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为上,且看古代“狄仁杰”们,如何用心理战术破案

导语:自人类社会建立之日起,规则就出现了,规则并不是限制大家的自由,而是为了让大家拥有更多的自由。

但是总有一群人为了展现自己的特立独行,他们无情地打破了规则,践踏了法律。

古人生活在一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他们无法借用高科技手段破案,因此让我们盲目地认为古代有许多的冤假错案产生。

其实古人也有屡试不爽的心理战术,靠着强大的犯罪理学,屡破奇案。

第一,手上的墨汁

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陈述古擒盗》的故事。

陈述古是宋代的官员,曾经任疏密直院士,在他担任建州县令期间,办理过一起案件。

在当地一天夜里,有一户人家被盗,丢失了大量的财物。

官府介入调查之后,虽然找到了大量的犯罪嫌疑人,但是由于证据不充分,均矢口否认,为了能够将真凶绳之以法,于是陈述古决定以犯罪心理,实行摸钟之法。

陈述古把所有的犯罪嫌疑人叫到眼前,对他们说:我眼前这口大钟有着神奇的能力,它能够帮助我缉拿盗贼,你们只需要把手放置在大钟之下,一旦盗贼触碰大钟的话它就会发出巨大的声响

陈述古带着一众疑犯,以及一些官兵举行了祭祀仪式之后,便让所有的犯罪嫌疑人开始摸钟。

摸钟结束之后,大钟也没有响,这时陈述古要求所有的犯罪嫌疑人举起双手,大部分的犯罪嫌疑人手上都被涂满了墨汁,只有一犯罪嫌疑人两手空空。

于是陈述古大喊:你就是盗贼!

因为盗贼做贼心虚,担心摸大钟之后大钟作响,可陈述古早已经在大钟内侧抹上了墨汁只有心安理得之人才会不惧怕摸钟。

陈述古就是利用了犯罪心理学,将真凶绳之以法。

第二,溺水的女人

因为古人接受教育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文盲比较多,因此出现了冤假错案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

但在众多无能官员之中,总有一两位是真心为民着想的好官。

清朝笔记《咫闻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一个县城发生了一件奇案,青天白日的一位妇人直接倒插在水井内。

众人直以为这位妇女在打水的时候意外溺水而亡,但是不久之后就有一个少年站出来做证,声称是妇女的邻居将妇女杀死的。

但是,妇女的邻居被缉拿归案之后直喊冤枉,由于清朝法律规定不能够对未成年用刑,所以到底是谁说真话,谁说假话,县官无法判定,因此负责审理此案的县官便决定以犯罪心理学破案

县官把犯罪嫌疑人以及妇女的家人一起带到了寺庙的大钟面前,对众人说:这口大钟有神力,它能够帮助我辨别谁是真凶,在祭祀礼仪完成之后,你们只管把手放在大钟之下,但不可把手放置在大钟的内壁,一旦放置在内壁,大钟便无法指证谁是凶手了。

众人按照县官的要求将手放置在大钟之下,仪式结束之后众人伸出手,众人的手是白的,只有一个人的手是黑的,他是被杀妇女的公公。

于是县官便大喊:你就是杀害妇女的凶手!

妇女的公公在杀害儿媳之后便买通了少年,少年见财眼开,便决定为凶手作伪证。

第三,丢失的金钗

这则故事被记载在《宋史》中。

有一富豪人家丢失了一只贵重的金钗,两位女仆有嫌疑,负责审理此案件的是泰兴县令刘宰。

两位女仆直喊自己冤枉,可偏偏刘宰不喜欢动用刑罚,他决定实行犯罪心理学找到幕后真凶。

于是,刘宰便给了两位女仆两根芦管,对女仆说:今晚你们姑且回家带,明早拿着芦管到我面前真凶手中的芦管能长出来两寸

到了第二天,其中一位女仆手中的芦管断了两次,因为女仆做贼心虚,担心芦管真的如刘宰所说会长出两寸,自作聪明地掐断了。

总结:老话说“做贼心虚”,不无道理。

古人们虽然生活在一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但是仍然采用了犯罪心理学,破获了一些要案和奇案。

自古以来,摸钟被人运用到了极致,但是屡试不爽,正是因为犯罪者本人心虚,对于审讯者来讲,只是借用了有效的外在手段让犯罪者达到了自我供述的目的而已。

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与“摸钟”破案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攻心为上   做贼心虚   县官   墨汁   真凶   大钟   女仆   犯罪嫌疑人   盗贼   心理学   战术   妇女   古代   心理   狄仁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