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千年古墓,专家苦苦寻找10年,老汉随口一言,破解古墓锁钥

一提起兵马俑,人们马上想起就是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

以兵马俑作为陪葬,可以说是秦始皇的创意,他的这种创意并非在秦以后就断了,而是延续到了汉代。

但是,兵马俑也并非汉代墓葬的标配,虽然发现了许多汉代古墓,但设有兵马俑的却极少。

或许只有生前有着“重兵”思想的帝王,才会想着在自己死后,也能一支军队跟着,既有了一种贴身护卫的想法,也带着下一世能兵强马壮的期望。

图源网络

而这种在汉代极少出现的兵马俑,却在1984年,因为一座开采石料而被一个工人偶然发现,并引起了考古界的普遍关注。

发现汉代兵马俑的地方,是徐州东部的狮子山。

这是一座不大的石山,沿着山体及周围住着100多户村民,这座山及这自然村并不显眼,但是,因为兵马俑的发现,却很快吸引了徐州乃至全国考古学家的关注 。

“这儿只是一个兵马俑阵坑,还是伴随着一处墓葬呢?”

首先来到现场的徐州博物馆的考古专家王恺,一边盯着眼前的彩绘兵马陶俑,一边陷入了沉思。

考古专家凭兵马俑推断出墓葬主人

徐州是汉代楚王封地,且由于楚王是世袭制,在西汉时期,一直延续了12代,直到王莽时期,才结束。

图源网络

也就是说,徐州的地下应该有12座楚王墓。

1984年因为狮子山采石,发现了汉代的彩绘兵马俑,自然会让精通汉代墓葬文化的考古学家王恺怀疑,在这附近应该还会有一座楚王墓葬。

王恺之所以会做此判断,是因为,通常情况下,兵马俑也是陪葬品的一种,这点从西安的兵马俑就能看出来。

西安发现兵马俑的附近,就是秦始皇的大型墓葬,虽然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对秦始皇之墓进行考古发掘,但是多年的勘测与研究,已忆证实了秦始皇墓的真实存在。

在秦汉的墓葬文化中,在墓葬旁边埋置兵马俑,其实也被列出陪葬品的一种,它的寓意,是希望有一批兵马可以守护陵墓、守护墓主,对于相信有阴间、有来世的墓主人来说,兵马俑也是他到了另一世界或者转世之后的一种权力与武力寄托。

图源网络

那么,在狮子山发现了兵马俑,按常理来说,与之相辅的墓葬必定就在附近。

至于墓葬与兵马俑之间的距离,却无法推断,可近可远,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就是附近有墓葬这点,是确定无疑的。

但是,有一点还是让王恺百思不得其解。

按理说,徐州这边在西汉时期,地位最高的也不过是楚王,一个王侯的墓葬随葬兵马俑,似有僭越的嫌疑。

图源网络

兵马俑,顾名思义,代表的是武装力量,在封建王朝中,武装力量都要归皇帝所有,如果西汉的帝王,在墓葬中陪葬兵马陶俑,是完全合理合规的。

可是,倘若只是一个被分封的王,在自己墓葬中配置兵马俑,即便西汉时期朝廷没有明确的礼制禁令,也难免会被认为别人用心。

王恺清楚徐州共有12代楚王,那么,哪一代楚王会有如此胆量与魄力,敢在自己的墓葬中设置兵马俑,而且,还是如此规模巨大的兵马俑阵呢?

图源网络

整个兵马俑阵完全开挖完成之后,即便有过许多年考古经历的王恺也被震惊了,这个兵马俑阵的规模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想,这个兵马俑阵,总共有5条兵马俑坑道,其中步兵阵4条,骑兵阵1条,犹如一支规模宏大的军队。

如此规模的兵马俑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死者连死后都希望自己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此人必定既是一个重兵尚武之人,又有着极强的野心。

图源网络

想来想去,在12代的楚王中,唯一有可能的只有一个人,就是第三代楚王刘戊

说起楚王,无论是在西汉时期还是后来的历史中,这个称号都是最引人注目的。

秦末的时候,项羽因自己是楚国后人,便自封为楚王。

图源网络

西汉开国之后,第一位楚王并没有分封给刘姓之人,而是分给了为西汉建国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代名将,即大名鼎鼎的韩信。

韩信被刘邦设计除掉之后,其楚王封号被废。

公元前201年,刘邦重启被从韩信那儿收回来的楚王封号,转手封给了刘姓之人,也就是自己最小的弟弟刘交。

并将楚王的封地设在了徐州。

图源网络

自此之后,从第一代刘姓楚王刘交开始,整整12代楚王,都一直固守在徐州这块封地上。

刘姓12代的楚王中,却出了一个另类,就是第三代楚王戊。

在他之前的两代楚王刘交与刘郢客两人,在楚王的位子上,算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可刘戊则完全不同。

