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原阻击战,志愿军连长发明三朵花战术,伤亡14人歼敌800余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在装备落后以及后勤供应困难的情况下,面对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联合国军”,志愿军指战员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用大无畏的精神以及过人的智慧,与敌人进行周旋。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指战员中涌现出来许许多多的战斗英雄,其中有一位一级战斗英雄郭恩志连长,他发明了一种战术,并利用这种战术歼敌800余人。

铁原阻击战打响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打响后,志愿军西线的杨得志兵团佯攻汉城的美军主力,王近山兵团则从中央突破,将东西线敌人切成了两片,而在东线担任主攻任务的宋时轮兵团和朝鲜人民军3个兵团猛攻南朝鲜军防线。

东线部队在打垮南朝鲜军后继续向南猛插,在东线普遍推进了50至60公里,范弗里特的防线被志愿军砸出了一个窟窿。但随着战役的深入,志愿军后勤供应就越发困难。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考虑到补给困难等问题,就在1951年5月21日果断命令投入到第五次战役的志愿军各部全线后撤,主力转移到三八线附近休整。

就在彭德怀下令志愿军撤退时,老谋深算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则指挥部队开始了全线反攻。李奇微知道志愿军的攻势只能维持在一个星期左右,就打算等志愿军忙于撤退时,利用摩托化步兵快速穿插,配合后续部队包围撤退的志愿军。

5月27日,“联合国军”在进占汶山、永平、华川、富坪里、麟蹄一线后,继续向铁原、金化等方向进攻,并将铁原作为主要进攻方向。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彭德怀命令志愿军第63军在铁原、涟川坚决阻止“联合国军”继续北向。铁原、金化一线,是朝鲜中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被称为“铁三角”。

志愿军第63军188师653团8连连长郭恩志接到营长命令,要他带领8连坚守高台山,坚决阻击敌人北进。

坚守高台山

郭恩志是河北省任丘人,出生于1927年,18岁参加八路军,曾任晋察冀野战军排长、第十九兵团连长等职,参加了大同、太原等战役,多次立功。

郭恩志跟随63军入朝作战时,被任命为8连连长。接到营长让他坚守高台山的命令后,他率领部队冒雨进驻高台山阵地。高台山主峰阵地为255.1高地,主峰向左延伸是200高地,向右延伸是无名高地。

郭恩志到达阵地进行仔细观察后,让战斗力最强的2排防御200高地,1排防御无名高地,3排作为预备队被安排在255.1高地上。

布置妥当后,8连就马上抢修工事,这给之后8连能坚守阵地并歼敌众多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月5日拂晓,美骑1师派出2个连的兵力向200高地奔来。8连连长郭恩志让2排做好迎战准备,1排隐蔽。敌人先是进行了一轮猛烈的炮击,200高地顿时成为了一片火海。

之前郭恩志要求每个战士必须修“三位一洞”起到了作用。“三位一洞”即坚守位、防空炮位、机动战斗位和防空洞。

200高地上的2排战士在敌人炮击时,就躲进了防御工事中,因此伤亡很少。等敌人炮击停止后,步兵发起进攻接近时,志愿军战士再钻出掩体向敌人猛烈开火,一下子就撂倒了一大片敌人,其余的敌人吓得赶紧往山下跑。

敌人第二轮进攻发起后,还是先发动猛烈的炮击,飞机也在志愿军阵地上扔下无数的炸弹,但志愿军战士早就熟悉了美军的套路,你炮击和轰炸时我就躲起来,等你步兵上来我再打。

然而这次的进攻,敌人并没有对200高地发起进攻,而是把突破口转为无名高地。此时,郭恩志已经发现敌人将矛头转向无名高地,于是就带着迫击炮班和机枪班直奔1排防御阵地。

郭恩志战场上发明“三朵花战术”

郭恩志来到无名高地后,立即紧急召开了一个小会,他要在这次阻击战中使用一种新的战术“三朵花战术”,这种新的战术是守住高台山阵地的关键所在。

当郭恩志把经过深思熟虑过的“三朵花战术”和盘托出沟,大家都对这个新战术寄予厚望。

原来所谓的“三朵花”战术,是一个有步骤、有顺序第技战术,被郭恩志分为“梅花”、“一串红”和“荷花”。

“梅花”就是当连长在打响第一枪沟,60迫击炮就向敌人队形的前后左右各打一炮,形成一个梅花形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敌人聚拢在一起。

