳定。

人上了年纪以后,就没有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了,努尔哈赤减少了对外作战的次数,此时正式开始注重对儿子们的培养和重视。

努尔哈赤命令褚英来协助国政,辅助自己治理建州,从小就被看中的褚英,另一层身份的加入,让他更加眼高于天。

1612年,已经年过半百的努尔哈赤,还是在亲自治理朝政,此时的他已经五十四岁了,对褚英的培养也有了一点“成效”。

此时的褚英被授命参加建州的军政大事,努尔哈赤为了给这个长子安排好场面,专门选择在褚英刚满三十三岁的那天,举行了仪式,就此来锻炼褚英的能力。

深处权力的漩涡

历代王朝,我们都会看到这种情况:为了争夺权力,成为万人敬仰的皇帝,大家想尽一切办法,都想坐在黄金椅上。

这个时候就需要拉拢一些朝中重臣,来给自己“说好话”。

当时,努尔哈赤与大臣们之间的争夺,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作为东北地区的民族,他们豪放的性格,造就了不一样的思想。

和努尔哈赤打天下的“五大臣”,一定是要维护的,他们的地位相当于开国将军的级别。

其次努尔哈赤为了便于统治金国地区,设置的“四大贝勒”,这几人不是自己的儿子就是侄子,可以说全部是亲信。

可惜谁不想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呢?“五大臣”和“四贝勒”当然不例外。

四大贝勒他们共同参与朝政,但是自己可以协调区域的官员,可以从旁协助努尔哈赤处理金国上下的军政事务。

努尔哈赤定下的规矩是:四人地位相当,国中一切机务,轮流执政,看似公平的决定,实际几个贝勒爷都在暗自建立自己的“小势力”。

最后,就是最关键的部分。

褚英想要继承大位成为统治者,就一定需要和大臣、贝勒们进行周旋。

处在三角关系中的褚英,需要游刃有余的行走在他们之间,褚英将自己在战场上的杀伐果断带到了政治上,这是最大的错误。

对待敌人可以杀伐果断,但是对待自己的臣子和嫡亲的弟弟,太过严厉会被指责不义不悌,分寸是非常重要的,可惜战场滚出来的褚英没有这个能力。

功勋卓著、偏狭怨望

虽然褚英的战功赫赫,但是军队和朝政毕竟是不一样的,褚英急于收拢权力,但是他用错了方式。

他自恃嫡长子和储君继承人的身份,大家忌惮他三分,因此就明目张胆的利用手中的权力对大臣们进行剥削。

原本努尔哈赤的心腹“五大臣”和“四大贝勒”对于储君继承人的人选,内心很不平衡。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五大臣各自都有支持的储君人选,褚英如果能获得众人的信服尚且好说,但褚英却使用了更加极端的压制。

褚英却利用自己的权力,开始侵夺“五大臣”和“四贝勒”的权力、财产,疯狂宣示自己主权的同时也意图削弱五大臣的势力。

大家也开始意识到,褚英的残暴在逐渐爆发。

更甚者,褚英还威胁他们发誓效忠自己,如果不从,自己登基的那天,一定会第一个找他们算账。

在这样压迫的环境下,大家的自身安全也是个问题。

于是,这几人,私下联合起来,组建了自己的小团队,开始对褚英进行反击。

这件事被努尔哈赤知道后,进行了调查,真相也确实如此,但是对于自己认定的继承人,努尔哈赤还是抱有希望的。

对褚英也只是先进行了幽禁,但内心深处还是对褚英抱有期望的,努尔哈赤希望褚英通过这次的事情,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奈何褚英没有理解父亲的意思,没有自己的身上找问题,他一直认是自己的那些弟弟和大臣对自己的登基存有觊觎。

甚至在努尔哈赤面前表示,自己现在的情况,全是因为他们造成的。

想当老大,就一定要有人支持你才行,没有支持的团队是走不远的,褚英的团队,全让他自己给消磨殆尽了。

最典型的就是他和五大臣的关系,这些和努尔哈赤一起打江山的、开国元老级别的人物,如果褚英能和她们沟通好关系,自己继位的事情,也会顺理成章。

偏偏褚英还看不惯这几位元老级别的人物,褚英对他们提出的建议无论好坏,几乎不采纳,这也引起了元老们对他的不满。

有人给褚英提建议,他置之不理,本来大家还都想和未来继承人组成战队,就这种油盐不进的样子,褚英自己把自己和大家孤立开了。

虽然褚英的年纪也适合做储君,但对于帝位来说,褚英还是太年轻,他还不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于拉拢人心,也没有自己的见解。

常年战场上征战的他,办事情喜欢直来直去,对于军事方面,下命令的方式最直接。

特别是年少得志的褚英,他的心中,对于父亲的崇拜高于天,但是其他的人,褚英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当然,大家也不太喜欢这个继承人,褚英对此不以为然,他还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命令那些下属,这个过程,得罪了很多人,甚至引起了大家的众怒。

当努尔哈赤知道这一情况后,原本还对褚英有期望,没想到褚英的表现就像着魔了一样,仗着自己嫡长子的位置,就可以欺压其他人。

如果自己去世了,谁来压制褚英呢?这样的人,怎么敢将皇权传到他的手里呢!

虽然这个培养了好些年的儿子,也算得上是文武双全,但是做皇帝,他太沉不住气了,褚英这样的做法,也迟早会失去民心,把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给丢掉。

努尔哈赤对于未来是否让褚英继续即位的事情想了很长时间,如果留下褚英,自己百年后,他一定会报复大臣们,终有一天他会被去权力迷失双眼。

魇镇之术

千古兴亡多少事,多少宫闱巨变,多少巫蛊魇镇,作为宫廷第一禁书,可以说是皇家的一片逆鳞,然而褚英鬼迷心窍。

趁着努尔哈赤自己出征时,褚英在家里摆设案台搞迷信,请来巫师做法,希望父亲早死,虽然这件事有可能是别人诬陷,但证据是从褚英家中搜出的。

这无疑是在挑战努尔哈赤的底线,就是自己的儿子,努尔哈赤也不可能放过。

非常可笑的是,这点历史教训后人一点也没吸取,几十年后的“九子夺嫡”,大阿哥胤禔利用魇镇之术陷害太子胤礽,甚至说出了要替君父除掉弟弟这样的胡话。

如果褚英在朝政上有点智慧,也不至于落得个被处死的结局。

最终努尔哈赤下令,将从1613年3月26日开始软禁的褚英处死,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用在自己儿子的身上,着实不合适,努尔哈赤晚年不顾废储是否会动摇国之根本的危机,精心培养了二十多年的长子,就这样被杀了。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能让自己的父亲下令处死,褚英应该是第一人吧!

这样的结果褚英自己也没有料到,多年跟随父亲征战沙场,永远都是冲在最前面,最终自己怎么落得个这样的结局。

总结:

经历过黑暗的人,是需要光明的带领,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褚英,眼中必定是黑暗的颜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努尔哈赤   长子   贝勒   女真   太子   军功   朝政   继承人   统治者   大臣   政权   权力   性格   儿子   父亲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