他的野心非常大,15岁继承了楚王之位后,在这个位子上整整待了20年,或许是因为年轻得志,让他一度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小的封王而已,而且他的封地面积也并不大。

图源网络

在汉景帝的时候,以清君侧的名义,楚王刘戊参与吴王刘濞发起的七国之乱,这场叛乱很快便被西汉名将周亚夫打败,刘戊的野心不但没有实现,反而成了逆臣。

图源网络

好在汉景帝对于这些造反的刘姓王还算宽容,对于刘戊包括其家族并没有做过多惩罚,甚至还为其家族保留了楚王的传承权,唯一的处罚,也只落到了刘戊一个人的身上,就是赐其自尽而死。

被赐死的刘戊,依旧按照楚王的礼制进行了安葬。

通过对西汉墓葬文化与历史的了解,可以发现,很多权贵之人,往往在很早的时候,就会着手自己墓葬的修建,至于刘戊什么时候着手修建的墓葬,时间无法准确考证,但是,据推测,应该是在他继任楚王之位不久后,就已经动工了。

图源网络

如果这是楚王刘戊之墓,那么,将是一个极为重大的发现,因为在徐州的12代西汉楚王中,刘戊的历史地位与重要性是最高的,也是最值得研究的对象,再加上,他本身属于自视甚高,并且是骄奢淫逸之人,想来他的墓葬中的陪葬品必定不少,有着巨大的考古价值。

三次专家组团勘探结果皆是误判

考虑到兵马俑是在狮子山发现的,那么,如果有楚王墓葬的存在,就必定是在附近。

图源网络

王恺也曾考虑过墓葬的具体位置会在哪儿,他曾考虑过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墓地在狮子山外围的土地上,另一种可能是就在狮子山上。

“墓葬应该就在狮子山上。”

王恺经过多日的研究,还是坚持自己最实的判断。

但是,他的这种观点,却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

图源网络

因为狮子山是一座岩石山,像楚王这种封王级的大墓,若是放在狮子山中,相当于是在石山中凿出,在西汉的早期,那个时代铁器冶炼的技术尚不发达的时候,这种难度相当的大。

有关这一点,王恺也不是没有怀疑过。

他之所以坚持楚王之墓就在狮子山下的观点,是根据兵马俑的位置与西汉墓葬布局推理出来的。

正是在他的坚持之下,以徐州市博物馆为主导,前后三次针对狮子山进行了全面的勘探

第一次是1986年,专门请来了煤炭部的地质勘察大队,还带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勘探设备,即微伽重力仪。

图源网络

前后花了20天的时间,动用了过百的人力,按照仪器探测的结果,发现了一些疑似为古墓的位置,但经过深度钻孔取样后发现,疑似墓穴的位置,只不过是一些风化的岩区,并非墓穴位置所在。

第二次是1987年,这一次王恺利用自己的好友关系,邀请了地处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的教授宁书年,带领着全国优选的30多名地质勘探技术人员,动用了更多的设备,进行多种技术协同的联合勘探。

这次的成果乍看起来十分明显,发现了两条类似于墓道的存在,王恺即刻组织力量与设备,对两条疑似墓道的入口进行开挖,但最终得到的结果,却再一次让众人失望。

图源网络

或许正是由于这次勘测的失败,让楚王古墓的勘探暂停了下来,直到1990年,徐州市政府领导再一次关注到狮子山楚王墓一事,便提出是否由江苏地震局利用地震设备,对狮子山再进行一次全面勘测。

于是,第三次勘探已开始启动,这次的勘测一度让王恺大喜过望,因为根据地震设备探测发现,在狮子山内部,竟然有一处巨大的空洞。

当时有地质学家也曾评判过,在狮子山的地质环境下,这个空洞不太可能是自然形成的,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一空洞应该就是墓葬的主墓穴

图源网络

可令人遗憾的是,当采用深孔钻探的模式进行实际探测之后,通过岩石取样发现,这次所测出的狮子山空洞,只不过是一处溶洞,而非墓穴。

前后连续五年的时间,动用了三批专业团队,动用了几乎所有可以动用的设备,前后耗费数十万元的经费,最终却一无所获。

这不仅让王恺极为失望,而且还深深自责。

图源网络

因为,是他一直认定楚王的墓葬就在狮子山内,而且,也是他一直要求并主导了这前后三次的勘探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却没有得到结果,王恺总觉得责任都在他这儿。