“一串红”则是在连长打响第二枪后,8连的重机枪则集中火力向聚集在一起的敌人进行猛烈扫射,送给敌人礼物“一串红”。

而“荷花”就是在连长打响第三枪后,8连的反击小组则从阵地两翼齐飞,形似“荷花”阵型快速包围惊魂未定的敌人,聚而歼之。

郭恩志是一名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三朵花”战术正是他结合多年的战斗经验而得出的,之前从来没有使用过。他对这个战术虽然是寄予厚望,但也没底。

“三朵花”战术起奇效

郭恩志部署好后,各战斗位置都做好了准备,就等连长的枪响了。当时美军是分散向志愿军阵地缓慢推进的,这对处于弱势的志愿军来说是很不利的,攻击分散的敌人就会暴露自己。

当美军推进到志愿军阵地前沿50至60米处时,郭恩志朝天打出了第一枪,已经准备多时的60迫击炮班分别发射4颗炮弹,精准地砸在了美军四周,形成了一个梅花形状。

美军四周有炮弹炸响,这让进攻的美军吓了一大跳,他们赶紧向中间靠拢,这种情况正是事先郭恩志所料到的。

于是他再次开了第二枪,事先在隐蔽位置的机枪手马上用重机枪向敌人扫射,瞬间便打死打伤数十个敌人。

敌人避开机枪火力,分成两路进攻志愿军防守的阵地。就在这个时候,郭恩志打响了第三枪,两个反击小组在副连长的带领下,一边向敌人投掷手榴弹,一边拿着枪快速冲向敌人。

在反击小组和正面攻击部队的配合下,快速将来犯之敌进行合围,随后一举歼灭。

6月5日在高台山防御作战中,郭恩志率领8连利用“三朵花”战术,消灭了200多名敌人,打退了敌人五次进攻,成功守住了阵地。

面对众多敌人,成功突围

6月6日清晨,郭恩志发现大批敌人在三辆坦克的开路下,前来攻打高台山阵地。

根据这种情况,郭恩志立马对兵力进行了调整,让3排一分为二,分别去协助1排和2排防守。

这次的敌人并没有像昨天一样,一上来就发起猛烈攻击,而是玩起了心理战术,他们故意用中国话大声喊话:“老张别冲了,咱们要用大炮把这山头给炸平了。”

郭恩志分析后认为这是敌人搞的声东击西的把戏,是企图利用志愿军认为要炮击然后躲进隐蔽的防空洞后,便趁机发起偷袭,于是便命令2排提前进入阵地。

果不出所料,2排战士刚刚进入战斗位置,就看到敌人偷偷摸摸地摸了上来。虽然敌人的战术在改变,但我军还是同样利用“三朵花”战术,一举击溃了敌人的进攻。

偷袭不成的敌人恼羞成怒,在大炮和飞机的不断轰炸下,直接兵分两路向1排和2排防御阵地展开猛攻,并从两侧迂回,想要将8连包围。

郭恩志沉着指挥部队作战,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但这个时候,在得不到弹药补给的情况下,8连能开火的枪支是越来越少。郭恩志向团里汇报了情况后,便命令8连:“同志们!用石头也要把敌人给砸下去!

随后,8连与上级的联络完全中断。军长傅崇碧得知情况后,便命令563团对高台山阵地之敌进行反攻,他说:“一定要把8连接应出来,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接出来!

3营教导员亲自带领40多人前往接应,但因敌人坦克和飞机封锁,两次接应均没能接近高台山阵地。

这时候的高台山阵地上的战斗越来越激烈,情况也对8连越来越不利,全连此时仅剩下13发子弹和1枚反坦克手雷,就连石头都被打光了。

面对着潮水般扑向来的敌人,在缺少弹药的情况下,郭恩志等人虽然不怕牺牲,但可不想成为敌人的俘虏,于是就带领8连从背后的断崖绝壁上跳了下去。

幸运的是,这山崖上有很多大树,而且还挂满了藤条,跳下去的志愿军战士们都被藤条给拦住了,成功突破重围,安全回到营部指挥所。

写在最后:

郭恩志率领8连在铁原阻击战中,坚守阵地6昼夜,先后打退敌人的13次冲锋,最终以伤亡14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800余人的辉煌战绩,出色地完成了对敌人的阻击任务。

郭恩志在战场上临场发挥,发明了“三朵花”战术,起到了阻击敌人的奇效,以很小的代价就收割了敌人众多人头。战后,8连被授予集体一等功,郭恩志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志愿军   连长   台山   战术   阻击战   高地   兵团   伤亡   阵地   美军   敌人   命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