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尽早发现儿童自闭症?5个症状,1个检测,诊断孤独症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基本信息】男,4岁7月

【疾病类型】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孤独症

【治疗医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渭南分院(三甲)

【治疗方案】系统性康复训练,包括言语训练、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引导式教育训练、行为矫正治疗、感觉统合治疗、作业疗法以及手功能训练等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4月余,出院后坚持康复训练并且按时随访

【治疗效果】经过系统性规范治疗后,患者社交障碍伴言语简单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一、初识患者

第一次见到患儿是在门诊,据患者家属描述患者为足月顺产儿,出生后生长发育均正常,1岁时可叫爸爸妈妈,1岁2月时可以独自行走。但他们发现患者1岁半时就不爱与其他小朋友玩耍,喜欢一个人独处,对父母不依赖,常反复开关灯,但家属此时未引起重视。患儿2岁8个月时开始出现不爱互动,与人交流时言语简单,叫他的名字也没有反应,于是患儿家属带他到西安儿童医院就诊,行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1、言语发育迟缓;2、孤独症”,建议进行康复治疗,但家属未行康复治疗,而是在家自行引导。

患者3岁时上述症状持续加重,遂家属带患儿到西安市脑病医院住院,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自闭症”。

住院期间予以针灸、言语、作业、感统、行为矫正等康复治疗。治疗5个月后其症状稍好转,可以听懂并完成简单指令。4岁时患儿开始上幼儿园,期间患儿不能与其他儿童交流,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能力差,不听老师指令,喜欢乱跑,不能适应学习环境。今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门诊就诊。

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后,我对患儿进行了相关体格检查,发现患儿发育落后,营养中等,反应迟钝,不主动与人交流,言语障碍,不能用言语表达意愿,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判断力均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

计算力无,记忆力无法查,多动,对周边环境无注视,注意力不集中,兴趣狭窄,喜欢乱跑,喜欢手拿钥匙。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肱二头肌反射(++),双侧桡骨膜反射(++),双侧膝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我初步考虑患者的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孤独症”,将患者收住入院进行治疗。

二、治疗过程

患儿入院后,基于“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孤独症”的考虑,我进一步为患儿完善了头颅MRI、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完善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凝血功能、大小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为了明确患者的诊断,完善《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BC)》提示:总分为61分,受试者有可疑的孤独症表现,表现与人交往困难,运用语言能力差,日常生活维持一成不变行为活动,带动困难,存在认知障碍。《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ABC)》提示:总分34.5分,有轻度孤独症征象。

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目前可明确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孤独症”。

针对患者目前的情况,我准备对患儿进行以下治疗:1、中医治疗以“醒脑开窍”为法,给予头皮针、普通针刺、隔物灸;2、康复训练以打破固有的行为模式,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运用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主,遂予以言语训练、认知功能训练、引导式教育提高患儿的运动技能障碍,训练患儿的模仿能力,促进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控能力及注意力的发展;行为矫正训练提高患儿矫正其刻板固定重复的行为习惯;感觉统合训练以及调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经系统自动反应技能,促进语言组织神经健全,提高注意力、自控能力、学习能力及控制情绪的能力。

但患儿不能配合针灸,且患儿家属亦不能接受针灸治疗,故暂不予以针灸治疗。予以耳针,选穴,心、肝、脑干、交感、神门以调节脏腑,宁心益智。

确定治疗方案后,因患儿发育迟缓,营养中等,遂向患儿家属普及营养知识教育,使其合理、科学的搭配患儿饮食,并嘱患儿家属密切配合医生,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增强治疗效果。同时嘱家长注意看护患儿远离危险物品,防止跌倒摔伤,坠床等意外伤害,防止自伤的发生,下床活动、入厕时应有专人陪护,多与周围孩子玩耍。

三、患者在治疗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儿童孤独症需要进行长期的、科学的系统性康复治疗,因此家长不能病急乱投医,轻信偏方,也不要急于求成,短时间内反复改变治疗方案。

2、家长要深入、全面的参与康复治疗过程,不能只依靠医院或康复中心对患儿进行训练,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坚持对患儿进行科学训练,改善其预后。

3、由于儿童孤独症患儿无法彻底分解牛奶中的酪蛋白,易造成消化道内带有鸦片活性的短钛链增多,从而加重症状,因此应控制奶制品摄入量,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

四、患者的治疗效果

经过四个多月的住院治疗后,患儿的社交障碍及言语简单等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复查《0-6岁儿童发育检查报告(Gese11)》及《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BC)》 后,提示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遂予以办理出院,并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必要时随时到我院门诊就诊。

五、医生感悟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目前认为其病因以遗传因素为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且男孩发病率大于女孩。

孤独症通常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刻板与重复行为等,多数患儿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大部分孤独症患儿在3岁前就可出现相应的表现。

本例患儿在1岁半时就出现了异于同龄人的表现,但家长并未引起重视,致使病情逐渐加重,而越早治疗,患儿的预后也越好,因此如果发现孩子有疑似孤独症的表现,例如:对父母呼声不敏感、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语言发育延迟、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尤其是家族中有精神疾病病史的儿童,应及时去儿科或精神科就诊,及时进行科学、系统的治疗,以获得良好的预后,避免因就诊不及时导致病情加重,影响患儿未来的生活。

目前孤独症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母亲在孕期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随意服用药物,并戒烟、戒酒等。此外大约1%的孤独症由感染风疹引起,因此接种此类风疹疫苗也很有必要。

姓名:郭晓成

单位: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渭南分院

科室:儿科神经康复科

职称:主治医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孤独症   自闭症   症状   儿童   谱系   家属   注意力   患者   言语   障碍   能力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