但是,屡次受挫的王恺,却并没有放弃。

他不仅坚持自己最初的观点,依旧认定楚王刘戊的墓葬就在狮子山中;而且,他也没有放弃对这一墓葬的探查。

图源网络

只是,他不能再动用政府的预算,他只能完全靠自己。

村中老汉的一句话令事件柳暗花明

就在这种坚信与坚持的理念之下,王恺随后的日子几乎都未曾离开过狮子山。

他不论寒暑,每天都早早来到狮子山,又很晚才回去。

一方面,他走遍了狮子山的每一个角落,踏遍了狮子山的每一块岩石,甚至于边狮子山上的每一棵树的位置,都摸得清清楚楚。

图源网络

而他不离身的工具,便是一把锤子与一把洛阳铲。

每当遇到可疑的地方,他总会用锤子敲上几下,听听下面有没有空洞的声音;发现有疑似墓穴或墓道的地位,也会用洛阳铲撬开石头,独自动手挖掘。

除此之外,他几乎走遍了狮子山上及周边的所有农家,每到一户,总是拉着村民聊上许久,打探着有着墓葬的可能线索。

图源网络

有一天,当其他的村民都外出农忙的时候,照例来到狮子山的王恺,在山上转悠了半天之后,下得山来,路上恰好遇到一位老者。

这位老者对于常来常往的王恺已经十分熟悉,两人不免站在路边闲聊起来。

这时聊的并非楚王古墓的事。

因为时间到了冬天,当地又盛产红薯,两人的话题自然而然就谈到了红薯过冬储存的事。

“以往的年头,红薯收了之后,除了卖掉一部分之外,大都在地窖中储藏起来,当成冬天的食物,如今,你们村子里收的红薯是留还是卖呢?”

王恺饶有兴趣地关心起这事来。

图源网络

“如今生活好了,冬天也不再以红薯作为主食,留的人少了,即便想留,也没地方储放,你也知道,这狮子山是石头山,想挖个红薯窖不容易,不过村子里有一家倒有一个大窖,每年都会储放不少红薯,其他的村民若是想吃,都是去他那儿买。”

老人随口说出的一句话,马上引起了王恺的好奇。

“既然这儿挖红薯窖不易,那他们家为何能挖出一个大红薯窖?”

他心中似乎有了某种预感,但到底是什么,尚说不清楚。

“至于他家的这个窖子是怎么挖出来的,我也不大清楚,听说是这窖是前人挖的,一路传下来,都有几代人了,因为窖子在人家院子里,咱也不方便下去看。”

老人脸上露出些羡慕的表情。

图源网络

王恺听到此处,突然大脑中闪出一缕亮光:在狮子山上挖出一处大窖,且不说有没有可能,要花费多少人力时间。即便有可能,只是为了挖个窖子储存红薯,也根本没这个必要。

莫非是——?

想到此处,王恺连忙向老人打听到红薯窖所在的农家,马上赶了过去。

这户农家对于整个狮子山都知名的王恺,也是认识的,像对待客人一样,把他迎进了院子。

“我能看看你们家的红薯窖吗?”

面对王恺的要求,这户村民自然没有拒绝。

图源网络

当王恺进入地窖,并取出手电筒查看时,他瞬间便惊呆了。

他看到这座红薯窖的规模非常大,且呈现出很长的纵深,直到尽头一处岩壁挡住为止,以他的经验,不仅看得出地窖是在岩石中开凿出来的,而且凿痕的历史应该非常悠久。

这莫非就是楚王刘戊之墓的墓道?”

王恺自问之后,很快在心便给了自己一个肯定的回答:一定是。

结语

连续动用了三次顶级的勘测团队,却没有找到的楚王墓线索,竟然被一个乡村老汉一句话揭示了出来,任谁都不会想到,楚王墓的发现,竟然是从一座红薯开始的。

图源网络

当然,这种看似偶然的巧合,却是王恺坚持自己的初心,坚守自己的观点,并持之以恒不断探索的必然结果。

正是基于老汉的一句话,以及这个被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的红薯窖,以王恺为首的徐州市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很快便打通了楚王刘戊的墓葬,并从中发掘了大量西汉初年的历史文物。

此次楚王刘戊墓葬的发掘,也被列为1995年中国最大的考古发现,而这次考古发现,也让王恺成为扬名中外的考古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狮子山   锁钥   徐州   楚王   墓葬   兵马俑   西汉   汉代   红薯   老汉   古墓   千年   发现   专家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