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与《贞观政要》,武则天与无字碑,唐玄宗与《长恨歌》

大唐盛世辉煌,拥有英武帝王。大唐盛世自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继位为皇帝,至755年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前后持续130年,为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和历史功勋,成为后世史学家和文人引以自豪和骄傲的历史时期。

涌现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女皇帝武则天、玄宗李隆基三位英明果敢、胸襟博大、励精图治的帝王,创造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武周中兴,开元盛世之太平盛世。

从帝王的角度分析,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卓越君王,历史上有作为的有功绩的优秀皇帝,应当着力突出其历史贡献和影响。

正是由于三位帝王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经100多年的努力,创造辉煌灿烂的大唐盛世,留下了宝贵丰富的历史遗产,至今令国人和民族引以为傲,并成为民族复兴的标准和榜样,奠定了其崇高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所以单纯从帝王统的角度重在其功,而不在其过。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应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总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缺乏,提供借鉴和参考。

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出教训,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因而在看到他们历史贡献的同时,深刻的分析研究其过失甚至罪过,以更好的面对未来,创造更加灿烂的历史功业,促进民族复兴和崛起,变得更加强大富裕。

唐玄宗画像

唐太宗与《贞观政要》相互成就辉煌。唐太宗李世民29岁即位,52岁去世在位23年。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迫使唐高祖退位。 唐太宗具有博大宽广的胸怀,自由开放的思想。坚持民本主义,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不误农时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社会恢复性增长。

弘扬和提倡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知人善任不问出处,唯贤能为上。重视文化教育发展科举制度。容纳直谏知错就改,涌现出天下第一诤臣魏征。

《贞观政要》成为帝王统治和做人的经典,留下了唐太宗和大臣的语录,使其光耀千古,成为帝王的楷模。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以及废立太子的过程违反了传统的嫡长子制度,留下了后世叛乱的祸根。晚年时杀功臣图享乐也没有超越帝王执政的规律,留下了污点。

武则天被无字碑所影响。武则天控制政权46年,82岁亡,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果敢勇毅,开拓进取。继续奉行唐太宗的民本主义思想,贯彻佛教普渡众生的理念,实行宽松的财税制度,促进经济和民生发展。

科举殿试场景

完善科举制度,启用大量庶族寒族科举进士人才,消灭清除旧有的贵族集团门阀大族,构建新兴统治阶级,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政治人才。

但是武则天实行启用酷吏恐怖政策,突破了儒家思想男权政治的底线,为后世尤其两宋时期史学家所不容,有意识的消弭其历史功绩,夸大其残毒政治淫荡后宫生活。以其陵前的无字碑作文章进一步贬低丑化,留下了的不良影响,难以改变其负面形象。

武则天乾陵无字碑

唐玄宗因《长恨歌》艺术化。唐玄宗执政43年,78岁亡,曾发动了唐隆政变,先天之变,继承皇位稳定,政权消除了旧有的官僚集团和统治势力。大胆启用富有才能的官员,继续推进盛世发展并达到鼎盛。

但是唐玄宗没有善始善终,晚年沉迷于酒色之中,追求享乐荒淫的生活,宠幸杨贵妃,任用奸臣李林甫乱臣杨国忠,将唐王朝一步步推向灾难,最终爆发安史之乱,由盛转衰。

唐玄宗与杨贵妃

但一部《长恨歌》诉说了帝王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人们由恨转怜,为之惋惜,成为文学描述的重要内容。

图源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长恨歌   贞观   民本主义   大唐   政要   科举   后世   帝王   盛世   皇帝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